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我成了帝王师
繁体版

第六十七章 两不相欠

    江宁乘船顺流而上,不两日便到了金陵地界。

    他伫立船头,看着宽阔的江景,心中一阵激动。

    只要再在金陵停留几日,便能回家了。

    到时候,就能见到芸儿、落仙和茗儿了。

    如此想着,江宁心中更是火热。

    就在这时,他忽然瞧见前面有一大片树林,其中好似掩映了不少建筑。

    他当即问了问旁边的张和。

    张和答道:

    “大人,这是我朝在此地开设的船坞,当年的宝船,都是从其中造出来,由此七下西洋,威震四海的。”

    江宁登时一喜,喊道:“快快停船,我要去那里看看。”

    那可是大明宝船啊!

    能下西洋的宝船!

    若是能恢复当年盛况,开海的基础条件不就具备了。

    就在江宁急匆匆带人准备下船的时候,一个年轻公子哥儿突然从船舱走了出来。

    “大人,怎得忽然停船了?”

    江宁回头看去,愣了好半晌,才道:“你是,玉瑶姑娘?”

    公子哥儿笑了笑:

    “大人好眼力,正是奴家。

    奴家此等扮相,可是少有人能瞧出来呢。”

    江宁应道:“确实叫本官吓了一大跳,还以为什么时候有歹人上船了。”

    贺玉瑶听了,当即撅了撅嘴,作出泫然欲涕模样,委屈道:

    “奴家虽是男装,却也是难得一见的俊俏公子,怎得便像歹人了?”

    江宁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直接道:

    “本官发现前面有船坞,准备去看看,便不多相陪姑娘了。”

    “大人且慢。”

    贺玉瑶叫住江宁道:

    “奴家在船舱里待得闷了,也想出去透透气,不若与大人一道去瞧瞧?

    大人意下如何?”

    “这,也好。”

    江宁犹豫了一番,还是点了点头。

    反正到了金陵后就不用再见面了,答应也无妨。

    紧接着,一行七八人便下船走到了树林。

    而不同于张和带着番子跟在后面,贺玉瑶直接与江宁并肩走着,甚至还有意无意往他身上靠去。

    江宁不动声色地挪了挪,看着荒芜一片的船坞,奇怪道:

    “怎得走了这般久,一个人影都不曾见到?

    莫不是他们做工的地方,并非在此处?”

    不等张和答话,贺玉瑶便主动道:

    “此处船坞早已不似往日风光,只是造些小船罢了,轻松得很。

    那些船工没了多少活计,为了吃穿用度,平日便去他处做工谋生了。

    您瞧这些参天大树,原本就是用来当木料的,如今却是肆无忌惮地生长呢。”

    江宁闻言,痛心不已,不由得怅然道:

    “如此,难怪我大明水师颓废日久,连能出海的船都不曾有了。

    终日乘些小船在江河湖海威风,能有什么战力?”

    贺玉瑶眨着美眸道:

    “大人是在担心倭寇?

    可要奴家看,彼辈不过是些恼人的癣疾,虽有小祸,却无大患,大人何必如此苦恼?”

    江宁摇了摇头:

    “本官担心的岂止是倭寇,更是在于其之症结所在啊。

    因我大明禁海,民间多有走私出海的商贾,只是海洋凶险,必然要有武力保障。

    如此朝廷忌惮他们,便会组织军力剿海,逼得那些海商纷纷摇身一变,作为海盗侵扰沿海百姓。

    而倭寇势力越来越大,也与这分不开干系啊。”

    “所以大人,是想促成早日开海?”

    贺玉瑶瞧着江宁满脸惆怅的神色,抿了抿嘴儿道。

    江宁微微颔首,看着眼前的船坞怔怔出神,不再说话。

    一行人回到船上后。

    贺玉瑶进到自己船舱,取下发簪,瞬时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便如瀑布般泻下。

    比适才少了几分俊朗,多了几分娇媚。

    丫鬟绿珠迎上来奉了一杯清茶。

    “小姐,马上便要到金陵了,我们要不要去问问江大人下榻何处?”

    “问这作甚?”

