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写郑惟桐
繁体版

于幼华的菊与刀

    第五届碧桂园杯来到了小组赛最后一轮,洪智与赵鑫鑫打平即可双双携手出线。基本上已无悬念,而郑惟桐最后一轮的对手,是也已无欲无求的拼命三郎于幼华特大。就是一场NBA全明星赛的表演赛,仪式大于内容,玩票多过竞争。

    年轻时候的于幼华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敢打敢冲的风格享誉棋坛,在八十年代初就被江湖中冠以拼命三郎的称号。道德经说,刚者易折,柔者长存。于幼华的棋风为他带来了显赫的名声,但同时也让他在成绩上一直难以取得突破。一直到2002年全国个人赛。

    2002年11月的全国个人赛,在前几轮放手一搏的于幼华居然取得了连战连胜的佳绩。看到夺冠希望的于幼华开始有了想法了,在后面的比赛中一改硬桥硬马的棋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连续战平对手。虽然依然保留着争冠的希望,但优势已经慢慢缩水,被追赶者紧紧咬住。

    在随后关键的一轮比赛中,于幼华与大名鼎鼎的快马飞刀吕大帅吕钦狭路相逢,吕钦在关键的天王山战役中突然连出昏招,被于幼华手起刀落,斩落马下。最后一轮比赛,于幼华打平就可以夺冠。决战前夜,心神不宁,有点紧张的于幼华打电话给好友,队友寻求心理安慰,得到好友们支持打气的于幼华第二天手持后手18个回合顶和河北老牌特级大师刘殿中。加冕当年的全国冠军,多少年的夙愿终于在男人四十时如愿以偿。尽管后来于幼华与刘殿中这局棋被很多人垢病,但我很喜欢这样的结局,在积分制比赛的当年,,在当年那个江湖,这就是正常的选择。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于幼华以反拼命三郎的方式凤凰涅槃。从此以后,江湖中少了一个刺刀见红,两败俱伤的于大刀,多了一个沉稳内敛,慈眉善目的于三郎。在后来的五羊杯,碧桂园杯,财神杯上,于幼华特大每每以陪太子读书的角色跑个龙套,走走过场,洗尽铅华,看淡输赢。转折点就在男人四十那个深秋,四十岁之前是挥刀见红,拼命三郎,四十岁之后是摘叶飞花,人淡如菊。

    于特大的红与黑,于特大的菊与刀,不是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只是像极了一个我们普通人在漫漫人生路上的一种选择。就像是大话西游里面的至尊宝,戴上那个金刚圈,挥一挥衣袖,作别昔日的放纵与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