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豪他只想养生
繁体版

第14章、回老家

    吃过饭,吕小铃又买了两瓶水,分了一瓶给陈裕。

    二人一起走回营业厅。

    路上,吕小铃问道:“陈裕,你是不是喜欢过林江雪?”

    “怎么这么问?”陈裕没有直接否认。

    听到林江雪这个名字时,他脑海里立刻就浮现一个穿着校服依然令人惊艳的倩影。

    班花、校花这种赞美普通女孩的词汇用上她身上仿佛都是亵渎。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她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

    林江雪不仅是他们那一届公认的校花,还是他们那一届唯一考上清北的学霸。

    陈裕他们并不是东市市里人,老家在东市下面一个叫阳安的小县城。

    高中时就读的学校正是阳安高中。

    当时阳安高中的教学水平也就十年八年出一个清北,本科上线率三成都不到的水准。

    师资是真称不上有多强。

    林江雪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父母,作为一名靠社会资助才能上得起学的孤儿,能考上重点大学已经堪称传奇,更何况是清北!

    陈裕后来还在班级群里听同学说起过她还考上了清北的研究生,至于再后来有没有读博,陈裕就不清楚了。

    总之,这个传奇少女完全是凭自身实力完成了阶级跨越,和陈裕等在社会底层苦苦求活的打工人已经不在一个层次。

    黎柔虽然漂亮,放在别的班或许称得上班花,但和传奇少女林江雪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只能说星辰与日月争辉。

    陈裕昨晚说的夸赞之言虽然不是在瞎说,班上暗恋黎柔的人或许真能从讲台排到黑板报,但暗恋林江雪的,至少能把班上四个组之间的三列空隙全都填满。

    毕竟,男生是可以同时暗恋好几个女生的。

    如果不是学校把林江雪保护得很好,让率先出手的几个男生直接在全校大会上当众念了一遍自己的表白信,林江雪每天至少能收到十封以上的情书。

    而吕小铃,就是当时林江雪的同桌。

    “哼!”吕小铃轻轻哼了一声,递给陈裕一个自己慢慢想的眼神。

    陈裕不好意思地打开矿泉水喝了一口才回道:“我们班,应该没哪个男生不喜欢林江雪吧。”

    别的班的男生,或许只是听说过林江雪的名头,见识过林江雪的美貌。

    他们班的男生,却是每天都生活在林江雪的美貌诱惑与制霸全校的学习成绩的阴影之中,反复煎熬。

    “哼!”吕小铃又不满地轻哼了一声,最后留下一句:“二十年同学聚会,林江雪说不定会露面哦。我回去上班了。好走不送。”

    陈裕拿着矿泉水站在原地,心里莫名浮现一丝亏欠感。

    看着吕小铃走进通信营业厅,他不禁低头自嘲地笑了笑。

    老同学确实很香,但和自己一个家庭美满的已婚男又有什么关系呢?

    还有林江雪,就算曾经是阳安高中的传奇少女,现在也已经是美人迟暮,嫁作他人妇。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相见或许还不如怀念。

    大家都已经这把年纪,当年心中的白月光,再见面也不可能炫彩夺目动人心魄,与其让白月光现形,让小仙女坠落凡尘,不如让那一抹倩影永远停留在十八岁那个最美的年华。

    就如同五十岁的赵芝芝,虽然气质依旧优雅,却也不再是大家心目中的白娘子。

    原地站了一会儿,陈裕才回到车上,正想开车回家,他又想起自己只要手机在手,不亏电,在哪儿都一样。

    这世界BUG要能长期有效,挣钱地点倒是自由得很。

    划开手机银行看了一眼,今天过户只花了两千多,余额仍有647万。

    因为原车车险年底才到期,暂时不用买,给他省了一笔不小的开销。

    想了想,陈裕点开微讯上老爹的头像,本想转二十万过去,又怕老爹待会儿打电话过来追问,解释不清楚。

    想到老家也就一个小时车程,现在才下午一点,来回一趟都耽误不了接娃放学,索性直接开启导航把目的地设在了老家。

    跑一趟高速顺便和‘新车’磨合一下。

    陈裕老家在阳安县的清平乡,位于东市南端,因为风景秀丽,有山有水,近年来每逢周末都有不少本地人自驾前来游玩。

    陈裕回到家时正好下午两点,老爹老妈都在家里。

    两层半的平房是父母半辈子省吃俭用盖起来的,已经住了二十多年。

    屋前有个二十平的小院子,没有像普通农村家庭一样铺水泥做硬化,只是铺了一层透水砖,砖缝里长着不少青苔杂草,四周沿着墙壁还种了一圈薄荷、紫苏、茶花、月季、茉莉之类的花花草草。

