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秦笑观楚汉争
繁体版

第四十二章 贴身近卫

    韩谈既然拿出一个必须皇帝亲启的奏报,胡亥只得又坐起来,解开黄绳,抽出一幅帛绢。原来,这是顿弱和姚贾联手把已经联系上的多年前隐退刺客名单综合出来了。由于大秦统一天下已有十年以上,很多刺客都已老了,但他们也推荐了自己的子侄或者门徒来为大秦效力。

    更有意思的是,居然在胡亥的近卫中,就有这样的几个人。

    “啊哈,”胡亥突忽然觉得挥之不去的疲乏瞬间消失了,刺客,多好玩的事情。

    “韩谈,召集甲卫和盾卫进殿,锐卫就不叫了,让他们继续巡宫。”

    不一会儿,五十五个甲卫、两百多个盾卫就走进殿内,排列整齐的站成一个长方形阵列,两卫带头的军将向胡亥行军礼:“陛下,甲卫、盾卫,应召前来。”

    所有近卫都单膝半跪行礼。

    “免礼,都起吧。”胡亥并没盾出王八之气,而是很和善的说。这帮人以后就是自己的贴身小棉袄……呃,贴身甲胄,还是亲切一点儿好。

    胡亥走下丹陛,来到两卫领头的军将前,“你们两位,怎么称呼啊?”

    “甲卫屯将,曹穿。”

    “盾卫、锐卫五百主,吴子水。”

    “屯将?”胡亥看着曹穿,“你原来在中尉军就是屯将?”

    曹穿回答:“禀陛下,臣在中尉军是五百主。”

    “哦,那你调到我这里,成了屯将,岂不是降了两级?”

    “能卫护陛下是臣的荣耀。”曹穿低头拱手。

    “你呢,你原来是什么官职?”胡亥又对吴子水说。

    “臣原为郎中军步郎百将,属左中郎将统辖,管领百人。”吴子水挺胸答道。

    “那你就是升职了。”胡亥笑容可掬的说,“五百主,锐卫也是你所统属了?”

    “回禀陛下,臣奉郎中令之命,统管盾卫和锐卫。”吴子水面容不变的说。

    “我问你们,我给中尉卿、卫尉卿和郎中令选拔你等的时间并不多,各军是如何选拔出你们来卫护于我呢?”胡亥在曹穿和吴子水前面来回溜达。

    “禀陛下,”曹穿说:“甲卫按陛下要求为精擅搏击并熟悉市井民情,臣等都是军内逐级举荐的。”

    吴子水附和道:“盾卫与锐卫,陛下要求善击剑,臣等也是举荐选出。只是臣所统领剑士因举荐加上自报,分成了善狭地击剑和善战阵击剑的两卫。”

    “那你善何种剑术?”胡亥好奇的问。

    “臣原为郎中军郎,善近身剑法。”吴子水答道。

    “这就是说,你等组成近卫三卫,皆是举荐的。我当然相信你们的上官和袍泽的眼光,不过你们之间相互谁高谁低,还无法得知吧。这样,现在你等出殿,就于殿台上分伍较技。甲卫,分别比剑技和搏击。盾卫,就比剑技。吴子水,等盾卫比完,替换锐卫巡宫,让锐卫也比试一番。”

    胡亥站住,看着所有近卫:“我让你们较技,不是要给你们分等级高下。我前些日在蓝田大营,曾要武叔熊按武安君白起的骑军三锥阵法试练步卒。现在你们互相知道武技差异,就可以强弱搭配组成三锥阵队,弱者也可向强者学习,提高自身战技。”

    曹穿和吴子水一起行礼:“遵陛下诏令。”

    回身发令,让近卫向后转,退出大殿较技。

    胡亥站在丹陛上,看到大部分近卫都遵令向外走,但也有少数人有些迟疑,就问了一声:“有谁有疑问的,到前面来。”

    于是,甲卫有十几个人,盾卫有二十多个人干脆停住了向外走的脚步,向丹陛方向转过身来。

    胡亥笑着招招手,甲卫里以一个看上去其貌不扬的瘦小士卒为首,走到了丹陛前向胡亥行了个军礼。

    胡亥很温和的问:“你叫什么名字,可有什么疑虑?”

