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国师:横贯五千年
繁体版

第6章 贫道云游天下去了!

    长安城内。

    东宫。

    显德殿。

    李世民坐在软榻之上,正翻阅奏折。

    就在这时,一位双鬓微白的太监走了进来。

    “启禀殿下,国师求见!”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折,眉头微挑,说道:“让国师进来。”

    说罢,那名太监退了出去。

    片刻,李玄清衣决飘飘,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

    李玄清微微颔首,嘴角带着一丝笑意。

    “贫道见过太子殿下!”

    李世民见状,目光一闪,开口问道:“国师来见孤,可是有事?”

    李玄清微笑道:“贫道想要在終南山道观附近修几处别院。”

    李世民听到李玄清的话,眼睛顿时一亮,笑着说道:“在终南山修建别院?”

    “终南山风景秀丽,确实是个修建别院的好地方。”

    李玄清微微一笑,看着李世民说道:“正是如此!”

    “不过,贫道身边暂时无可用之人,便想要请殿下拨调一些工部的工匠。”

    “至于那些工匠的工钱,由贫道来出。”

    “工钱……就定一日百文吧。”

    穿越到这个世界这么久,李玄清对于这个世界的消费水平,也算是有了一定了解。

    他知道一日百闻的工钱放在这个时代,绝对算得上是高工资了。

    李世民闻言,眼神之中满是疑惑,问道:“征调工匠还需要工钱吗?”

    李玄清:“……”

    好吧,是自己忽略了!

    朝廷调遣民夫,或者工匠服徭役,根本不给钱。

    不仅不给钱,还要求民夫自带干粮。

    不过作为新世纪好青年的李玄清,自然不会剥削这些劳苦大众的劳动力。

    所以,还是决定给这些工人们开工资。

    想到这里,李玄清深吸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殿下,你这样做是不行的。”

    李世民听到李玄清的话,不由一愣,疑惑地看着李玄清问道:“道长此言何意?”

    “殿下,现在天下初安,人心思定,确实应休养生息。”

    “南北朝乱世四百余年,天下万民早已苦不堪言。”

    “隋炀帝虽然却有雄才眼光,但奈何步子迈的太大,扯着蛋了。”

    “修建大运河,三征高句丽,虽功在千秋,却也罪在当代。”

    李世民听到李玄清的话,顿时一愣。

    一双浓密的剑眉微微蹙起,陷入了沉思之中。

    “那依国师之意,那隋炀帝该如何处理?”

    李玄清微微一笑,说道:“天下百姓之所以会去做造反这种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情,根本原因就是活不下去了。”

    “杨广当初若是放缓脚步,用三十年时间去做这两件事情,恐怕当今天下,就是另一副模样了。”

    李世民听到李玄清的话,顿时陷入了沉默之中。

    正如李玄清所言,若是当时杨广能够放慢脚步去做这些事情,如今这天下,姓不姓李还两说呢。

    沉默了片刻,李世民再次开口问道:“可这与你说的给那些工匠们开工钱有何关系?”

    李玄清听到李世民的话,微微一笑,说道:“殿下,关系可大了!”

    “你说当初杨广若是在修建大运河之时,每日给那些农夫和工匠三十文当做工钱。”

    “那么当今天下会是如何?”

    李世民听到李玄清这样说,心中略一思索,随即微微色变,说道:“若真是那样的话,那恐怕绝不会有人造大隋的反了。”

    李玄清点了点头,说道:“所以,殿下,你只要让所有人都一日三餐吃饱饭,冬有棉衣夏有衫。”

    “自然就不会有人造反了。”

    李世民沉默了一瞬,然后叹了口气,看着李玄清说道:“朕也知道,若是真能做到如此,天下必然不会再有造反之事。”

    “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又何其之难?”

    “恐怕就算是上古那些尧舜禹汤等圣王,也未必能够做到如此。”

    “殿下,事在人为!”

    “而且,贫道倒是觉得,此时此刻正是做这些事情的好机会。”

    说到这里,李玄清语气微微一顿,然后看着李世民问道。

    “殿下觉得士农工商,孰轻孰重?”

    若是大怂的皇帝,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士大夫。

    毕竟那是皇帝喊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朝代。

    但是李世民却不是那样的皇帝。

    开创了大唐盛世,被称为天可汗的李世民,在雄心壮志方面,即使是在自古以来所有的帝王之中,也绝对能够名列前五。

    所以当李世民沉吟了片刻,再次开口之时,便说道:“当今天下,当以万民为重。”

    “而万民之中,当以农为重。”

    “士次之。”

    “工与商再次之。”

    李玄清听到李世民的话,笑了笑说道:“若是寻常之时,殿下所言倒也不错。”

    “不过此时此刻,天下久经战乱,百废待兴。”

    “如此情况,贫道倒是觉得这天下间农工商更重要些,”

    “至于所谓的士嘛……”

    “那就要看他们是天下万民的士,还是世家养的士了!”

