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华娱那些年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立项和选角

    一大早,魏晋来到中影,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第一次来到了韩三坪的办公室。

    “小魏,你可是难得见一面啊,今天怎么想起到我这里来了?来,坐”

    看见魏晋,韩三坪抬手招呼着入座,秘书在一边递上茶水。

    “韩总说笑了,不是忙着公司一摊子事儿嘛,可不敢怠慢韩总。”

    魏晋客气的说到,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再过几年可是被称为电影圈座山雕的人。

    “之前一直在准备新电影的剧本,这不是一出炉,就赶紧过来了。”

    “哦?我之前还念叨呢,剧本带了吗?这次是什么题材?”

    韩三坪闻言眼睛一亮,魏晋第一部获奖片居然拿下了3500多万的票房,大大出乎集团的预料,已经证明了实力,这次的项目说什么中影都得参一股。

    “青春校园题材,由我的同名小说改编”

    魏晋递出剧本,开口解释道

    “这次准备投资多少?先说好,中影的投资份额可不能少。”

    韩三坪接过剧本边看边说道

    “初步预算1000万”

    “投资不大啊,没想过整点大场面?”

    韩三坪闻言有些遗憾道

    “韩总说笑了,青春片也整不了什么大场面啊。”

    魏晋有些苦笑不得,果然,韩总就是喜欢大场面,大制作。

    “那这样,中影投资三百万,占30%,宣发交给我们。”

    韩三坪思索一番,这样的投资额度,都不用上报,他自己就可以做主。

    “没问题,那就多谢韩总支持了,另外演员方面,韩总有什么建议吗?”

    魏晋爽快答应,之所以拉上中影,还是寻找宣发和排片方面的支持。

    目前国内院线,大部分还带有行政指派性质,领导一句话,排片方面能给力不少,再者,影视行业也最忌讳吃独食。

    “先说说你的打算,有没有看好的?”

    “我是这样想的,青春片最重要的还是角色贴合度,演技要求不高,主要是形象上符合就可以了,所以我准备通知业内公开试镜。”

    魏晋解释一番,事实上本来是打算让曾梨出演的,梨姐看过剧本后表示,她演不出来这种清纯系校花的感觉,魏晋一琢磨,确实是,曾梨有点偏向于御姐那一挂的,属于明艳系美人范畴,索性就公开试镜吧。

    “嗯,可以的,这样,我先将剧本报上去,通过审核之后,咱们就立项选角。”

    韩三坪也认可魏晋的说法,便将事情定下来。

    随后魏晋又向韩三坪请教了不少国内院线的运营情况,以及政策方面的一些问题。

    韩三坪得知魏晋有心涉足影院,对这个年轻人的野心有了直观的了解,不过他是巴不得更多人投入这个行业才好。

    离开中影,魏晋便前往学校,一路上遇到不少校友前来打招呼,魏晋也是微笑点头致意。

    来到张建东办公室,恰好姜维老师也在。

    “两位老师好”

    魏晋面对老师很有礼貌

    “你小子,这都几个月了没见了,说吧,这次来是什么事儿?”

    姜维率先开口打趣道

    “姜老师,可不能怪我,这不是在忙着写剧本吗?”

    魏晋连忙解释道

    “之前说好的事,不知道有多少师兄感兴趣?”

    自从魏晋表示需要影视剧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之后,学校在开学之初就跟大四毕业班沟通过,目前有意向的已经报到张建东这里了

    “名单我这边已经整理好了,你先看看,或者叫他们过来见一面也行。”

    张建东顺手拿出了抽屉里的名单,交给魏晋

    魏晋拿着名单扫了一眼,还真让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申奥。

    魏晋记得前世此人拍摄了一部《受益人》,口碑和票房都只能说中规中矩。

    其实娱乐圈不缺人才,缺的是出位的机会,前世熟悉的导演,只是因为他们拿到了机会,寂寂无名之辈,不见得就不能出成绩,也可能是机遇差了点。

    “行,周末的时候,让这几位师兄到我工作室来一趟吧,马上就有个项目要让大家练练手了”

    “哦?你又有新项目了?”

    姜维有些好奇,他也是闲不住的性子

    “剧本已经交给中影送审了,通过之后就会立项,快的话这个月就要开拍。”

    魏晋解释了一句,随即又看向姜维

    “姜老师,我这里倒是有个电视剧剧本,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来执导?”

    说完将早已准备好的剧本交给了姜维

    “还有这种好事?我看看。”

    姜维接过剧本,封面两个大字——《潜伏》

    这一看就是小半个小时,魏晋和张建东便在一旁聊了聊新电影的事情,之间的《活埋》还有姜维帮忙把关,这次可真是魏晋一个人挑大梁,张建东也是提前指点一二,免得自己看好的苗子受挫。

    “呼,剧本写的真好,你小子总是有那么多奇思妙想,这个项目,我接了”

    姜维有些感慨

    “那行,姜老师您放心,酬劳方面,我给您业内顶级,另外这个项目不着急,剧本您抽时间先送审,先做前期筹备,年后开拍吧”

    魏晋对姜维是有些补偿心理的,第一部电影,姜老师付出良多。

    “行,我可是知道你小子有钱的很,就不跟你客气了,那我这边现行筹备剧组,等你通知”

    姜维一点也不客气道:

    ......

    两天后,魏晋接到中影方面通知,《那些年》已经过审,可以立项选角了。

    9月6日,魏晋风流工作室向业内公司发出通知:

    由银熊导演魏晋执导的改编自畅销书籍的国内首部青春校园题材电影《那些年》9月9日周六,公开试镜。

    试镜角色:

    女一(张诗怡),女二(马丽娟),年龄17-27岁;

    男一(魏良),男二(张博纯),男三(王建国),年龄18-25岁,配角若干......

    通知一发,魏晋的电话都被打爆了,各种请客吃饭的,套近乎的,走人情关系的,统统被魏晋拒绝,只说中影要求试镜,没办法通融云云。

    就在各大公司的艺人摩拳擦掌的同时,各大影视院校的大学生们更是疯狂,因为电影公开试镜,意味着他们也有机会,而年龄的要求,更是为他们量身打造,排除了不少竞争对手。

    一时间,各大影视院校的学生,几乎人手一本《那些年》,倒是为小说贡献了不少销量。

    之所以艺人们如此兴奋,实在是这个年代国内上映的电影太少了,整个04年截止到9月,上映的国产电影不过寥寥十来部,大多还是没什么人关注的,票房过千万的更是只有两部。

    其中一部正是魏晋执导的《活埋》。

    所以,《那些年》这部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又由知名导演自编自导,在这个年代,真的算非常优质的资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