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之死
繁体版

第四章 种地一年

    “什么玩意?一个周期后才结算?那岂不是要将近一年?”

    玉笼米一年一熟,也就是说,这一年之中,他的种地水平只会自然增长,系统的奖励他一点也拿不到。

    “那不完蛋了么,人家就考核一年啊,哪怕我第二年种的再好,人家也看不到了。”

    赵卜土回想自己的所有技艺,发现规律的确是这样的。

    剑法是练了一遍后才入的门,并获得的熟练度,拳法轻功也是如此。

    最难的内功心法,他第一次练了一天才堪堪运转了一遍,所以是一天后才拿到的熟练度奖励,不过当时他以为是内功太难的缘故,并没有在意。

    如今他的拳脚剑法都已经到了[大成]级别,内功却才刚刚到达[贯通]级别。

    所以,练习起来周期越长的技艺也越不适合他,像种地这种周期为一年的技艺,还是趁早放弃的好。

    “种地不适合我,那什么适合我呢?”

    赵卜土当即就想到了一个极其适合刷熟练度的技艺——符箓。

    “符箓不知道一天能画几张,但肯定不止一遍,我的拳脚剑法也就一天练一遍而已,哪怕一天只能画三张,那熟练度也是嗖嗖的涨。”

    “而且符箓远比种地更挣钱,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我都应该选择符箓。”

    “但……实际上却不是如此。”

    赵卜土按耐住心中焦虑,开始种下种子。

    “符纸灵墨等外物还好说,总有办法解决,但我连练气一层的修为都没有,根本没有控制灵气的能力,如何绘制符箓?”

    “若想成为真正的练气一层修士,就必须先拿到至少练气一层的功法,然后每日食用灵米灵露,炼去体内浊气,达到真正的纯净先天之体,继而练化灵气。”

    “然而这一切都要灵砂,我什么也没有,绘制符箓只能是想想而已。”

    他想明白其中关窍,更卖力的种起地来。

    “先种地,这一年我好好种,哪怕考核过不去,第二年我还能去别的门派再考核一次,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总有一天我可以通过考核的。”

    “只要手头有了灵砂,钱生钱就不是难事了”

    “再说了,难道没了系统,我就是个废物?说不定我靠自己也能通过考核呢?”

    傍晚的时间并不长,很快太阳便完全落下,天色变得昏暗。

    灵植夫们都完成了播种任务,就连赵卜土都做完了,别人没理由做不完。

    播种后可以休息两三天,观察种子的发芽率,然后便忙碌起来。

    翻找、拔掉不知道从哪长出来的杂草。

    仔细呵护对温度湿度要求极高的玉笼米幼苗,根据不同状态的幼苗给它们撒水,松土。

    时刻注意天气与土地变化,下雨时要架起棚子,土干了要及时灌溉,玉笼米幼苗需要水分,但叶子却不能淋雨。

    这些还算是简单的工作,最麻烦的,是除虫工作。

    玉笼米作为正儿八经的灵植,人类知道这玩意好,虫子也知道。

    但这个世界又没有农药,就算有也肯定不让撒,所以除虫全靠手动。

    纯手工除虫!

    只有干过的人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折磨。

    反正赵卜土在干这活时,脑子里只有两个字:放弃。

    不干了,不修仙了,我要回皓国享受荣华富贵。

    每当这个时候,赵卜土就会想起吴竹。

    “他肯定也尝试过做一名灵植夫吧?他失败了?还是放弃了?我又是穿越者,又身怀系统,怎么也得比他强吧?”

    靠着“怎么也得比吴竹强”的信念,赵卜土咬牙坚持下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天气转凉,冬天到了。

    别的不说,为了捕猎种地两不误,赵卜土的陷阱制作,都已经快升到[熟练]级别了。

    没办法,雾花谷不包吃,想吃东西就要自己花灵砂买。

    赵卜土也不是没找别人借过灵砂,但不论是最热情的刘虎,还是最老实的王老头,都没人肯借他一两灵砂,连一斤灵米都不肯分他。

    事关仙途,每个人都很吝啬,也必须吝啬。

    一日,谷内毫无预兆的突然飘雪。

    这不正常,因为这山谷之中,气温并没有很低,哪怕深冬气温也有七八度的样子。

    而现在随着雪花飘落,一股寒风冲入山谷,气温顿时降到零度以下。

    “嘶,有点冷了,还好我是先天武者,这种程度的降温我无所谓。”

    赵卜土抬手接住一片雪花,冰凉的感觉让他神清气爽。

    “咦?他们这是去做什么?怎么还跑起来了?”

    “不对!我的玉笼米!”

    赵卜土这时才反应过来,玉笼米虽不惧低温,但下雪也是一种降水啊!

