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浮生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张道一听说宇文军有事找他,就觉得不好,对这位上司翊麾校尉张道一直是能躲就躲,权贵子弟文军没有再问张道,看到张道手里提着铁骨朵,从缴获的战利品中选了一把环首鱼嘴直刀送给了张道,张道没推辞。半个时辰后,张道等人回到了松山军营,立马引起轰动,所有人都涌到校场观看,宇文军给张道等五人放了三天假,张道现在只想饱餐一顿,然后睡上一天。

    张道好好地休息了三天,中间宇文军来过一次,但没有多停留,这几天宇文军太忙,既要组织防卫,防止燕国报复,又要将此次情况上报铁岭大营。在这三天中,张道队里几人把吴勇等三人的尸体火化了,骨灰分别装坛,准备这次的赏金下来后,通过驿站一同寄回码头镇。燕国军营组织三百多人的步骑来到松山军营,试着进攻了一次,见松山军营已戒备森严,便撤了回去。铁岭大营接到宇文松的战报后,派了一位录事参军协同缇骑营的有关人员来松山军营进行核查,缇骑营来人出人意料的是独孤寅,独孤寅听说这个任务后,主动请命来松山一趟,一行人在燕国人撤退后第二天到达松山镇。宇文军接到通知,率所部两旅士兵于山下关卡处迎接。核查过程很简单,看了看战利品,找张道等人了解了些情况,毕竟人头和马匹排在那儿,做不了假,只是张道杀七人的功绩,因无佐证,没有记录在案,铁岭大营录事参军吃完午饭就带着战利品返回了铁岭,独孤寅以有军情要询问,暂留在了松山。三天后,铁岭大营赏赐下来了,宇文军记功一次,赏银五十两,张道记小功一次,赏银十两,王石头等四人嘉奖一次,各赏银三两,战死四人,各发抚恤银十两。宇文军没有克扣赏银和抚恤,一律下发,征得王石头同意,调其至其他队任队正,任命张道为队正,一队共有六人。张道等人请假邀上王石头到松山镇驿站将吴勇等三人骨灰并抚恤寄回码头镇各人家里,后在松山镇大醉一场,徐有财如愿尝到了女人滋味。

    时间来到了八月,天已入秋。松山镇一线开始紧张起来,燕国探骑时常出现在松山军营附近,宇文军接独孤寅私信,信中说燕国近期有大的军事行动,让宇文军多加小心。松山军营的气氛也紧张起来。八月中,燕国五百步骑占据松山镇,进攻松山军营,宇文军率兵抵抗,一天内打退敌人三次进攻,当夜率一旅士兵反攻松山镇未果,返回松山军营,次日接铁岭大营飞鸽传书,于当晚再率两旅兵卒袭击松山镇破敌,穿镇而走,退往铁岭一线,一日后抵达铁岭大营。经此一战,宇文军所部伤亡近半,剩下的并入铁岭大营后备军,待命。

    撤下后,张道这队人员还算齐整,只是王富贵左腿受了重伤,进了伤兵营,伤了脚筋,好了也会变成瘸子,据说可以提前回家了,王富贵高兴地哭了,相较于已经死在这片土地的兄弟,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张道不知该为王富贵高兴还是难过,听说这次死了五十多人,连尸体都没来得及收拾,还不知道自己等人以后会怎么样?战事并不激烈,据说突元在并州大同方向出兵十万对后周发动进,作为突元盟友的燕国由大王子完颜烈统军二万对铁岭防线进行攻击。这一切离张道太远,后备军中的生活还是挺不错,宇文校尉也没再逼着大家训练,不过一群大男人聚在一起,总有几个说饱了饭充的,他们旅的兄弟被其他部队的人给打了,起因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被打的兄弟回来找人帮场子,结果这仗越打人也越多,由个人斗殴发展成了群体事件,惊动了后备军大佬,把双方主官找去骂了一顿,让他们自行从严处理。宇文校尉挨骂回来后,只是淡问了句:“赢了吗?”得到肯定答案后,只是罚了打仗的人绕后备军大营跑了十圈。这一仗后,张道声大噪,对方有一半的人是被他打倒的,而且下手极狠,专门打脸。