    “陛下,臣名叫卫寒铜。臣……臣的武技不是用来比试的,臣的武技只用来杀人。要是较技,臣恐误伤袍泽。”卫寒铜有点不太好意思。

    胡亥笑了:“想必你的名字也是杀人而得吧。”

    “陛下,臣祖上为卫人,以此为氏。至于臣名,确是因臣杀人太快,因此得名,臣出身市井,本无名字,在家排行老四,从军前都称臣为卫四。”

    卫寒铜面色不改的回答着,然后回身一指身后六个人:“他们都是与臣一屯调来卫护陛下的,也是屯内杀敌最多的。臣等非尽依兵刃,一手一物,皆可杀人。”

    “甚好,卫寒铜,你带你的这几个人,先站到一侧。”胡亥又看着其他人:“你等又是因何不愿较技?”

    盾卫的二十几个人一齐行礼,领头一人说:“陛下,臣名申幽影,为卫尉军屯长。臣等均为卫尉选出剑士,与卫寒铜等类似,皆因剑技只善杀人,过于直接迅捷,不愿误伤袍泽。”

    “申幽影,你们还是要去较技的。”胡亥温和的说:“穿好甲具,用木剑互击,尚不至伤人。你等与卫寒铜不类,他们是近身搏杀,手足皆利器。”

    申幽影回头看看大家,迟疑了一下,又施了个军礼,带着那些盾卫刚要退出殿外,又被胡亥叫住:“你去告诉曹穿和吴子水,较技所较量的,曹穿之甲卫,不以杀人为上,而以卫护朕并击退犯者为要。吴子水之盾卫,则如你等,较杀人技,杀人简要快捷者为上”。

    申幽影这二十几个人一听,都露出嗜血的兴奋之情,一礼后快步走向殿外。

    殿内剩下几个尚未禀报的甲卫分成了两组,互相看了看,一组六人推出来一个领头的代言人:“陛下,臣公孙桑,臣等几人为郎中军郎。臣等不愿较技,是因臣等虽略通搏击及剑术,然与其他甲卫相较必败。臣等为宗室与勋臣家门子弟,入选甲卫,皆因陛下说需要臣等这类人,故而郎中令选出臣数人入甲卫。”

    胡亥笑了,很暧昧的笑。冲他们几个点点头,让公孙桑等人站到一边。

    另一组四个人也推出了一个代言人:“陛下,臣名利牙,无姓氏,本街市中痞赖子。”

    利牙有点害臊的挠挠头,“臣等皆类孟尝君门客之鸡鸣狗盗之徒,各有小技,臣擅鸡鸣犬吠等口技。”

    他指了指一个满脸横肉的壮夫:“他名邪指,擅窃。”

    又指了指一个看起来文弱白净的人说:“他名墙鼠,擅攀屋凿壁。”

    再指最后一个看上去唯唯喏喏像个店伙的人:“他名野皮,擅潜踪隐形。”

    介绍完又转头对着胡亥说:“臣等皆中尉军斥侯,亦擅搏击。本应顺陛下之意去殿外较技,但因臣等更擅长技艺非搏击,所以想先向陛下自荐。”

    说完行礼:“臣等既已自荐毕,现即出殿外较技。”

    胡亥一听,这几位挺好玩啊,摆摆手说:“利牙,你们先去较技,告诉曹穿和吴子水,看看三卫中还有多少你等这般的奇能之士,然后你们再较奇能之技。各项都较技完毕,把甲卫卫护搏击前十、各项奇能前十、盾卫剑技前三十都召集后告知韩谈,候朕传唤。”

    殿内除了卫寒铜那几个杀手,只剩下公孙桑这几位没有被皇帝发落了。他们互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公孙桑向前对胡亥行礼:“陛下,臣等……”

    胡亥又露出含着暧昧的笑:“你等嘛,纨绔膏粱之辈,与朕这个昏君一样啊,我喜欢。以后你们就是我的近身侍卫。甲卫,就如同我的甲胄,你们则是我甲内的帛衣。不过,我说你们几个,虽然可能不如外面那些甲卫凶悍,但多少也懂一些搏击之术,能保证我不会被人杀掉吧?”

