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无限物资
繁体版

第九十四章 兵临城下

    “吴指挥使,干得好。”

    “都是殿下英明神武,指挥若定,末将不敢居功。”

    “那就再辛苦一二,与祖总兵一同北上,全歼鞑虏余孽。”

    “遵命!”

    朱存枫正要命令张武才分兵追杀阿敏,突然见到了郭胜的管家郭平,问道:“可是家里有事?”

    “求殿下屏退左右。”郭平的话一说出口,其他人都很自觉告退。

    “说吧。”

    “殿下,大王来了。”

    “嗯?”

    “大王怕殿下进兵不顺,故调集各镇兵马进京勤王。”郭平说道,“大王向郭总管索要钱粮、兵器,郭总管拗不过,为策安全,郭总管与大军同行。”

    朱存枫立刻抓住了重点,问道:“大军到了何处,缘何不早报?”

    “大军已入北直隶,大王令缓报殿下。”

    “行了,你回告郭总管,一定确保父王大军后勤,不得劫掠民间,否则严惩不贷。如军用不足,可送信与我,我给他送。”朱存枫说道,“另外,尽量减缓行军速度,免得将士疲惫,为敌以逸待劳。”

    “遵命!”

    朱存枫自以为考虑到了各方利益,殊不知他的视角和别人的视角不同,朱存枫忘了阶层。

    在陕西九边高级将领们看来,朱存枫带的都是什么?一群低级军官、无名无姓的丘八。他们能代表我们九边吗?不能!我们总兵、参将才代表九边。没有我们参与,功劳就不是九边的。

    朱存枫用基层集权,用基层培养势力,忽略了名义上投降、服从的高级军官。在朱存枫强大军队力量、无数物资面前,或许这些军官帮助崇祯对抗朱存枫的胆子没有,但在朱存枫势力内部争权夺利的胆子有,而且很大。

    正常皇帝,尤其是嘉靖之后的皇帝,都喜欢群臣内斗,玩制衡,自己稳坐钓鱼台。这群高级军官都是从基层一步步杀上来的,都是油滑的聪明人。可也是这份聪明,老官场的习惯,令他们有了惯性思维。

    朱存枫做的事,说好听点是靖难、清君侧,说难听点就是造反。造反就必须全力出击,一次性成功,迁延日月的基本都会输。

    高级军官们觉得,即便朱存枫不喜欢官员内斗,只要帮助崇信王府夺得大位,造反成功,就是胜利,就是好。朱存枫不喜欢内斗那就将来改,无论崇信王还是朱存枫谁当皇帝,都不可能处罚他们这些造反功臣,最多奖赏少一点。

    奖赏少一点,总好过待在陕西坐看他人成功要好。高级军官们最初的选择没有问题,错就错在崇信王让郭胜打开仓库换了装。

    都是军中老手,一换装就立马意识到不对。栓动步枪和虎蹲炮太犀利了,完全是划时代的武器,稍微实射一二就明白,朱存枫造反必定成功。

    如此一来局面就不同了,就和朱存枫派谁出战一样,必定胜利的战争,功劳不是你想要就能要的,要看别人给不给。

    私下行动等于触犯朱存枫,可高级军官们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行军,急行军。只有跑在朱存枫前面,打下京师,造成既定事实,才有转圜的余地。

    身为后方大总管,物资总调配员,即便没有李善长的功劳,也差不了多少。对郭胜而言,只要按部就班,他就是最大的赢家。所以郭兴事发他果断切割,崇信王索要物资也尽力满足。这次派人通知朱存枫陕军情报同样道理,不汇报就犯错了,他没必要犯错。

    理清内部的利益纠葛,朱存枫让魏忠贤把唐文征拉来,详细询问朝廷知道陕西造反的事。

    刚开始朱存枫一直以为朝廷是得知自己私自出兵,私自平辽东,私自占据山海关,才确定陕西造反,如今看来有可能是崇信王的大动作出了事。

    想想也是,朱存枫出兵不需要后方运送物资,行军过程中所有看到大军的牧民全部被抓,就连后金都不知道情况,山海关更是刚入关就把守四门,许进不许出,朝廷不可能那么快知道。

    果然,唐文征认证了朱存枫的猜想。确实是崇信王出动大军,才让洪承畴察觉到异常,并出奔陕西,首告造反。

    唐文征以为朱存枫与崇信王密谋已久,两面夹击,自然没必要多说。烦躁地将唐文征赶走,朱存枫脸色阴晴不定。

    从折服辽军的那一刻开始,造反登大位就基本成功了,朱存枫便没那么着急进攻京师,反而遥遥逼迫,或许会让崇祯做更多天怒人怨的事,到时候许多事就水到渠成。

    相比较而言,被击溃的后金军残部才是重中之重,打蛇不死,后患无穷。这段时间北直隶百姓被后金军肆虐,若能将他们解救出来,还他们安定的生活,就能收获大量民心。如此一来,后金残余这颗毒瘤必须消灭,否则会出各种变故,民心也会反复。

    如今不同了,不能再悠哉游哉,任何政权,内部斗争的危险永远大于外部敌人。弄不好,必赢的局都会输。

    “夫君,怎么了?”

    “没事,你一定是皇后,我们的儿子一定是太子。”

    比武招亲后,高关索随朱存枫出征辽东,于辽东战场还亲手射杀了好几个后金士兵,平辽东后两人在全军将士的见证下完成婚礼。

    大军没出山海关之前,高关索的身子不爽利,军医检查后传喜讯,高关索怀孕了。消息传遍,全军将士精神振奋。紧接着捷报频传,在这个迷信的年代,高关索的地位,以及她肚子里的孩子的地位彻底稳固。

    京师

    “将军,有家人至。”

    “带来。”

    自从当上兵马总管的实权官,经常会有各地方的亲戚找上马世龙,马世龙知道自己的处境,不敢也不愿意吃人情,于是命令老仆推脱,只有真正的亲属才被允许入内。

    “父亲!”

    “你不在家好好读书,来此作甚?”

    “父亲,请借一步说话。”

    两人进入书房,马世龙的儿子马献图说道:“父亲,我现在在殿下军中。”

    “你!你……你……”马世龙大惊,赶忙四处张望,又带着马献图进入密室。

    外地人不明白,这些年在陕西人口中,殿下一律代指朱存枫。马世龙虽然人不在陕西,也知道这一点,更因为他当下的尴尬身份,一切陕西情报都需要小心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