    后周与燕国在铁岭一线,仗打得十分克制,所以后备军并没有接到任务。宇文军升官了,连升两级,援翊麾校尉,实领一营,三旅兵卒,不足兵卒由后备军中被打散的队伍中补充,张道也升官了,被宇文军任命为哨长,统领五队五十人,兵卒多为新补充人员,徐有财被升为队正,带领原队人员归张道统领。十月初,天已变冷,大雪如期而至,燕国兵军退回了交战前的驻地,双方停战,宇文军统领一营兵卒重回松山镇,燕军撤退前并没有毁掉松山镇,毕竟作为双方交易重镇,松山镇的存在对燕国也有利,松山镇原居民也陆续回来了,好像已经习惯这种情。但松山军营却被燕军毁了,宇文校尉只能带领兵卒大干三十天,修整军营。

    独孤寅在这时来到了松山镇,他现在与宇文军的关系十分融洽,他这次来松山镇是有事找宇文军帮忙。独孤寅这次接到一个任务,到燕国腹地辽州接应淇国出使后周的使者。淇国使者原本坐船走海路出使后周,途中遇风暴,迷失方向,至燕国辽州三岔河口,因船只损坏严重无法行进,只能弃船登岸,后为燕国发现,只逃出了使者等三人,躲藏在辽州大兴堡附近,托淇国商人告知铁岭大营,请求救援。独孤寅接到这个任务时,顿感头大,一边调动大兴堡附近秘谍寻找淇国使者,一边带领本部人马准备深入敌方接应。路过松山镇,想起宇文军手下有一暗器高手,想借来一用。宇文军一听,没有立刻答应,想了想,命人找张道来见,想问一问他的想法。对于张道,宇文军一直没有把这个人看透,一个农家子弟,却有一身不俗的武艺,平时为人低调,不显山露水,战时,敢拼命,胆大心细,经验老到。有一次,宇文军问张道一身本领和何人所学,张道一本正经地说,一游方道士。宇文军暗骂,信你个鬼,还游方和尚呢。见他不说,也没再问。平时手下因自己是宇文一族,并有奉承,但张道却从未故意接近自己,甚至有点躲着自己。独孤寅有点看不明白宇文军的做法,一个哨长,何必在乎他想什么?给你面子,我把你当自己人。张道在心里把宇文军骂了个狗血淋头。独孤寅看张道犹豫的样子,不耐烦地说:“张哨长,你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只要你帮本校尉完成这次任务,本校尉不会亏待你。”张道听后灵机一动,试探道:“属下听说,军中斩敌首十级,可免一年兵役,如果属下这次侥幸助校尉完成任务,且侥幸斩敌十人,校尉能否帮我免一年兵役?”宇文军和独孤寅面面相觑,又古怪地看着张道,只听说杀敌为升官发财的,没听过杀敌想回家的。独孤寅哈哈大笑起来,旋即一本正经地对张道说:“只要这事成了,你又杀敌过超十人,本校尉就遂了你的愿。”又对宇文军笑道:“你这兵有意思啊。”宇文军回以苦笑,让张道回去准备,并叮嘱不要告诉其他人,只说受自己所命外出办事,明天寅时到松山镇找独孤校尉报到。

    张道无精打采地回到哨里,召集各队队正,说是校尉让自己出去办趟差,要离开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哨里事务暂由徐有财代理。第二天,张道换上母亲给做的衣服和冬袍,只带着环首鱼嘴直刀、十八支拐子钉和少许银钱于寅时来到松山镇悦来客栈与独孤寅等人汇合。独孤寅这次带领本部三十余人准备乔装成客商进入燕国,他见张道一身装束倒也合适,就让他装扮成护卫跟在自己左右,也没向其他人介绍。

