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叶的修行日常
繁体版

第35章 家人(二)

    举杯,轻酌小口,看似毫无香味的茶汤,顿时让黄建国只觉,口舌之间,短暂的苦过后,无不充斥着一股清甜,又是醇厚的茶香。

    汤水入喉,更是沁人脾肺。让黄建国双眸一亮,不由脱口而出:“果然,小叶你泡的茶,喝起来才是一门享受呀。”

    “建国叔你说笑了。”

    “你小子就这点不好,喜欢藏拙。对了,小叶你不是说,出去最多20多天么。这么晚了这么多天。”

    “这不是这次出门,在木城左近,偶遇以前上高中的的同学。正好也是一路,顺势结伴旅行,所以才耽误了这些天。”

    “那你小子就惨了。你小子这些天没回电话。阿秀这段时间,可是一直唠叨着,你小子死定了。”许六调笑到。

    闻言,自知后果的林叶,苦笑到:“这不是山里没信号么。六叔你也是的,就不能帮我个搭个话么。”

    许六没好气的乜了一眼林叶,冷笑道:“免了吧。你小子不敢得罪阿秀,你以为老头子我敢呀!”

    “你小子就是活该。一出门就翻天,好几天阿秀电话你都不接。你不死谁死呀。”黄建国笑骂到。

    “你也是,都30了,还整天每个正行。阿秀不急才怪。”

    “额,这不是我哥和我姐珠玉在前。我哪里肯这么简单就结婚。”

    “那你小子等死吧。反正估摸着,阿秀这段时间,要找你麻烦了。”

    随着茶水翻飞,三人时不时的问着,林叶这次出门徒步旅游如何。听着林叶时不时的讲解着,‘旅途’里看到的美景。

    除却姚千里外,许六黄建国老脸,也是不免心生‘向往’。

    就在四人闲聊着的时候,不远处,两个上了年岁的老妇人,正骑着电动车,提着一大袋东西。在店门前停下。

    看到两位老妇人,林叶赶忙起身开口到:“芳姨。娟姨。”

    这两位,稍微年轻的叫陈芳,是许六的妻子。

    陈芳身材微胖,相对于许六,略显富态。不过面容却无半点横肉,反而更显和蔼老态。

    年长微廋,颜容略显肃穆,带着一副老花镜,恍若小时候严肃班主任般的是刘娟,是黄建国的妻子。

    “欸,小叶。你什么时候回来的?”看到被榕树遮挡住的林叶。其中驾着电动车,刘娟便是面带笑颜的诧异问道。

    “昨天晚上回来。芳姨,娟姨。这是哪家超市打折,你们这是去抢购了?”

    “呃,不是说好了,买点瓜果的吗?怎么买了这么多卷纸?”看着陈芳手里的纸巾之类的。许六疑惑道。

    “正好大幸福超市,正清仓大折扣。一袋才9.9。还有这牛奶,还有牛肉。划算的很呢。”

    “老黄,赶紧过来帮忙,没看到这么一大堆东西呀!没点眼力色呀!”提着手里的袋子,刘娟兴致匆匆的开口到。

    “让我说你什么才好。家里东西都没用完,你买这么多干嘛呢?”黄建国上前,取下刘娟递过来的东西,半是抱怨道。

    “废什么话,快点。小心,这是鸡蛋,别摔了。”似乎想到什么,刘娟提着手中的袋子,对姚千里问道。

    “欸,对了老姚。骨折能吃田鸡。菜市场乌骨鸡都卖完了。听卖田鸡的说,田鸡的营养很丰富,能够跟鸡比。真的?”

    闻言,扶着耳鬓的姚千里也是无语了。

    田鸡和鸡可是两码事,好不好。这玩意也能扯到一起。

    好歹你当家庭主妇,做饭都几十年了。你怎么就连这事都记不住。

    “田鸡也行,没坏处。不过千万记得嘱咐,得多煮下。还有,吃完田鸡半小时内,别喝茶和鸡蛋,黄豆一类的。否则会有食物中毒的风险。”

    “呃,这么麻烦呀。早知道就不买田鸡了。”听到这么麻烦,看着手里一袋子的田鸡,刘娟有些后悔了。早知道就不买这玩意了。

    “骨折?谁骨折了?”林叶好奇到。

    黄建国解释道:“是我姐小女儿。从二楼不小心摔了下来。伤了腿。顺便去看望我姐。好了,阿娟。既然你们买完了。咱们走吧。”

    “那阿芳,麻烦你帮我去接下小虎。”

    “没事没事。你去吧,反正我也要去接沫沫。你们路上小心点呀。”

    “晓得晓得!”

