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无限物资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九章 谈判

    被李安家抓住的都是各地大名的家眷,放在江户的人质。当德川家光得知这个情况,立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一旦这群人被敌人抓走,乃至被杀,各地大名必然爆发反抗,联合反叛也不是没有可能。

    必须把人质救出来,不惜一切代价。

    李安家这边也麻了,突袭一次江户看似成功了,实则什么战绩都没有。这不同于战场上,杀伤敌人都算军功,本身就是擅自行动,军功的定义必然更加严苛,没有特殊的俘获,杀再多也没用。

    “舰队长,敌人主力围过来了。”

    “咦?”

    按理说强敌撤退本该归师勿遏,宁愿顶着有可能出现的大量死伤,依然要追击一个有序撤退的敌人,这里面肯定有原因。

    李安家看向身旁的一群老弱妇孺,或许这就是原因。

    敌人的行进速度很快,要想安全撤退必须有所准备,李安家命令军士撤往码头,搬运废墟构造防线,依托战舰防守,打造一个小型却月阵。因之前突袭有好几次被幕府武士的铁炮(火绳枪)偷袭,这次的防线特别注意清空前方一片区域,不留给敌人隐藏身形放枪的地方。

    李安家他们携带的弹药到底不多,时间紧迫,他马上审问这群老弱妇孺,逼问幕府大军出动的理由。

    大名家眷娇生惯养惯了,哪受过酷刑,都不用多打,一个人被打,一群人全说了。

    得知了他们人质的身份,李安家立马意识到这些人对德川幕府的重要性,这是维持统治的根基,若这些人丢失,德川幕府的日子就难过了。

    人质对于幕府很有用,对擅自出兵的李安家并没什么用,就算他把人抓回去,也不能换来功绩,因为这群人质对大明而言同样有用,送回去后很可能成为座上宾,以此来摧毁幕府统治的根基,造成日本国内混乱,大明就能比照朝鲜操作。

    于公而言,把人抓走最好,于私则不同。谁让李安家是擅自行动,把人抓回去都不可能奖励军功,因为不是明确的敌人,只有萨摩藩因侵占琉球,在都督府已被定义为敌人,对萨摩藩作战才有军功。

    李安家找了半天没找到岛津忠恒及其他萨摩藩人质,想来是趁乱逃走了,这下李安家就很难办了。

    “舰队长,快决定后续作战战术,船上的炮弹有限!”

    部下的呼喊提醒了李安家,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为族人争夺军功的,没有军功还不如不做,他不再犹豫,驱赶几名人质去城内,表示要与德川幕府谈判。

    “轰!轰!轰!”

    人质出发前,李安家命令舰炮齐射三轮,将隐隐包围过来的幕府武士炸散,使其不得不后撤。

    亲身体验、亲眼所见,德川家光与一众家臣也意识到敌人不能力敌。谈判人质出现后,德川家光没有头脑发热直接杀人。

    李安家的要求很简单,把萨摩藩岛津忠恒等人交给他,他就会放那群人质离开,否则就把人质带走。

    “我国与大明历来友善,大将军请问将军为何发动攻击?”

    “你倭国侵占琉球,琉球求救,我大明为宗主国,自然要为藩属做主。”

    出兵理由很充分,幕府当年也害怕因为琉球引来大明的怒火,不过几十年过去大明都没什么表示,大家以为大明默认了。没想到大明反应速度那么慢,这样说来,索要萨摩藩这个罪魁祸首就说通了。

    舍弃一家换全国,这买卖并不差,而且双方沟通过后,李安家表示大明只会惩戒萨摩藩,与日本无关,更不会专门针对德川幕府。本来萨摩藩就是外样大名,需要监察的对象,由大明惩治不是不可以。

    同时李安家还大包大揽,表示大明可以与日本达成正常的贸易往来,这一点德川家光最关注。

    最后怎么选不言而喻,虽说把岛津忠恒交出去一样威名扫地,至少有一块救人的遮羞布,还能得到实利,最终德川家光同意交换人质。

    没想到竟然成功了,李安家大喜过望,如果能抓住岛津忠恒,那便是生俘敌酋的大功劳,足够族人获得大量军功,拿一堆军功章了。

    “将军,我们协商愿意跟你回九州。”

    人质送得差不多的时候,有四家人想跟着李安家一起返回九州,他们是肥后熊本藩细川家、筑前福冈藩黑田家、肥前佐贺藩锅岛家、筑后久留米有马家。

    这四家都是九州超10万石的外样大名,也是德川幕府重点监察对象。他们之所以会选择跟李安家走,是锅岛家劝说的结果。

    大明海军出发前就与锅岛家的人有了联系,进驻琉球后更与锅岛家达成商贸合作关系,同意用人口交换军火,用黄金购买还能得到优惠。

    自从锅岛家获知大明要对萨摩藩动手,就意识到这将会动摇德川幕府的根基,锅岛家一样位于九州,必须抓住这個机会。

    成富益英体会过大明的富庶,看过明军的强大,在他的劝说下,锅岛家秘密与大明达成商贸合约,并承诺在必要时可以给与一定的助力,包括情报、向导等。

    他们这些外样大名在德川幕府时代非常难受,领着巨额的石高(封地)却不能参与任何国家内政,只能当个富家翁(谱代大名则相反,可以参与政务,石高很低,这是德川幕府掌控大名的手段之一)。

    九州大名远离日本中心,加上关原合战的时机问题,许多大名依然保有野心,他们还能与外界沟通,比内陆大名更有见识,要不然幕末四强也不会都出自九州及附近。

    锅岛家认定大明惩戒萨摩藩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成富益英耳闻过朝鲜近期的情况,锅岛家认为大明很可能比照肢解日本,要是不早早谋划,将来锅岛家或许就是被消灭和肢解的对象。

    当然锅岛家也明白光凭他一家,根本没有与大明谈条件的资本,于是暗中勾结了九州其他三个强藩。勾结不能在九州进行,在江户更不容易引起注意,灯下黑。

    四家也没想到,大明居然真的发起了进攻,一个突袭便将德川家光赶出江户城,让四家看到了大明的强大,尤其是四家被俘后发现大明只出动了三艘船几百人。

    显然,要对日本动手的大明不可能只出动这三艘船,必定是先头部队,后续大军到达,德川幕府肯定挡不住,集结全日本的武士也挡不住。

    此时不改换门庭,更待何时?

    李安家也知道锅岛家的存在,得知是锅岛家领头,李安家同意了。李安家知道锅岛家的存在,他的态度令四家人长舒一口气,感叹自己的选择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