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在五丈原,丞相刚归天
繁体版

第十一章 背后的真相,朝拜北斗

    见胜负已分,在旁边围观许久的魏征走上前来。

    “舒和,没有伤到吧?”语气之中带着关切。

    安平道:“多谢远志兄关心,侥幸没有受伤,四师兄的剑法我还是了解的,一年时间不见,师兄对我却是陌生了不少。”

    成道子面色更加冷峻,“吾了解鼠辈作甚。”

    安平没有回话,魏征却上前道,“不知阁下如此针对舒和?”

    刚才成道子突然暴起,魏征仓促之下没有防备,差点中了招。

    等安平和对方斗在了一起,静下心来的魏征开始留意两人的动作。

    从一交手,魏征就发现,虽然成道子剑法凌厉,攻击性极强,却像是身有束缚,一直在被安平压制着。

    并非两人实力差距巨大,而是安平很熟悉对方的招式,知道对方的攻击节奏,能根据对方的招式寻找破解之法,让成道子出招如带着镣铐跳舞。

    这并非仓促对敌就能用出的本事,显然,安平针对成道子进行过一番研究。

    随着两人对话的深入,魏征也听出了不对劲。

    根据先前安平所讲,他自幼父母双亡,跟随师父骆道子在终南山学道,待师如父。

    一年前,骆道子离奇被害,安平查找真相时,被师兄弟追杀。

    可听对面成道子所讲,却是安平为了得到某种宝物,杀害了师父骆道子,叛逃师门,才被追杀。

    一件事情有两种说法,要么就是其中有人说谎,要么就是真相被人故意扭曲,两人都得到了假的线索。

    而看安平的反应,显然也是刚知道自己被追杀的原因,故意诱导成道子。

    不过,成道子对他怀有偏见,很多话都充耳不闻,这对了解真相非常不利。

    察觉到这一点,魏征觉得需要自己的时候来了。

    成道子看了魏征一眼,“你又是何人?”

    “汉中太守,南郑侯之子魏征魏存远,”魏征道。

    “原来是小侯爷,怎么,又攀上新高枝了?”成道子看向安平,满脸的讽刺。

    魏征怕安平动怒,连忙朝他看去。

    只见安平神色平静的看着成道子,“我只是和魏兄同在军中而已。”

    看来舒和没有撒谎,骆道子在他心中果然很重要,面对成道子的连番讽刺,安平没有一点动怒,只为了能从对方口中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

    魏征插口道:“非但没有攀高枝,我还要感谢舒和,要不是他,我早就死在了五丈原。”

    “你乃侯爷之子,他当然会救你。”成道子的话依旧咄咄逼人。

    魏征感觉头疼,这老道好犟的脾气,自己怎么说,对方都认为是在给安平打掩护。

    索性不再啰嗦,直接道,“成师兄,你被人骗了。”

    “骗了?”成道子听了,这才转头正视着魏征,“你此话何意?”

    “舒和并没有杀害其师骆道子,正相反,他是在调查线索的时候发现了某些真相,才被你们追杀,被迫逃出凌阳门。”魏征回道。

    “这话是谁讲给你的?”成道子脸色阴沉,直盯着魏征。

    魏征浑然不惧,“自然是舒和。”

    “哼,无知小儿,”成道子不在理会魏征,“就因为安平救了你,所以他的话能信,我的就是假的。”

    “真是个涉世未深的官家子弟。“

    魏征也不反驳,接着问:“那不知是谁告诉的成师兄的真相。”

    “教内机密,岂能随便告之于你。”成道子已经将魏征当成被安平迷惑的白痴少爷,对他是毫不客气。

    “既然成师兄不相信我,那我就斗胆推演一番,让师兄你弄个明白。”

    听到这话,成道子气急反笑,“我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来。”

    “师兄可曾想过,舒和为何要杀害骆道君?”魏征问。

    “自然是为了本教宝典——《想尔经新注》。”成道子回答。

    “这宝典是贵教秘宝还是骆道君的秘宝?”魏征接着问。

    “此典乃师叔所注,自然是师叔的秘宝,”成道子倒是坦荡,没有什么隐瞒,“不过师叔曾言,宝典现在还不甚完善,等修成之后,便将其交由我教掌门,供众亲传弟子参悟。”

    和从安平那听到的信息基本一致,魏征暗自思索。

    如此看来,宝典并不是骆道子身死的真正原因,毕竟一部未完成的宝典,外人贸然习练,容易走火入魔,留下隐疾。

    “既然宝典未完成,舒和抢夺它又有何用?”魏延追问道。

    “未完之物或许无法修行,但惨剧发生之前,我曾听二师叔提到,宝典已经整体完成,只需经过骆师叔校验一番,便可献于教门。”

    安平和魏征听他提及三师叔傥道子,两人相互对视一眼,心中有了别的猜测。

    成道子似乎碰到了伤口,脸上汗珠不断流淌下来。

    魏征忙问道:“师兄马上可有伤药?”

    “有,就挂在左侧的布袋中。”

    魏征听了,看向安平,见他点点头,走到马前,找出伤药,递给成道子。

    成道子上好伤药,魏征顺便将水袋递给他,成道子也不抗拒,接过水袋喝了几口,脸色看起来倒是好了许多。

    “宝典确实已经完成,”这时安平接过话来,“事实上,当时师父已经准备就绪,第二天就啊要交于掌门师伯,但当天夜里却有事出门,只把这个东西交付与我。”

    说着,安平从怀里拿出一面令牌。

    这令牌被缝在上衣的内襟当中,起初安平并没有发现。

    方才和成道子交手时,安平的六感提升到了极致,才感觉到前胸衣襟有些古怪。

    而两人最后一击的交手,实际上成道子已经刺中了安平的前胸,不过正好被那古怪之处给格挡咯一下,安平抓住时机,使用“秋归”,方才伤到了对方。

    而后魏征上前和成道子交谈,安平则退后一步,朝怀中摸索半天,从前襟里翻出一块小巧的令牌和一封信。

    令牌上正面刻有“正一”两字,大字底下紧挨着两个小字——天玑,后面是一幅北斗七星的浮雕,附有“朝拜北斗”四个大字。

    安平靠着回忆,才了解这是师父骆道子的遗物。

    此物的来历不凡,乃是前五斗米教道尊张衡,在弥留之际,找道门高人专门刻制,传于骆道子师兄弟七人的信物,寄希望于七人能齐心协力,光大教门,朝拜北斗。

    曹操征伐汉中之时,当时的师君张鲁和其弟张卫对于教门去留发生了争执。

    张鲁、张愧主张降曹,张卫、傥道子主张抗曹,张玉兰、太徐子、骆道子主张入终南山修道。

    三派之间无法相互说服,后张卫在阳平关抵抗,被许诸大破,无奈随张鲁、张愧投降曹操,其余四人皆隐于终南山中,并开创教派——凌阳门,再续五斗教事业。

    而“朝拜北斗”牌,就是凌阳门门主长老们的独特信物,只有确认传位之后,才会传给选中的继承弟子,众多亲传之中,也只有将要继承门主之位的大师兄成淮子持有,其余亲传弟子,只看过师父们向其展示的画像。

    “难道这是【朝拜北斗】?”成道子看着安平拿出的那枚令牌,满脸的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