    “当然是好上门拜访了。”

    贺玉瑶苦涩地笑了笑:“你眼巴巴腆着脸皮凑上去,人家还不定想见哩。”

    “那小姐,真就决定到了金陵后,不再与他相见?”

    这时红袖娇声道:

    “要奴婢说,不见才好呢。小姐救了他,他却是这个态度,端的也是没良心的。”

    贺玉瑶嗔怪地瞧了眼她:

    “别这么说。他免去了我犯官家眷的身份,又能不避嫌地带我同行金陵,已是还了人情了。”

    说着,她又幽幽一叹:“如此,倒是两不相欠了。”

    “那小姐以后打算,怎么办?”

    贺玉瑶嘴角翘起,嫣然一笑:

    “怎么办?当然是换个活法儿。

    往日我虽不曾污了这清白身子,但一天到晚,做得都是些笑脸相迎的糟心事。

    由此都叫旁人误会了去,道我是个下贱的女人。

    就连他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我这娇媚的身段儿迎上去,他瞧也不瞧,说不得心里还嫌我。

    所以啊,我要以才智为引,靠上去呢。”

    红袖不解道:“小姐何苦一定要与他扯上关系?”

    贺玉瑶愣愣地看着窗边,好一会儿才道:

    “因为我啊,一个女人家,实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呢。”

    半个时辰后。

    官船终于抵达了金陵码头。

    甫一下船,江宁便瞧见了前来迎接的南京大小官员。

    而让他特别注意的是,锦衣卫南镇抚使向远竟然也在其中。

    江宁不由得思量起来。

    他现在与锦衣卫其实已经妥妥闹掰了。

    可这向远却依旧来迎接他。

    这当中的意思,会不会是他在向自己示好?

    毕竟锦衣卫南北两司,南镇抚司向来没什么权柄,远不如北镇抚司。

    若是这向远在这个位置呆得久了,想动弹一下也是很正常的。

    而此人不受牟斌重视,有意向改换门庭,亦在情理之中。

    念及此处,江宁决议可以试着接触一下。

    因为他需要权力,很多权力,才能真正在朝堂中实现自己的政治想法。

    他必须尽快增长起来了。

    江宁下了船后,与一众官员寒暄一阵,便被引到了下榻之处。

    正是大名鼎鼎的乌衣巷。

    里面可住着许多高官显贵,颇有当年王谢之盛景。

    而刚一坐下后,他便迫不及待地遣人招来了李长河。

    他的二舅哥。

    前番江宁组建内厂时,便将其调到了南京守备军中,担任了一名将校。

    如今在军中,也是颇有些地位的。

    两人殷切地交流,诉说分开后的近况。

    而郑芳蕊则亭亭玉立地站在江宁身边,笑意盈盈地瞧着他,时不时添上茶水。

    不知不觉,半个时辰便过去了。

    李长河讲完了自己在军中的事情,又道:

    “说来我已习惯了军中的生活,觉得这才是真正适合我的日子。

    但在南京待得久了,却又不免想着此地太过富庶安逸,差点没松软了我的骨头。”

    顿了顿,他满脸认真道:

    “所以啊,如果可以,我还是希望你能把我调去九边重镇,再不济就是沿海,杀鞑子,杀倭寇,那日子才快活。”

    江宁苦笑了下。

    他当初为什么那么安排,不就想是想让李家父子都有个安稳且富贵的生活嘛。

    现在倒好,把这舅子的好战因子给激了起来。

    不过转念一想,江宁却又觉得他日后若是重建大明水师,必须要有个信得过的人进去才行。

    眼前不就有个顶好的人选。

    “二哥放心,有机会我一定会成全你这个想法的。”

    李长河一喜,抚掌道:“如此再好不过,我可还想着建功封侯呢。”

    两人旋即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将李长河送走后,张和走了进来。

    江宁啜了口茶,道:“怎么快就有消息了?”

    “大人不知,南京城里,郁郁不得志的内监实在多得很。

    随便一查,便有许多契合的人选。

    只要大人与他们说了,管教他们感激涕零,以死效忠呢。”

    江宁微微一笑,道:

    “那这件事,便叫下面的人去办吧,多接触几个,看看品性。

    另外,我还有件事,要你亲自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