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质子
繁体版

第13章 林如海:天官医术,汝当放心

    徐京墨会将黑衣人的尸体斩成五截。

    并非是他有着特殊癖好。

    而是他在以别样的方式,告知幕后之人。

    这就是他将来的下场!

    徐京墨来不及进入驿站察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

    便是尽快找到驿卒罗九猫,找他问讯是何人让他去请张培元的。

    顶着雨水回去的路上,徐京墨远远发现,路边围着一群身穿蓑衣的人。

    蓑衣一角被风雨掀开,露出官府捕快惯穿的服饰。

    见状,他翻身下马将马儿调转马头,而后一铁棍拍在马屁股上面。

    马儿吃痛,朝着驿站的方向飞奔而回。

    徐京墨闪身进入一片草丛,那些捕快正在搬运一具尸体,看衣着正是罗九猫。

    思索片刻,徐京墨便拐了个方向,以奔跑的方式回到六月雪据点。

    六月雪据点和茅草屋离着不远。

    鹿竹五人惊讶地发现,老师的道袍已经湿透。

    他的胸前还夹杂着刺眼的血迹。

    五人呼吸一滞,而后杀气骤显。

    徐京墨抬手制止鹿竹的问话,语束飞快地交代几句。

    “讯速找上几条小舟,避开官府注意的同时,沿着江都水驿下游,给我全力寻找落水的张培元。”

    “记住,仔细摸清水流的速度,张培元是在半个时辰前落的水。”

    “顺带给我留一条小舟在古柳下,我办些事便过去和你们汇合。”

    众人听后脸色剧变,却也不敢问询老师原因,跟着鹿竹的脚步领命而去。

    徐京墨淋着大雨回到茅屋时,张光祖一面埋怨他淋了雨,一面找出干衣服和毛巾。

    “师傅呢?他怎么没随师叔祖回来?”

    张光祖朝着门外的雨帘看了出去,而后收回目光,脸上带着不愤,“他又一次丢下师叔祖,指定是和贵人跑去大吃大喝了!”

    “阿祖,我带你去找师傅……”

    听见师叔祖的语气干涩微微打颤,以及骤然瞧见他胸前的血迹。

    “啪嗒!”

    张光祖手上的道袍和毛巾应声落地,尚还带着稚嫩的脸庞骤然色变,一行清泪划出眼角。

    ……

    两淮巡盐衙门。

    雨过天晴。

    林如海将知府冯恕送出盐院,等盐丁撑伞将他送进轿子,方才快步回到书房。

    写完一封奏疏,再抽出一张黄绫,进行拓写完后密封。

    喊来管家,命他将这封密疏拿到锦衣卫扬州百户所,请王百户速呈神京。

    做完这一切,林如海于书房呆坐半时辰。

    似乎做了某种决定,从书房一路拐进东路院闺女的住处。

    垂花门前。

    两位嬷嬷一俟瞧见老爷,纷纷行礼问安。

    林如海颔首,想起昨日林天官嘱咐的要事。

    遂停下身子盯着两位嬷嬷,“昨个儿,林天官教会姑娘的吐纳术和拳法,姑娘可有练了打了?”

    左边的嬷嬷恭声答道:“回老爷的话,姑娘昨个儿晚膳后,便在夜里练习一会儿。昨个夜里,姑娘是一觉睡到卯初,一宿也没见起夜。”

    右首边的嬷嬷,脸上挂着喜色说:“今儿天不亮,便瞧见姑娘在院里打拳。姑娘还开顽笑,叫我们跟着她一起打,她说这拳法打过之后,能让人气息通畅哩。”

