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秦
繁体版

第17章:乡人上门

    吴广缴纳完田租,推着他的独轮车从乡邑回平安里去。

    一路上因为是空车的缘故,中途虽有乡人投来好奇的目光,可询问少了许多,也没有再引起上午那样的轰动。

    毕竟装一车满满的谷物和空车上路,这两幅画面给人带来的视觉体验是不一样的。

    不过平静的时间很短暂,当太阳西落时,吴广推着车回到平安里,里人们的议论声再度响起。

    “啧啧,这就是牛到处说的那辆神车吧?可是这一个轮子的车真能载三四百斤的东西?”

    “能!我早上出去打柴,就看到吴叔推着这车装满粮食刍稿去乡邑交租了,那模样一点都不吃力,我当时还想叫住他问一问,没想到他推着车走的挺快。”

    “真这么厉害?我家男人前两天崴了脚,还没得及去乡邑缴租,我得去问问。”

    一个,两个,三四个……

    吴广还没走到闾门,就被一群人给围了上来。

    众里人一边打量他手中的独轮车,啧啧称奇,不停询问着这个新鲜东西是否真有那么神奇。

    因为这些都是平安里的熟人,大家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吴广不好推却,只能耐着心思给众人讲解。

    可眼见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吴广不免有些心慌。

    前段时间官府才禁止黔首聚集,如今这么多人围上来,会不会出事?

    在吴广为此担忧时,远处里门方向奔来一个小女子,大声道:“叔父,母亲叫你回家吃饭!”

    “唉,我马上来!”

    吴广如临大赦,扯着嗓子应了一句。

    他转头对众人道:“诸位,嫂嫂叫我回去吃饭了。今日去乡邑缴租,来回奔波已是饿了。待我先回去吃饭,还请让让。”

    见这情景,众人只能让出一条道来,放吴广出去。

    看着吴广的背影,众人依旧议论纷纷。

    “我刚才看了,吴叔这车真是好东西啊,我想造一辆。”

    “我也是,若有此物,我家男人躺在榻上,我自己就能将租推到乡邑交了。只是此物刚才只看了一眼,也不知需要多少部件。”

    “之前咱们太康乡可没见过这独轮车,也不知乡里的木匠会不会造。”

    一片议论中,总有其他声音出现。

    王媪见到里人皆围着吴广的独轮车打转,不免想到自家儿子当年可是乡中有名的匠人,如今去关中“进修”了一番,造这种东西想来是小菜一碟,这可是个招揽生意的好时机。

    她叫道:“此物我儿也会,尔等无需担忧,等他从关中回来了,诸位都可找吾儿造这独轮车!”

    “如此甚好,到时候我定要上门叨扰。”

    又有人问道:“听说汝子是去给皇帝修陵了?”

    王媪满脸得意道:“然也,吾儿可是给皇帝造器物的天下名匠!”

    “不过尔等放心就是,他回乡中为尔等做器,绝不收高价。”

    ……

    “叔父,你这车好好玩!”

    小萱儿坐在独轮车上,被吴广推着走。

    她一路见到里中孩童,在车上得意洋洋的向他们炫耀:“快看快看,这是我叔父的车,好得很咧!”

    吴广脸上笑容满面,想起他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坐车上被长辈推着走,如今回想,真是恍如隔世。

    “是你母亲叫你来的?”

    “是呀,我和母亲下午就在里门等候叔父归来,刚才见叔父被人围上,母亲便说她回去热一热饭食,又让我立刻去叫你呢。”

    吴广心头一动。文姬大概是见他被人围住,自己又不好上前,便用这招来为他解围,这还真是聪明。

    不一会儿,吴广便推着小萱儿回到里巷,只见文姬笑意吟吟的等在门口。

    “还真是辆好车。”

    她先赞了一声,又关切道:“去乡邑路途颇远,一定饿了吧,快进来先吃点饭食。”

    吴广感觉有暖意流过胸膛,轻声道:“诺。”

    晚间的饭食很丰盛。

    除开满满的稻饭外,案上还有大碗装着的韭菜甲鱼羹,以及用陶豆盛放的鱼肉酱。

    这既是文姬心疼吴广一天的劳累,亦是在庆祝秋收后的喜悦之情。

    依照文姬恪守的“食不言寝不语”的礼节,三人默默吃完这顿丰盛的晚餐。

    待到收了碗筷,文姬才神色郑重的对吴广嘱咐:“叔,我观你所造独轮车,乃大为实用之物,今日之后定有里人上门求教,还请叔勿要吝惜。”

    吴广一怔,说道:“嫂嫂是怕我吝啬,反而得罪了他人。”

    文姬略一沉默,点了点头。

    她怕吴广太过年轻,不懂人情世故反而招来灾祸,所以出言告诫。

    “嫂嫂说的是,我当遵之。”

    吴广颔首应下。

    其实不用文姬教导,吴广也没有吝惜的打算。

    独轮车不是什么高科技东西,只需要多看几眼就知道大概结构,无非是木件的尺寸数量等细节需要多试验。

    这同样不是什么难题,就算他藏着,早晚能被人仿造出来。

    与其扫帚自珍,引来他人诋毁,反不如大大方方拿出来,还能赚个人情。

    至于将这东西当做宝贝似的献给官府。

    先不说这时代军功爵已出现崩溃之势,官府就算给他升一级爵位也没什么好处可得。

    吴广可不想在这时候和秦朝官方扯上什么联系。

    聪明人不会四九年入国军。

    或许是吃完饭天色已暗的缘故,虽有一些里人上门向吴广请教,但人数不多,并未引起什么波澜。

    缴了田租,没了牵挂,吴广睡得挺香。

    可就在这一夜,独轮车的名号却在整个太康乡快速传播。

    所有在缴租路上见过吴广推车的农夫,回家后都对这新奇的运粮神器心念不止,恨不得自己也能拥有。

    他们在乡里中交谈议论,不停的重复着独轮车的名号,让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到了第二日上午,平安里的里监门正在闾门外双手扩胸,活动身体。

    却见到有几个陌生的农夫向闾门走来,他顿时打起了精神,眯着双眼打量对方。

    “老丈,吾等是黑水里黔首,特来此拜访贵里的吴广,想向他请教一些事项。”

    “吴广,呵呵,是想看他那辆独轮车吧?”

    里监门查验了这些人的验传,见没什么问题,略一犹豫,将他们放进了里中。

    他作为守门人,对于昨日发生的事情很清楚,甚至昨晚回家后,还和自家儿子提起过吴广的车,现在见有人上门,自然明白其中情况。

    可明白归明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让里监门没有想到的场面出现了。

    远处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身影。

    或男或女,或老或少。

    他们都带着渴望的眼神,向平安里走来。

    “老丈,吾是成里公士,来找吴广。”

    “老丈,吾是朝阳里簪袅王瓜,想拜访贵里吴叔。”

    “还请老丈通融,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