    墙角用水泥红砖砌了个水池,水池里摆着一座人高的假山,池里养些几尾锦鲤。

    水池边种着一株成人手臂粗的巨峰葡萄,此时葡萄叶子已经爬满顶棚,上面结了一串串绿油油的小葡萄,给整个前院提供了阴凉。

    屋后另有一片菜地,菜地中央种着一棵枇杷树,这会儿刚过季。

    陈裕把车停在院门外,走进家门便见穿着背心的老父亲正悠哉悠哉地躺在葡萄架下的竹躺椅上,拿着把蒲扇一边扇着风,一边和陈母拌着嘴。

    “隔壁就那半分地你也给人家点上辣椒,你就这么缺这口吃的?”这是陈父陈秋实在数落陈母。

    “你懂什么?我这叫废物利用,反正他们家又不种东西,那半分地丢在那里,多浪费!再说,我点上辣椒又不是不让他们家摘,长好了他们家不也能吃得上?”陈母李凤华回应。

    “人家的地,就算不种也轮不到你去沾手。现在好了吧,秧子都让人拔了丢家门口来了,这人丢的!”陈秋实嫌弃道。

    “光说我?怎么不说说你?上个礼拜好不容易钓了条四斤三两的鳜鱼,在街上逛了七八圈都不肯回家,好好的一条鱼都被你晒死了,不然打个电话让逸儿他爸拿回去给逸儿吃不好吗?好好的一条鱼都被你老东西浪费了!”

    “什么叫浪费?我钓的鱼我自己吃怎么能叫浪费?”

    “懒得理你!”

    “爸,这么大条野生鳜鱼,你怎么不发个朋友圈啊?”陈裕走进前院搭腔。

    李凤华立刻抢答道:“还不是怕被你们瞧见!”

    陈秋实见是陈裕回了,推了推老花镜奇怪道:“你怎么回来了?李琴和逸儿呢?”

    “就我一个人,他们没回。我也就待一会儿,等下就回东市了。”陈裕回道。

    李凤华道:“这么赶?吃个晚饭再回去呗?”

    陈裕玩笑道:“我要吃了晚饭才回去,谁接你孙子放学啊?”

    李凤华这才没敢多劝。

    陈秋实看了一眼门口的车:“你这是出差回来?”

    陈裕想了想,这车也不是就开回来一两回,便回道:“不是,跟朋友一起做了点小生意,换了个车。”

    陈秋实只知道陈裕的工作单位,对他工作外的动向并不清楚,平日父子间也很少聊起这些。

    他也没多想,只道:“沃尔豪,这车得三四十万吧?”

    陈裕竖起大拇指赞道:“老爸好眼光,猜得真准。”

    38.8万买的车,可不就是被陈父一语言中了?

    陈父自得地笑了笑,又问他:“这年头能带你一起挣钱的朋友可不多。这是你哪个朋友?”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以陈秋实对陈裕的了解,这老实巴焦连烟都不会抽的儿子关系网实在是稀烂,能交到的朋友除了阳安县里的老同学,大概就只有大学里的老同学。

    总之在社会上能混口饭吃当个稳定的打工人就不错了,居然有朋友会带他一起发财?

    简直太让人出乎意料了。

    陈裕含糊其词回道:“就高中同学。”

    陈秋实不出所料地笑了笑,叮嘱道:“是正当生意就好好干,平时能多做点就多做点,不要怕吃亏。人家能带你发财,说不定就是看中了你老实本份的本质,不要辜负别人的信任。”

    陈裕唯唯诺诺。

    李凤华不关心这些,只记得陈秋实说儿子是出差回来,便问:“儿啊,你出差回来吃过晌午没有?要不要妈去给你煮个面?”

    陈裕忙道:“吃过了。妈,我就从东市过来的,不是出差。你坐着吧。”

    一番寒暄过后,陈裕终于转入正题,对陈秋实道:“爸,我手上还有二十来万,你看看家里要不要添置什么,我待会儿转二十万给你。”

    陈秋实略显诧异地看了陈裕一眼。

    陈裕立马解释道:“这生意做了好几年了,就今年才分了点钱。”

    陈秋实这才点了点头,说道:“我跟你妈在乡下用得了什么钱啊?你拿回去自己用吧,逸儿还小,你们往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陈裕道:“你们修修房子,买点家具家电什么的,还有爸你不是喜欢钓鱼嘛?考个驾照买个车呗!”

    陈秋实笑道:“我这都七老八十的了,还考什么驾照,哪个驾校敢收我?”

    说完,他想了想,又道:“你要真是钱多了没地方放,就给你妈帮你收着吧。”

    陈裕心里清楚,这二十万要转给李凤华,多半也就被二老存进银行里,这钱他们多半是不会花的。

    别说他的钱,陈秋实当了一辈子乡村教师,退休金说不定比他工资还高,现在家里一顿饭还是不会超过两个菜,大部分都留着防老防病,也是不肯随便乱花的。

    但他还是找李凤华要了个卡号,用手机银行直接转了二十万过去。

    存着就存着吧,有总比没有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