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天启皇帝
繁体版

073 皇帝是个大忽悠

    朱有教说道:“改组后的五军都督府,最上面设立大都督一职,就有英国公担任。”

    “下面的五军都督,都要改变职责。”

    “前军都督府,负责战前情报搜集、敌情分析、战时参谋。”

    “后军都督府,负责监察纠察、战时督战、计算军功。”

    “左军都督府,负责钱粮、马草、营房驻地搭建、军医、战衣、战时的一应辎重运送。”

    “右军都督府,负责战马、战车、水师船只、火铳火炮、弓弩刀剑等各种作战装备的购买、分派。”

    “中军都督府,负责战时调配将领、军队。以及平时的军中人员的待遇安排和驻防安排。”

    “简单明了,而又实用!”张维贤听完这些安排之后,竖起了大拇指。

    “陛下竟有如此大刀阔斧的改组计划,真是让老臣开了眼了!”

    朱有教淡淡地笑道:“英国公为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如果改组整顿成功,那么就全盘负责一切事宜,可以和朕直接对话。”

    “如果失败……”

    如果失败,那么五军都督府以后就安心做一个勋贵养老院就行了,朱有教再接着成立一个新的机构出来。

    这是从兵部的手里夺权,更是在战时将户部、工部等都给排挤到一边去。

    让张维贤这个勋贵头子出面,确实比皇帝亲自下场,要来的更轻松。

    “陛下放心,有老臣在一日,五军都督府的改组整顿必定不会失败!”张维贤起身告辞。

    如果失败了,那他也没脸再活着了!

    朱有教目送张维贤出门,然后对着王承恩说道:“让刘若愚拟一份旨,就说朕特地任命英国公负责五军都督府的改组整顿,如有人阻挠,英国公可以全权处理!”

    “英国公有雄心壮志,朕怎么能看着他孤军奋战!”

    “奴婢遵旨!”王承恩亲自去找刘若愚传话。

    外面,朱延禧看到了昂首挺胸走出来的英国公张维贤。

    黑眼圈儿、白头发,年纪大又熬了夜。

    但是精神百倍!

    “英国公从这里出来,还能精神百倍的了?”朱延禧心里惊奇。

    不是他不相信,实在是之前张维贤也经常跑过来找皇帝,每次都是灰溜溜地挪出来。

    这次竟然不一样了?!

    “哦,恭喜允修兄进位为元辅。咱也是刚刚听说了!”没等朱延禧开口,英国公张维贤先开口打招呼恭贺起来。

    这种朝会,不是大朝会。按照规定,勋贵们“可以”参加。

    中文博大精深。可以参加,意思就是最好别来。

    所以只要不是举行重大庆典或者开大朝会,勋贵们一般不出现,以免被给事中们看不顺眼找茬儿弹劾。

    这也是张维贤能提前跑到这里来第一个面见皇帝的原因。他不用去朝堂。

    朱延禧赶紧行礼。

    英国公这种级别的勋贵,品级是在朝臣之上的。

    张维贤摆摆手,兴高采烈地走了,路上还忍不住偷偷地蹦跶了两下子。

    朱延禧摇摇头:这英国公魔怔了?

    小太监呼唤道:“请元辅相公觐见!”

    朱延禧整理了一下衣襟,踏上台阶走进了弘德殿。

    行礼、赐座、赐茶。

    朱有教问道:“元辅此来,可是有要事吗?”

    朱延禧说道:“陛下今日在朝堂之上,直接将周永春和申用懋都给拉进了内阁。”

    “申用懋乃是当年内阁首辅申时行的儿子,有很大的号召力,这次又有王永光做帮手,必定能纠集一群人出来。”

    “周永春也是五党之中人缘、能力都超群的人。”

    “陛下将这两个人抬举起来,可是为了要跟东林党搞党争?”

    朱有教笑道:“正是这个意思!”

    朱延禧正色说道:“陛下此举误矣!”

    “党争误国!”

    “如今我大明内忧外患,正是大家团结一心、共度难关的时候。陛下却主动挑起党争,岂不是……”

    朱有教反问道:“如果没有这些人的牵制,东林党人再次起势,要霸占朝堂,要胁迫你这位元辅听他们的话。你怎么办?”

    朱延禧张了张嘴吧,迟疑了一下。

    面对咄咄逼人的东林党,基本谁都没办法让他们平和下来。

    东林党当初的嚣张气焰,朱延禧也是亲身经历过的。

    “可是陛下,天天党争、年年党争,大家都只顾着搞内斗,谁还去踏踏实实做事情?”

    “这可是误国之举啊!”

    “再者说了,将来东林党人如果再次胜出,实力还要再次大增。到时候更没办法控制了。”

    “如果申用懋、周永春胜出,也会接着再一决雌雄。还会引发争斗……”

    朱有教笑道:“那不是还有你,还有周如磐、丁绍轼吗?”

    “你是朕的元辅,你的人在六个内阁成员中占了三席,还各个都有‘三孤’的加封。你手下还有一大堆的门生故吏。”

    “朱爱卿,如果有哪一方弱势了,朕希望你能暗中出手帮一把。如果有哪一方占上风了,朕希望你能去稍微压制一下。”

    “你朱爱卿就是朝堂党争之中的稳定器!”

    朱延禧呆呆地说道:“臣难道也要成为党争的参与者?”

    我本是来让你不要搞党争的呀?

    看出来朱延禧的心情,朱有教站起了身:“朱爱卿,天下大势浩浩荡荡,每个人都是身处于俗世洪流之中,身不由己。朕、你,都是躲不开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争斗。”

    “朝堂上一大群的聪明人,还有大把大把的利益。你想大家都和平相处、不搞争斗,那怎么可能?”

    “是啊,有聪明人,还有利益,怎么可以不去争、不去抢?”朱延禧自言自语。

    朱有教说道:“既然躲不开、逃不掉,那么就只有去勇敢面对了。”

    “朱爱卿,你说如果朕不去牵制东林党,他们没有了对手之后,会不会对你出手?到那时不是就更没人做事了吗?”

    “你是为我大明脚踏实地做实事的柱石,朕和大明都离不开你。朕这也是为了你着想、为了大明而着想啊!”

    朱延禧没有说话,心里感觉有哪儿不对劲,但是又说不上来。

    朱有教接着说道:“有你朱爱卿在朝堂之上,进可以维持各个党派的平衡,让他们不至于影响到国家大事。”

    “退可以保证有些不喜欢党争、只想要为大明做点儿实事的人,能有一个理解他的团体在背后坚定有力地支持。”

    “朱爱卿,朝堂之上,今后可全靠你了!”朱有教伸出温暖有力的大手,紧紧握住了朱延禧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