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克木人
繁体版

第十二章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民族

    像往常一样,郭老师吃好早饭,来到庆春园茶馆说书。

    今天茶馆里的人特别多,除了老相识,还有一些外地来的游客。成都的茶馆很有名,每年都能吸引很多外地人来喝茶,一边喝着茶,一边体验着成都的市井风情。

    “小王呀,我的茶泡好了吗?”

    “郭老师,您的茶好了,刚才的水还没烧开,这水刚烧开我就给您沏好了。”

    郭老师,吹了吹茶杯,喝了一口茶,点了点头。

    老听客们都等不及了,连忙说道;“快说呀,说说那个姑娘好看不。”

    “你们呀,真是的,没个正形。”

    “让我想一想,时间太长了,她长得什么样子,我都忘了。”

    “你们别急呀,我一会想起来再说,我先把今天的书说了。”

    .......

    话说,哥仨在克木人村寨住得还是蛮舒服的,毕竟住的是单间,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虽然条件简陋,但还是能适应的。一天两元钱的房租,还包伙食,伙食嘛,也是简简单单的,反正是有荤有素,这也是可以的了。其实呀,最难受的还是洗澡,云南的天气太热,每天都要洗澡,以目前的条件只能每天去河里泡澡或者在庭院里简单地冲洗。想洗热水澡还是困难的,还要请东家们烧水,准备好一个大木桶,洗完以后还要再请东家,把水桶搬出屋子里倒水,这是很麻烦的。要是真的想洗热水澡,只能有机会去县城里去专门的洗浴中心了。

    哥仨这几天休息得不错,也已经学会适应了环境。三人都是勤快人,都开始跟着东家们学习克木语,学习傣语,学习克木人的生活方式。虽然第一次说克木语还是很笨拙的,但是能迈出第一步,也是一个大的进步。这里面要插句话,在田野调查里,每一位田野调查的工作者都要学会当地的语言,学习语言是了解当地文化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这天在鸟村长家里吃完早饭,小郭和咱们的诗晗同学去找小康和小马,之前说好的,各自把前几天分发的资料看一看,看完以后大家各自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去哪里开资料分享会呢,诗晗同学说,村寨附近有一个大榕树,榕树下面有一个小小的凉亭,凉亭有张石头做的八仙桌,还有可以乘坐的石板。那里环境优美,十分凉爽和舒适,可以一边看着风景,一边聊着天。

    “把资料和水壶准备好,我们就出发吧,不要落下东西,落下东西回来再取一趟,来回折腾费时间。”郭老师说道。

    “我们可不像你,郭老师,每一次上课都忘带自己的东西。你有一次上课,教材没有带,也不好意思找学生借书上课,实在没有办法了,上了一节自习课。要不是那天幸亏没有查课的,否则你要受处分的。”康老师说道。

    “给我点面子,行不行。”小郭尴尬地说道

    诗晗同学,在旁边憋笑。其实她很想笑的。

    “走吧,上午越来越热了,别闹了。”小马在旁边解围。

    去长亭的路不算长,没走多长时间都到了凉亭。

    在凉亭里,四个人休息片刻后,开始了今天的谈话。

    “几天时间过去了,资料看得怎么样,说说你们的看法。”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民族,这个民族的故事是说不完的。”

    “我看了一下这些资料的成稿时间和收集来源。国内的资料偏多,特别是建国以后的居多,有一部分资料都是当时YN省组织的民族工作调查队专门收集的,很整体上很笼统,但是细节详细的,基本上涵盖了,克木人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一份报告很吸引我,是当年在这里工作的一位扫盲办人员自己写的工作日记,里面全是自己的在克木人村寨的工作感受,他的工作日记相当于咱们的写的田野工作日记,里面写的东西都很直观的,看起来很吸引人。”