    飞速跑到自己的地里,赵卜土拉起旁边时刻备好的遮雨架子,在田间一阵手忙脚乱。

    还好这雪下的不是很大,玉笼米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此刻玉笼米的植株已经长到二十厘米长,这是它们的幼苗阶段,这个阶段会从十月份一直维持到第二年三月份。

    三月份后玉笼米飞速生长,进入仅一个月就会长到一米五以上的生长期,这个阶段大量的肥料必不可少,是种植玉笼米最忙碌的阶段。

    小心翼翼的,用绒布擦去每株玉笼米叶子上的水渍,赵卜土才放心离去,而此刻,雪下的更大了。

    “还好,这个阶段玉笼米对光照和温度要求不苛刻,只要这雪三四天能停问题就不大。”

    连下三四天雪在这片地界并不常见,实际上雪只下了半天就停了,来的快去的也快。

    赵卜土回去把棚子撤掉,顺道上山看了一下陷阱。

    冬天了,兔子野鸡之类的都少了,陷阱用处不大,不过食物方面并没有危机,真没吃的了,他直接杀只熊也不是什么难事。

    种地的日子平静如水。

    这很奇怪,明明他们是最辛苦,最劳累的修真界底层,每天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劳动。

    可以说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挣扎求生。

    但把这种挣扎拉长到一年后,竟莫名显得温吞起来,日子也平静到枯燥,甚至有些无聊。

    还好这种日子过得很快,赵卜土感觉自己只是一眨眼,时间就来到了六月末。

    艳阳高照,气温炎热,灵植夫们站在地里,仔细查看着每一粒米。

    这时候玉笼米来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成熟期。

    这个阶段,玉笼米已经长成一株小树的模样,植株高约两米,占地约六平方米。

    每株“玉笼米树”正常情况下可收获10斤玉笼米,这五亩地里大约有500株玉笼米树,也就是说差不多可以收获5000斤玉笼米。

    一斤劣质灵米可以换一两灵砂,5000斤就是500斤灵砂,五十块灵石!

    但这只是产出,其中5成,都要交给雾花谷,这个抽成并不高,据其他灵植夫所说,这是正常比例。

    不过人家要的5成可不是单纯的5成收获,而是5成良米。

    灵米分优良劣三等,其中优等灵米这片贫瘠的地界根本种不出来,能出良米就已经很不错了,灵植夫若能种出2成良米,就已经算是技术上乘了。

    可良米数量不够怎么办呢?

    简单,拿劣米来抵,三斤劣米可以抵一斤良米。

    以5000斤的产量来算,便需要交给雾花谷2500斤良米,但良米只有1000斤,剩下1500斤的缺口,需要用4500斤劣米去补。

    这样算下来,灵植夫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还倒欠雾花谷500斤劣米。

    而雾花谷考核的也正是这一点,谁能做到不倒欠劣米,谁就合格了。

    如果不合格,考核期欠的劣米也不需要还。

    看,人家雾花谷还是很善良的。

    赵卜土看着自己的玉笼米,知道自己绝对过不了考核。

    自己这五亩地产量大约只有2500斤,而其中的良米,加起来能过10斤就谢天谢地了。

    不但良米少,甚至还有一成的不成型米。

    玉笼米的果子很像前世的灯笼果,成熟之后的果子外皮会呈渔网状,脉络跟筷子一般粗细,洁白如玉,玉笼这个名字就是由此而来。

    中间的果肉则会被果核完全吸收,化作一粒拇指大小,淡红色的椭球形珠子,这便是用来食用的部分了。

    按理说这玩意根本不能算米,而是跟桃子、杏一样,是核果类的果子,但修仙界对米、谷、水果的区分跟前世不一样。

    蒸熟就能吃的就是米,必须煮熟的就叫谷,直接就能吃的那才叫果。

    也不论是哪个部位,反正就都按照怎么吃来划分,简单而粗暴。

    而所谓不成型,就是果核吸收完果肉后,依然干瘪瘦小,网状外皮兜不住它,直接从网眼里掉出来的玉笼米。

    这种玉笼米无法食用,但会算入总产量里。

    “看来要去找下一家了。”

    赵卜土并不灰心,等经验结算,自己第二次种地绝对不会这么不堪。

    而且附近几个门派种的都是玉笼米,自己的经验不会没用的。

    七月中旬,玉笼米收获,雾花谷有专人来收,灵植夫们站在一旁等候就行了。

    因为长时间暴晒,赵卜土原本光滑的皮肤变得黝黑粗糙,身上的衣服也有了破洞,站在灵植夫中间,再也不突兀了。

    不得不说,人家正儿八经修仙者的速度就是快,一个人一刻钟就能收完一亩地的米。

    经过分类,称重,计算等一系列工序后,时间已经到了下午。

    负责灵田的孙管事接过一名弟子递过来的本子,宣布道:“王宾,劣米结余240斤,合格。”

    王宾就是王老头,平日里他最老实,最踏实肯干,有这个成绩大家并不吃惊。

    赵卜土简单算了一下,如果要剩下240斤劣米,那他的良米率应该是在2.6成左右,亩产量也要在1000斤以上才行。

    “白枫,劣米结余200斤,曹蔚,劣米结余120斤……”

    最后,合格的人一共有六个,而当初与赵卜土以前来的人有十一个,所以还有五个没有合格,这让赵卜土心中一喜,至少自己不用一个人离开了。

    突然,他听到孙管事喊出了自己的名字。

    “王澈,正常考核未通过,但念其第一次种植灵米,能有此成绩,颇有天赋,故特许其再进行一次考核。”

    我,我过了?

    不,考核没过,是我的天赋让人家特许了!

    赵卜土喜笑颜开:我就说嘛,我多少是有点种地天赋在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