    李世民听到李玄清的话,神色不由微微一变。

    在李世民心中,对于那些世家也是有所不满的。

    那些世家动辄存在千年,如今早已成了天下毒瘤。

    不过,李世民也知道有些事情要一步一步做。

    不然的话,还可能就会像杨广一样,最后一事无成。

    李世民看着李玄清,陈声问道:“可这与你说的给工匠开工钱,又有何关系?”

    李玄清微微一笑,说道:“陛下可知金钱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交易!”

    李玄清笑了笑,说道:“其实金钱最大的作用,是让经济流通。”

    “贫道所说要给工匠工钱,也是为了让经济流动之举!”

    “殿下,你想一想,若是工匠也有了钱,是不是也自然会多买些食物,衣服等物资。”

    “这些商人赚了钱,自然会带动其他行业的消费?”

    “届时国库征的税也会多起来。”

    “国库不就充盈了吗?”

    说到这里李玄清语气一顿略一沉吟,继续说道:“不过,为了防止有人偷税漏税,殿下还需要在各地设立一个缉税院。”

    “专门负责地方税务问题。”

    李世民的目光闪动,看着李玄清,

    “国师所说,孤记下了。”

    说到这里,李世民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感慨神色,看着李玄清说道:“没想到国师竟然有如此大才!”

    “对于天下诸多事物,也看得如此透彻!”

    “今日国师的这些言语,实在是让孤茅塞顿开!”

    “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古人诚不欺我也。”

    李玄清听到李世民的话,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来李二并没有因为即将成为皇帝而飘起来!

    孺子可教也!

    诶,等等!

    我入宫见李世民,不是为了让李世民给自己拨调工匠吗?

    怎么扯上这些国事了?

    李世民注意到李玄清神色的变化,微微一笑说道:“如今朝中工部尚书乃是房玄龄房爱卿。”

    “国师若有什么要求,自行与房爱卿商量即可。”

    李玄清闻言,拱了拱手,说道:“既然如此,贫道告退。”

    李世民闻言,含笑点头。

    李玄清离开之后,李世民目光一阵闪烁。

    “国师之才,天下少有啊!”

    尚书省。

    户部。

    此时,房玄龄正坐在桌案旁,处理事务。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打扮的人匆匆跑过来躬身抱拳,说道:“禀大人,国师来了!”

    房玄龄闻言,抬起头,问道:“国师在哪?”

    “我这就去迎接!”

    说着,在侍卫的带领下,来到了尚书省门口,果然见到了大唐国师——李玄清。

    房玄龄对李玄清躬身抱拳,说道:“见过国师大人!”

    李玄清挥了挥手,笑着说道:“房大人,不必多礼。”

    “毕竟贫道此次前来,是有事求于大人。”

    说着,李玄清就将自己要在终南山修建别院的事情以及要求说了一遍。

    当李玄清说到要给工匠工钱时,房玄龄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

    李玄清也早有预料,将与李世民说的经济学也简单地对房玄龄解释了一番。

    房玄龄听完后,看李玄清的眼神中多了些许赞赏。

    他没想到,这位国师如此年轻不仅精通推演之术,在财政方面,竟然还有如此独到的见解。

    可见,这位年轻国师的治国理政能力也十分不凡。

    房玄龄想到这里,当即抱拳说道:“国师好见解,房某佩服。”

    “至于国师所说的,房某自然办好!”

    李玄清闻言点了点头,也一抱拳,说道:“既然如此,有劳房大人了。”

    说罢,李玄清辞别了房玄龄。

    李玄清府邸。

    李玄清命人写好了给李世民的奏折,便伸了伸懒腰,睡到窗外大亮。

    李玄清在小厮的服侍下洗漱完毕,换了一身藏蓝色长袍,腰间别了一把佩剑,英武非凡。

    白虎低吼一声,叼来自己刚刚吃空的大碗,眼巴巴地看着李玄清。

    李玄清嘴角一抽,说道:“大白,你太能吃了,我养不起你了。”

    “你饭碗的碗口比院子里的树干还粗上一圈,你现在一身的肥肉,比我刚遇见你的时候整整胖了三圈!”

    白虎听到李玄清的话,看了看自己日渐圆滚的身材,口中一松。

    白虎的饭碗‘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李玄清看着脑袋耷拉的白虎,心中好笑。

    摸了摸硕大的虎头,说道:“反正距离别院修建完还有一段时间,不如我们去秦朝玩玩如何?”

    白虎闻言瞬间来了兴趣,眼神中都充满神采。

    李玄清转身拿起毛笔,笔走龙蛇,在宣纸上写下一行字:“殿下,贫道云游天下去了,勿念!”

    写罢,将毛笔扔在一旁,将宣纸装在了信封里。

    随即,将写好的信件交给一旁的小厮,吩咐道:“将这封信件交给太子殿下,速去!”

    一旁的小厮接过信件,躬身抱拳,说道:“是!”

    随即,小厮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