    公孙桑听到“纨绔膏粱之辈”几个字时还以为皇帝讥讽他们,但接着“我喜欢”又让他们放下了心。再听皇帝说“保证我不会被人杀掉”时,马上都抬胸挺腰的齐刷刷行礼:“陛下,我等非是不会搏杀,郎中军步郎四百,甲卫选锋臣等六人,也并非都是因为臣等曾游走并熟悉街市肆闾。只是与殿外甲卫比,臣等自知技不入前列。”

    胡亥走下丹陛站到他们前面:“那就很好啊。我说你们为贴身近卫,那我也要问问你们,假若,你等卫护在我周围,突然远处有箭矢射向我的脑袋,”他用手指指头,“你们应该怎么办?”

    公孙桑一听,马上非常坚决的说:“这个臣等在被选出后下面闲叙时也提及过,后来屯将训诫时也说起过,臣等既为陛下衣甲,当以己身为陛下挡箭。”

    胡亥撇撇嘴:“挡箭?你挡箭他挡箭,把你们都射死了谁还继续给我挡箭?”

    公孙桑一听有点迷糊,骚了骚头疑惑的说:“那臣…..臣等应该怎么做?”

    胡亥背起手小大人一样的在公孙桑几个人面前溜达着:“很简单啊,箭矢是射向我的头颈,你们谁看见后一腿将我扫倒或将我扑倒,箭矢不就射空了?”

    公孙桑等几人一听赶紧施礼:“臣等不敢。”

    “不敢不敢的,有啥不敢?”胡亥站住瞪着他们:“你们就是要保住我的命,这是第一要务。第二要务,能保住我的命时还能保住你们自己的命。否则,刺客一拨攻击就干掉你们好几个,谁来护朕?”

    胡亥看着这几位不说话了,又开始来回溜达:“一会儿殿外比试完了,你们和他们,加上曹穿和吴子水,需要好好商讨的就是,你们不是杀手,是卫护,所以如何最大程度的保证我不会被杀掉,需要商讨出各种手段。”

    “各种手段中,上选是我不被杀,你们也尽量不被杀。按这个角度,从上选到下策,准备多种预备方略,让三卫的所有人都牢牢记在心中,因何种情势而用何种方略,如何配合等等,然后照此训练。好啦,你们出去,把我刚刚说的意思,传达给曹穿和吴子水。”公孙桑等人被皇帝说的还没回过味儿来,听到皇帝轰人了,赶紧施礼退出大殿。

    胡亥又走到卫寒铜几个人面前:“你等先去侧殿候驾,我另有事务交代尔等。”

    等殿内只剩下韩谈和一堆宫人的时候,胡亥走回丹陛上一躺,突然又坐了起来,拿出顿弱、姚贾报来的刺客名单看了看,自言自语的念叨:“卫寒铜、申幽影、野皮、邪指……”念叨了几句,把帛绢叠好放在御案上:“韩谈,郎中令在干啥?”

    韩谈赶紧前趋几步:“陛下,郎中令已到,本要来见陛下,因为陛下让近卫较技,郎中令让臣转告陛下,他在殿外看一会儿他们打架。”

    “唔……”胡亥哼哼了一声,像是要睡着了,但马上又像打了鸡血一样转为兴致勃勃的样子:“韩谈,等近卫们都排布好了,我也就可以去咸阳城里看看街景啦,真是好期待啊。”

    韩谈看着小皇帝一脸的兴奋与期待,特别无语:“我的小公子,你弄一帮什么甲盾锐的,就是为了逛街啊?”

    他是不知道胡亥想去逛街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泡妞!泡秦朝的妞!

    好不容易冒死来到这个朝代,要是只能看到宫中这些唯唯喏喏的宫女,那穿越的人生岂不是太不完美了?