    “六叔、姚叔,你们慢慢喝。我先去采购了。我哥和我姐两人出门旅游,家里都没食材。”

    “那小叶你快去吧。对了,你脏衣服洗了没。没洗的话,我待会儿给你洗下。”

    “不用了,芳姨。昨晚已经弄完了。”

    ------

    菜市场内的一边角。蹲坐着一身八九十年代衣着的老人。

    老人每每瞧见有客人走过,便是脸上一喜。只是客人只是匆忙一眼,就是离开。

    让老人浑浊的眼眸,看着自己摊位上的东西,颜色一黯。选择闭上嘴巴。

    低垂忧愁的头颅,看着自己地摊上,这些歪瓜裂枣的蔬菜,只有长长一叹。几分苦笑。

    哪怕昨夜已经下过一场大暴雨。但是这天气,依然燥热的很。感觉着喉咙的干渴,老人下意识的抿了抿嘴。

    伸手,老人从破旧的皮包里,取出一个老旧塑料水壶。

    只是身侧阴影的到临。让老人,忙将水壶塞入皮包里。黝黑苍老的脸庞,习惯性的堆上卑微的献媚,抬头正要开口,却是错愕。

    “成伯,下午好。”

    “啊,是,是小林呀。”看到来人的模样,成伯浑浊的眼中,不由得升起点点喜色。

    “成伯,空心菜给我一捆、丝瓜来两根、西红柿给我给我来两斤。萝卜一斤。成伯你先称好,我待会儿再来拿。咦,成伯,有小芋头呀。我全要了,还有···”

    正说着,在老人身侧的菜摊前,正挑挑捡捡的一个年轻妇人,顿时惊诧出声到:“这芋头这么小,品相又不好。明显是打了药的。你买这么多干嘛?”

    闻言,老人顿时满是皱纹的脸,顿时急了,结结巴巴到。

    “我我,我没打药。真,真的!”说着,更是魏巍颤颤,一脸急切的看着林叶。唯恐林叶因为年轻妇人的话,而误会了自己的菜。

    “哈哈~阿伯放心。我吃了你家七八年的菜,还能不知道情况。别人家的我不敢说,但是阿伯这里的菜,都是阿伯自己种的。”闻见老人如此,林叶安抚道。

    “真的假的?”闻见林叶解释,年轻妇人顿时一脸不信。

    “自然啦。阿妹。大叔家的菜都是自己种的,别看品相不好,不过可都是纯正的绿色蔬菜。”

    “说句实在话。我自己卖的菜还是进的。吃的菜,都是买阿叔家的。”开口的却是年轻妇人挑菜的摊主。

    听到中年妇女的话,摊位前挑拣蔬菜的一个年轻人,顿时手一滞。抬头下意识的问道:“那你卖菜干嘛?”

    “小伙子。这全镇少说也得有多少人呀。大哥家的菜再多,又能够多少人吃。而且告诉你了。我们买什么菜呀。”

    “秀姨。静姐。”出声的,是镇尾街六户人家之一的,柳家的刘秀。在刘秀身旁,则是吴家的吴静。

    在镇尾街附近几条街道。一旦谈论起风水二字,必然就会说到镇尾街。

    如果说,镇尾街的风水是最差的。那么相邻的几条街道。至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会赞同。

    因为镇尾街如今尚在的六户人家,可以说家家户户都遭难过。

    不说林家。许六早年还有个一对双胞胎女儿。可惜年幼时,在走亲戚的时候,因为亲戚孩提顽皮,导致双双落河而亡。

    而姚千里妻子因事难产早去,留下一个独苗。只可惜多年前因为一些缘故。本该尚且和美的家庭,只留下姚千里和独孙两人。

    柳家更绝,柳家原本是镇尾街人口最多的一户。足足十四人。可惜因为祖屋靠近镇尾街,下坞河滩。二十年前,一场滔天大水,让南方多地受灾期间,柳家可谓是惨遭横祸。

    只剩下刘秀一孤家寡人独活于世。若非是要为了给柳家留下香火。伤心欲绝的刘秀早就自尽了。

    为此,在刘娟、姚千里的牵线下,领养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也就是其孙女柳念真。为柳家能够继承香火。

    吴静,并非镇尾街,六家人里的吴家的人,而是同姓儿媳。

    吴家很早就搬到外地。不过逢年过节都会回来祭祖。原本家庭很好。可惜,吴静的丈夫虽然职业是跑面包车,却非常喜欢喝酒。

    十三年前,吴芳大儿子吴斌生日。一家子去酒店回家的时候,因为醉驾,导致车祸。除却大儿子外,就剩下吴芳一人,腿脚还落下残疾,就连肚子里的遗腹女都差点不能出世。

    再加上赔偿金额巨大。娘家又不肯出手。走投无路的吴芳,最终卖掉了房子,回到古镇吴家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