    辰时,众人吃过饭后,押运十辆大车出发了,过关卡时,有宇文军心腹的配合很是顺利,张道压低了狼皮帽混了过去。独孤寅扮成客商,骑马走在最前面,这次他们直接用独孤一族的商号,在后周许多权贵豪门都与燕国有商业往来,将后周的丝绸、茶叶、瓷器运往燕国,换回皮草、野参、山货,一本万利。张道心里暗骂,狗权贵。独孤一族的名号在燕国也很管用,一路畅通无阻,途中遇到两股土匪,也被众护打跑了。

    十日后,行至大兴堡西南方的黑瞎子山处,又被一股土匪截住,这次独孤寅并没有指挥护卫驱赶,而是策马上前与来人交谈,后指挥众人跟随来人进山。原来黑瞎子山这伙土匪是后周缇缉骑卫在辽州所布的一枚棋子,归铁岭缇缉营统辖,这次铁岭缇缉营也是下了血本。进入山寨,张道被安排吃饭休息。独孤寅则带着几名属下去山寨聚义厅了解情况。这十天可把张道给累坏了,冰天雪地赶路,真不是人干的事,还是坐在火炕上,喝着老刀烧,吃着狍子肉舒服。张道知道来时虽然受冻、挨饿、劳累,但没有什么危险,到了这儿,任务才真正开始,很有可能敌人已经支好网,挖好了坑,等着他们自己往里钻。张道的想法和正坐在聚义厅里一脸愁容的独孤寅不谋而合,他妈的,这就个坑啊!这是独孤寅听完大兴堡秘谍的汇报后的第一个反应。

    大兴堡有一暗桩,已找到淇国使者等三人,将他们藏在地窖里,躲过了燕国的搜查,但燕国黑水台确认淇国使者就躲在大兴堡,现有黑山黑水台、辽州黑水台各一部,共一百五十多人,在辽州黑水台副千户慕容光的带领下围困监视大兴堡,已对大兴堡进行管治,昨天有燕国黑水台总部十多人进驻大兴堡,督办捉捕淇国使者的行动。更坏的消息是,暗桩处贮备的粮食经过一个多月的消耗已所剩无几,支持不了几天,而且淇国使者的精神也濒临崩溃。

    按独孤寅和铁岭缇缉营的计划是以独孤一族商队为掩护进入辽州,到大兴堡悄悄接上淇国使者等人,让他们乔装成护卫或随从,跟着商队在辽州转一圈,然后回到后周。但现在燕国黑水台发现淇国使者在大兴堡,并对大兴堡进行严格管治,原计划已经无法实施了。强攻大兴堡救出淇国使者,自己带的三十多人加上黑瞎子山的三十多人,可能会救出淇国使者,但然后呢?别忘了这是在燕国,蜂拥而至的燕国兵将,瞬间就可让他们灰飞烟灭,而且黑瞎子山据点和独孤一族的商队就都暴露了。

    怎么办?独孤寅不停地问自己。大兴堡附近缇缉卫负责人,也是黑瞎子山大当家的陪戎校尉吴明看着为难的独孤寅,小心翼翼地说:“大人,按现在情况,原计划是无法执行了,强攻夺取也只是自投罗网。属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其实吴明是真怕这位独孤校尉命令强攻,那样他们就全搭进去了。独孤寅见吴明有话要说,眼前一亮,急忙问道:“老吴,你可有什么良策?”大厅里的人都同时看向吴明,吴明整理了下思路说道:“大人,属下认为商队仍可按原计划进行,但不再经过大兴堡,同时,组织人手强攻大兴堡造成营救淇国使者的假象,明里救走淇国使者,暗里就地转移淇国使者继续躲藏,待黑水台的人被吸引走,再安排人接应淇国使者与商队汇合。据堡内传出的消息,昨天黑水台总部来人为首的是黑水台督查司副千户萧秋水,此人为燕国太后的族侄,深受燕国太后喜欢,如果他被袭杀,必引起大兴堡黑水台一干人等的慌乱,将大大方便我方行动的顺利进行。”

    独孤寅认真倾听着吴明的计划,脑子里快速盘算计划的可行性。等吴明说完整个计划,心里不由感叹:这人真是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