    “还有一部分资料是合集,里面什么民族的资料都有,有点像百科全书一样,可是又比百科全书详细。这些资料合集,很有学术价值,编写者在编写时,用了比较法,对很多民族都做了比较。比如说在这部合集的内蒙古专辑里,编写者就把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做了详细比较,发现了三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神话语言、舞蹈音乐、游戏娱乐之间的异同。举个小例子,编写者发现,三个民族都有自己语言,没有自己文字,但是三个民族交流时,特别是文字交流时,都以汉字或者蒙古文为交流中介。我在合集里发现,编写者只是对克木人和布朗族做了简单的比较,他认为两者是同源,得出的结论是两个族群是一个民族,但是具体的论述过程不是那么令人满意,而且里面的细节看起来是经不起推敲的。有些资料,在多份资料比较下,与其他资料是相似的。我怀疑,作者在编撰时很偷懒了,直接抄袭其他人的作品。”

    “这是一个细心的发现,你要不说,抄袭的情况,我都给忘了。我在翻看时,也发现部分资料之间是雷同的,有些资料成书时间偏早,当时的学术和资料管理不是很规范。有的资料根本不是学术研究成果,就是纯粹的资料汇编,没有经过查重分析和验证,也不对外公开。”

    “对了,老郭,你给我们的资料里,为什么国外的那么少呀。”

    “这也不能怪我,国外研究者对克木人的研究也是有限的,也就法国和美国的一些人类学家,做东南亚民族研究,克木人在他们眼中之是一个小小的分支,他们并没有做仔细的研究。”老挝是克木人居住最多的国家,但是老挝的经济文化落后,对这方面的研究也不是很上心,我能找到的老挝文撰写的资料也是有限的,没有长篇大论的,只有零零散散的。我请了咱们学校教老挝语的老师翻译了一下,看了结果,更多的像是讲故事一样,讲述克木人的生活点点滴滴,像克木人的婚礼、宴会等,有些科普成分,但还是差强人意。”

    “我尝试在中国的史书中寻找克木人的影子,在史记中克木人就是书中的西南夷,司马迁老爷子也不知道什么是克木人,他只是将当时西南地区的所有少数民族都统称为“夷”。根据中国民族学者的考证,克木人的祖先是濮人,濮人是中国古代西南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濮人中有一部分后来又分化成孟高棉族。在唐史中,有一段记载,说的是在今天的云南地区有两个族群发生了战争,后经考证是濮人与今天的傣族人发生的战斗,濮人战败了,有一部分濮人开始逃亡,逃亡的人向南逃去,就是成了今天的克木人的,还有一部分走得更远,到达了今天的老挝北部,成了老挝克木人。当然了,还有一部分人选择向傣族人投降,自觉归顺傣族的族群,后来成了傣族人的一部分。”

    “我插句话,孟高棉人也是今天东南亚地区很多民族的祖先,柬埔寨的高棉人就是从中演化而来的,这是有明确考证的。孟高棉族其实迁徙的时间更早。泰国就发现他们的踪迹,泰国国家考古中心曾对湄公河沿岸考察发现,一万年前,在湄公河沿岸有许多种植水稻、养殖猪和鸡的痕迹,还发现了一些金属器具,他们推测,这次考古遗址是孟高棉族留下的。迁徙到泰国的孟高棉人成了今天的泰国“拉瓦”、“卡或者孔”民族的祖先。”

    “在《三国志》中也有记载,在今天的老挝北部出现了一个“明堂”的国家,这个国家在唐代又称“堂明”,老挝学者考证,这个国家就是克木人的祖先,孟高棉族建立的。”

    “你给我的资料有的是有关克木人的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和传说,我觉得也不是很全,咱们是不是去村寨里采访几位老人,这些老人会讲很多克木人的故事的,咱们一边听,一边记录成稿子,咱们也做个资料分析。”

    “比起看看文献上的神话传说,我更愿意去生动的、活灵活现的故事讲述。”

    诗晗同学刚才在一旁,认真着听着三个人讲述,已经犯迷糊了,她确实不懂。听到大家要去采访村寨老人后,她一下子就兴奋起来,说道:“我下午就带你们去采访村寨里的老人。”

    “我也有用武之地了,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