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的流年
繁体版

《我读三国》

    从东汉末年到黄巾起义,在到群雄逐鹿、再到三足鼎立,最后三分归晋。

    真谓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书中曹魏奠基者者曹操。“以宦官出身,却能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人所不及也。”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天下之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人中龙凤矣。

    然曹操生性多疑,其账下文臣武将及侍从为此丧命过。

    就连神医华佗都予以杀害;华佗本为救治,曹操却疑为谋害故而杀之。

    曹操封王拜相、称王称霸、使其基业稳固,子孙后世享之。

    子继父业称王称帝、权揽天下、傲弑群雄,纵横天下。

    曹操刺杀董卓,虽逃败却扬名于天下(只因董卓乃国贼曹操虽曾行刺失利,却得人心。)

    以至于陈留起兵、士人纷纷响应招兵买马招贤纳士有志之士,无不争先恐后、源源不断。

    曹操不仅在许都封候拜相后,而后还在河北邺城,封王受爵。

    曹操攻黄巾、除吕布、控刘协、降张绣、胜袁绍、破二袁、击刘备、降刘琮、征乌恒、定河北、败赤壁、平凉州、争汉中。其丰功伟绩,姜太公在世也所不及也。

    虽位极人臣,却无篡汉之心、虽群臣劝进操仍言:“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也。”

    而蜀汉建立者刘备。“盖有高祖刘邦之风,宽厚弘毅、知人待士、惟贤惟德、以人为本、以信为根、以仁治天下!”

    然不能区分主次矛盾,好感情用事。最终因兄弟情义,举兵攻吴、却伐吴受挫、败于猇亭、亡于白帝。

    刘备举国拖孤于孔明,而心神无贰、可见其神明。使及君臣相知、此之君臣至古乃古之稀有矣。

    刘备虽权术谋略不如魏武,然刘备百折不挠、折而不屈、能笼络人心汇集一心、团结于众。使其臣下心无二志,力扶汉室、共剿汉贼。

    能一人之志为众人之志古之盛轨也、终成帝业不为人下也。

    刘备乃大汉皇帝的皇亲国戚、却因家中落魄,与母亲织席贩履生活艰苦。

    幸得关羽、张飞相助(此三人桃园结义,其兄弟情义世间、乃少有乃古之情义)共襄大事立于乱世当中。

    后得中山张世平苏双等人资助,刘备得以招兵买马于逐郡起兵。

    刘备一生颠沛流离、且命运多舛,先是依附刘恢、相处数日刘备觉得依附此人恐难有抱负随即离去。

    后投公孙瓒,幽州公孙瓒乃刘备同窗好友,于是向朝廷上书举荐刘备为官,

    朝廷很快任用刘备为平原令兼平原相、后因救陶谦得以入主徐州;

    陶谦感激不尽于是感恩戴德在三让于刘备、刘备一直推让不受。

    直到陶谦死后,在糜竺、陈登、孔融等人劝说下刘备遂领徐州。

    而后因吕布狼子野心,欲吞并徐州。反客为主,

    其吕布谋士陈宫连连献计,惨败于吕布而投曹操。

    后曹操亲率大军击败吕布,事后刘备恐曹操难容于己、

    每日郁郁无志闲置种菜耕田实则心怀天下暗藏野心。

    一日正逢袁术称帝刘备请战曹操予奏、遂而离之曹操。刘备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受笼网之羁绊也。

    后衣带诏事发,刘备入主徐州遂杀徐州刺史车胄、刘备曹操两人很快反目成仇、曹操亲率大军攻克徐州,战后刘关张三人失散。

    而刘备投于袁绍,数月后曹操与袁绍开战袁绍大将颜良文丑均被关羽所杀。

    袁绍很快问责刘备刘备巧言声色、陈述其实晓以利害,最终袁绍信服刘备为人不在追究。

    随后刘关张赵相聚,刘备便欲离开袁绍。说是去与刘表结盟共拒曹操,实则是离开袁绍转投荆州刘表。

    刘备戎马半生,屡战屡败。

    直至来荆州得徐庶,初尝胜果、心情亦是前所未有的喜悦之情。

    后曹操谋士程昱设计使徐庶来投,

    徐庶不得已而离之。徐庶回马荐诸葛,后刘备三顾茅请诸葛亮出山。孔明足智多谋三把火烧得曹军溃不成军。

    曹操又亲率大军刘备后败当阳,屯于夏口、依附刘琦、赖孔明得以结盟江东孙权于赤壁力挫曹操得以大胜。

    赤壁之战后刘备尽收荆州各郡,此次刘备终有立身之地,声名大噪、当地贵族以及士族纷纷依附刘备。

    最后刘备在益州反客为主,最终攻取成都人心所向当当仁不让于汉中称王成都称帝人中之龙矣。

    而孙吴建立者孙权,以知人善任、唯才是举、任人唯贤著称。且屈伸忍辱、平易近人、放权任计、有王者之风,勾践之奇也。

    故能稳固江东,成鼎足之势。其曹操曾言生子当生孙仲谋。

    然孙权晚年昏庸,太子孙和被废(太子党一一受到牵连,其中大都督陆逊忧愤而死)孙霸亦被赐死

    以至于出吴国末代君主孙皓杀戮暴虐,沉溺酒色、昏庸无道,为吴国灭亡埋下伏笔。

    孙权继父兄大业,守业更比创业难。其艰辛不下于曹刘。兄长孙策去世不久,内局动荡岌岌可危庐江、庐陵太守皆造反、

    就连豫章会稽等地也司机作乱。孙权率将帅周瑜、大军程普、韩当、黄盖太史慈周泰等将一一平定。

    而后孙权广招名士,举贤任能、有志之士、无不争先。其中“鲁肃、陆逊、徐盛、顾雍、步骘等人被招至麾下。

    孙权三伐黄祖,于赤壁大败曹操、战后借南郡于刘备。

    孙权平定交州,取荆州胜刘备;破曹丕三路大军于石亭大败曹休。次年孙权坐拥扬州、荆州、交州于武昌称帝。

    孙权晚年废太子孙和,赐死孙霸、改立孙亮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