    韩谈是不知道皇帝还有这种伟大志向,如果他知道了当场就会晕倒。只是皇帝出宫不是小事,所以他还是小心翼翼的劝谏道:“公子是皇帝,轻易出宫只带几十个护卫,臣以为太不安全了。公子可是身负大秦的江山基业的。”

    “喂喂,我说韩谈啊,本公子今年多大?”胡亥瞟了韩谈一眼。

    “公子是五月的生辰,已经十三岁。”韩谈有点不明白皇帝为啥这么问。

    “着啊,本公子刚刚十三岁,你就想把本公子封闭在宫中,幽禁一辈子是不是?”胡亥假作严厉的说。

    “公子,臣不是这个意思,臣是……”被胡亥一吓,韩谈有点不知怎么说了。

    “啥意思都别有,本公子作为皇帝,连自己的臣民平日如何生活都不知,那也太不体民情了。所以,本公子必须要深入街市,体察民情。怎么说他们都是我的臣民嘛。”

    胡亥慢慢悠悠的说着,又瞪了韩谈一眼,“韩谈,朕诏令,刚才所说本公子出宫逛街之事,不许跟任何人讲!”

    “呃……臣,遵诏。”韩谈不情不愿的回答。

    “这就对了,”胡亥用欣慰的语调说:“你不赞同是为我想,但你可不能用什么方法拉着别的大臣一起来干扰我的决断。”

    韩谈一副苦瓜脸的样子正在心里嘀咕,公子婴大步走入殿中:“参见陛下。”

    “哦,皇兄来了?坐。”胡亥随手一摆。

    “陛下,典客贾与尉缭门生名王敖者,现在殿外候驾。”公子婴没有坐,而是拱手禀报。

    “嗯?”胡亥一听就坐了起来,对韩谈说:“召他们进来。”

    姚贾走入殿中,一直行到丹陛下向皇帝行礼:“臣参见陛下。”

    而他进殿时跟在身后的一人,则一入殿门就站住了,待姚贾到丹陛前行礼完毕,也远远地行了个揖礼而不是拜礼:“庶民王敖,参见皇帝陛下。”

    “起来吧,近前八十步。”胡亥看他不行拜礼、颇有当年顿弱老头的意气,暗暗笑了笑。

    不过他还是很好奇,睁大眼睛想看看这个凭一张利口和几万黄金、就说服收买了赵国丞相郭开并把赵国彻底弄垮的奇才。可惜相隔100来米也看不清人啊,王敖又遵秦法,无官职者参王入殿即止,说话都费劲,所以只好让王敖近前。

    王敖气定神闲的向前八十步,走到了姚贾侧后站定。胡亥见王敖身量不高、其貌不扬,就如一个很普通的士子装扮,长相上完全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属于丢在街市中转眼就能消失的无影无踪的那类,但面容神态中隐隐蕴含着一种自信的风采,很守礼的目光下垂看着丹陛的台阶方向。

    胡亥点点头:“王敖,当年你出使赵国为大秦立下赫赫之功,却又不在朝堂任职,却是为何?”

    王敖拱手答道:“庶民是尉缭门生,尉缭年事已高又无子嗣,当年退下朝堂回归山野,庶民理应在左右侍奉天年,因而随师而退。”

    “卿等坐吧。”胡亥挥了挥手。等公子婴、姚贾和王敖坐好,他又问:“国尉缭尚安好否?”

    “吾师已于六年前仙逝了。”王敖回答。

    “可惜。”胡亥叹息一声,“老国尉为大秦一统贡献卓越,功成身退,仍不忘著书留世,惠及后人。当下,大秦又到危难时刻,王敖,汝师已逝去,汝可愿辅朕否?”

    “庶民与典客已谈过,愿为大秦效力。只是,庶民不知陛下需要庶民如何效力?”王敖用询问的目光看着胡亥。

    胡亥觉得这位爷的目光中似乎带着考核的意味,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我听典客说,你近些年都在山东各地游历,可有什么观感?”

    王敖看了看姚贾,对方轻微的点点头,于是他转向丹陛:“陛下,容庶民斗胆,目下大秦的局势,甚为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