    林如海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容,他对嬷嬷的话深信不疑。

    昨儿晚膳后,他闲来无事,便开始修习林天官教授的龙虎山秘技吐纳术。

    不承想,着实是睡了一宿好觉。

    而在早膳后,他也打了一会八段锦和太极拳,这一上午,他都觉神清气爽。

    心念间,林如海当即朝左边那个嬷嬷吩咐道:“一会等管家回来,汝让他备车厚礼。

    “嘱咐管家,让他亲自拉到张天官的幽庐中,让他代为转述天官,过些日子,且等夫人的丧事忙完,我再亲自登门拜谢。”

    “好的,老爷。”嬷嬷领命出去等候管家。

    林如海进了垂花门,沿着抄手游廊进了月亮拱门,便是一处开阔的小花园。

    时维三月,院里花卉齐放。

    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香和清新的花香。

    阳光斑驳地洒在湿润的叶片和花瓣上,形成一片片闪烁的光斑,使得整个花园熠熠生辉。

    东西两旁的墙沿下面,植满了一排排青翠绿竹。

    但见花园中心开阔处。

    一个年约六七岁的姑娘,头上顶着两个总角,正在练习着八段锦,她的动作略显生疏,却打得有模有样,极其认真。

    除那个小姑娘外。

    还有一个同样顶着总角的小丫鬟,她小小的肩膀上面挂着一条长毛巾,手里捧着一盆清水。

    “咦,爹爹忙完公务了?”林黛玉收拳,美眸轻轻眨动,身形一闪朝着父亲扑去。

    小丫鬟雪雁忙放下净手盆,上前朝老爷行礼问安。

    林如海点头回应着女儿,顺道从雪雁的肩膀抽出那条毛巾。

    微微弯曲着膝盖,温柔地替女儿擦拭额头细微的汗迹。

    林如海一面擦拭,一面爱怜地说:“我听嬷嬷说,汝早上打了一会儿,这时怎不好生歇息。可不好把自个儿的身子累坏,那就得不偿失了。”

    林黛玉点着螓首记下,阖眸享受着父亲的关爱。

    半晌,等父亲擦拭完,林黛玉仰起小脖子,认真问道:“爹爹早上可有练拳了?”

    林如海颔首轻笑,牵起女儿的手来到院落的石桌前坐下,“为父答应过汝,自会顾好身子,汝不必担心。”

    说罢,将女儿按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雪雁忙着替老爷和姑娘沏茶。

    林如海接过丫鬟端来的绿扬春,斟酌着语气,半日方才开口:“为父年过半百,亦无续弦之意。”

    “可汝打小体弱多病,汝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兄弟姐妹扶持,为父…正为此事忧虑。”

    语气一顿,林如海方欲说话,却被女儿发话问住了。

    “爹爹可是要送女儿入都中,到外祖母家中寄养?”

    林黛玉美眸轻眨,语气带着一丝悲戚,“爹爹,娘亲不在了,你的身边不能没人照料。女儿只想在爹爹的膝下承欢,不忍弃爹爹离去。”

    说罢,美眸泛起一丝雾气的林黛玉,轻轻别过螓首,端起雪雁递来的香茗浅抿着。

    林如海长吁了一口气,女儿素来聪慧,她能猜透自己的心意,倒也不觉奇怪。

    “爹爹不妨事的,汝不必挂心。”

    “张天师已然答应,未来的日子里,他隔三差五便会过来替爹爹诊脉。”

    “龙虎山,乃太祖亲封的国教圣地,天官医术,汝当放心。”

    林如海抬手,制止欲要说话的林黛玉。

    “为父公务繁忙,难能照料汝的周全,汝进了都中,可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

    “经由昨日林天师相劝,我昨夜思忖良久,于是做了决定,等你进了都中,再过三两年,我便给圣上呈递一纸奏疏,请调扬州。”

    “圣上念在我一番苦劳,必会允了为父的请求。”

    “或是都中有缺,没准我们父女俩还能在都中相见,也未尝不可。”

    林黛玉乖巧听着,直至父亲说到要请调他处,她的美眸瞬间变得明亮。

    “爹爹此话当真?”

    “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