日本战国:与一领具足同在
繁体版

第17章 元亲回冈丰 竹千代论信长

    且不说美浓的斋藤家和尾张的织田家即将暗流涌动的时候,长宗我部元亲也同时回到了冈丰城,并召开了评定。

    冈丰城,本丸,评定间。

    长宗我部元亲率先说道:“诸位,我觉得冈丰城处于低洼之下,时常收到了洪水的袭扰,这样的话是能影响到人民的秋收和耕作安全的,所以,我打算要建一座新的居城。”

    吉田孝赖有些疑惑的问道:“不知主公大人对建造新城的标准是什么?”

    长宗我部元亲接着对吉田孝赖说道:“孝赖,我打算把新城建设在浦户之地,不建造天守阁,就建一座像甲斐踯躅崎馆一样的城池。”

    中岛可之助有些不解道:“主公,建一座像甲斐踯躅崎馆一样的城池,恐怕会显得我们长宗我部家十分的寒酸。”

    一门众的笔头家老长宗我部亲吉出来劝谏道:“元亲,恐怕建一座馆一样的新城,恐怕真如可之助所说的那样,真的显得我们土佐人穷。”

    长宗我部元亲解释道:“叔父大人,冈丰城的城池处于低洼之下,无法适宜居住,如果一直住在冈丰城的话,假如洪水袭来,城下町的动员民力是很困难的。”

    长宗我部亲吉想了想,说道:“元亲,或许你说的是对的。”

    结束评定后,长宗我部元亲任命吉田孝赖为浦户城代,谷忠澄为浦户城奉行,负责招纳流民人口,参与建设浦户新城。

    且不说长宗我部元亲谋划建设新府,骏河国·骏府城·领主府邸·庭院·九重樱园

    一朵朵如雪、如霞的樱花,组成了一片绚烂花海,沁人心脾的芬芳在空气里流窜着。

    义元下令小侍从在樱花树下铺了一块既宽且长的丝绸,与叔父兼骏河国传奇军师雪斋在丝绸上盘膝而坐。

    坐在他们身边的,正是时年十三岁的竹千代。

    自从与信长分别、并被河尻护送到骏河国后,以人质身份住在首府骏府城的竹千代,日子过得其实并不悲惨。

    义元在雪斋的建言下,考虑到冈崎城的松平家向来对今川家忠心耿耿,便决定大力确保竹千代以松平家嫡子身份继续担任三河国领主。

    为保证竹千代一如父亲松平广忠般对今川家保持忠贞,义元便给了竹千代如同今川家同门的待遇,让他长大后能自觉为今川家效命。

    在义元这样的想法下,竹千代在雪斋的庇护与教育里得到堪比今川家同门的优待,并能参与到很多讨论政事与军事的场合。

    此次的谈话与决策由于与信长有关,故而在雪斋建议下,义元便召来竹千代列席,让他亦有机会了解到尾张国的现时情况。

    无论在任何时候,义元永远都是一身白衣胜雪的着装。

    这身飘逸出尘的着装与他的俊美面容及高贵气质实在相互辉映,更能彰显出他身为骏河、远江、三河三国之主的身份。

    “尾张国内的探子传来密报,说是织田信长大败主家的彦五郎,看来他的战力相当不俗。”

    义元将这个消息透露给竹千代时,以隐隐观察的眼神悄悄留意着竹千代的反应。

    “是吗?我倒不会觉得特别奇怪。”竹千代面不改色地回应,“信长大人是个很有谋略、也很擅长伪装的人,若织田主家的彦五郎被蒙蔽而轻敌失败,那也不奇怪。”

    “是吗?你向来都对他赞不绝口,这场胜仗确实符合你对他的评价。”

    义元用右手大姆指和食指拈起一片落在他肩头的花瓣,放到鼻翼下轻轻地闻嗅着。

    “如今看起来,他对我们今川家统管尾张东部的鸣海、大高、沓挂三城视若无睹,原来是在保留实力用以对付国内的强敌啊。”

    “这倒非常符合我印象里信长大人的作风。”竹千代解析说,“他虽然强悍果决,但却是个懂得权衡利弊的人,不会贸然做出超乎自己实力范围太多的事。”

    “是吗?”义元笑了笑,“既然他一直在回避与我们今川家的正面交锋,我倒很好奇这次他是否还会再次采取回避的立场呢?”

    “义元大人方才说‘这次’?”竹千代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莫非您准备再次向尾张国出手?”

    义元笑而不答,只是悠哉游哉地向东面看了过去。

    一名高大威猛的武将,正身姿英挺地从东面向他走来,来到义元面前后,这名武将立即单膝着地,恭声向他致以问候。

    “在下朝比奈泰能,应主公传召而来,愿主公顺心康泰。”

    “泰能你来得正好,我们正在聊信长和尾张国的事。”义元伸出纤长雅致的手指,往丝绸的另一端指了指,“快坐下吧,我们坐着说话。”

    “是。”泰能在义元指向的一端跪坐,神情严肃地望向义元。

    “泰能啊,我要你作好带兵进入尾张国的准备,并在我们势力范围内的鸣海城以东,筑起一座名叫村木的城砦。”

    “主公要我在鸣海城以东……筑城砦吗?”

    “没错,这样我们便能以这座村木砦来隔断织田方的绪川城与木国城,然后再蚕食掉这两城,将在我们控制下的边境线继续向西推进。”

    “是!对主公的指令,我泰能势必会万死不辞地全力以赴!”

    虎背熊腰的泰能没有半丝犹豫,眼里闪过志在必得之色,立即慎重地伏身领命。

    此时的今川家势力范围遍及骏河、远江、三河三国,并继续朝尾张国稳步扩张,而在传奇军师雪斋的辅佐下,国势更如朝阳般冉冉升起。

    在这样的背景下,义元对夺下尾张国的绪川与木国两城,就更显得踌躇满志了。

    (作者本人论今川义元,今川义元虽然靠着太原雪斋的辅佐成为了占据骏远三三国的大大名,但太原雪斋死后,没有代替雪斋的军师来进行辅佐,如果太原雪斋还活着的话,今川义元是绝对不会轻易地西进尾张,完成上洛的。)

    (论太原雪斋,太原雪斋虽然说可以和中国的姚广孝相比,从收服三河,小豆坂合战用计擒织田信广,定下了三国同盟,已经给义元铺好了路,但却没有算到义元会败死桶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