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飞扬人生
繁体版

第19章:一场闹剧而已(求追读)

    “大队长,我……我真没有……我和白寡..妇就……就想在水库炸鱼……”

    此时,被抓的男人跪在打谷场上,周围围拢看热闹的村民,王泽华站在溪头沟大队大队长身边,小眼睛滴溜溜的。

    “姓周的,你还狡辩呢?我亲眼看到,你们那山洞里一箱一箱的炸..药,亲耳听到你们说‘把水库都炸翻!’”

    姓周的激动起来,拼命挣扎:“我干..你娘西皮的王老实,我还真当你是个老实的,你这双眼睛不要了,就自己挖出来,捐给有需要的人。”

    “一箱一箱炸..药?你这狗眼是散光太严重了吗?分明只有一个木头箱子,里面特么的也不是炸..药,就是二踢脚而已,我和白寡..妇两人出钱买的,就想着年前炸点鱼,过年有口肉吃。”

    姓周的这段话虽然激动,但口齿顺畅,表达逻辑也没毛病,还是很容易让人信服。

    那边景钢厂长已经作为在场地位最高的领导,接手了案子的审问,当即吩咐人将缴获的木头箱子搬上来。

    箱子搁在打谷场正中,两民兵小心翼翼的将箱盖撬开……他们害怕箱子里的东西和姓周的说的不一样,其实是一整张炸..药,不小心翼翼一点,搞不好爆炸了怎么办?

    事实证明,姓周的没说谎,箱子里就是二踢脚,只不过每一个个头都比较大,就这全部加起来的威力,估计能崩碎水库一块砖,都算运气好的了。

    眼见水落石出,姓周的愤恨不已,嚷嚷起来。

    “我要举报,王泽华就不安好心,今天他肯定是跟着白寡..妇才找到我们,白寡..妇之前不止一次和我说,王泽华经常尾随她,谁知道这看着老实的王泽华,心里打的什么鬼主意。”

    知人知面不知心,人人都觉得王泽华老实,他是不是真的老实?谁也不知道。

    但似乎,相信他的的确确老实的人,占据了溪头沟大队这绝大部分社员,什么‘干活勤快’、‘吃苦耐劳’……好话一大堆。

    林飞扬打眼看去,什么干活勤快、吃苦耐劳?他看着这王泽华,躬背插兜,站没站相,像极了京城里没工作的街溜子,这幅形象,应该用偷奸耍滑、安于享乐两个词来形容才对。

    第一印象真的极为重要。

    再加上现在这事儿,确实是王泽华不分青红皂白诬告人家,造成大队、公社、景钢厂办还有街道多少人的麻烦?

    林飞扬对王泽华瞬间是一点好感也无。

    误会说开了,人群陆陆续续开始散去,只有派出所民警留下,再三确认后续没有问题,王泽华被公社带走教育,其他人各回各家。

    林毅昭和儿子打个招呼,就和厂里的人一起走了,厂长是让人开着车来的,一辆建国时缴获的黑色大头娃娃。

    看着汽车摇摇晃晃的走远,林飞扬才踏上二八大杠,双..腿一蹬。

    他宁愿骑自行车,也不愿意坐这种小轿车,更何况是在如此山路上行驶,就那和摆设似的减震系统,这一路,屁..股还不被颠烂咯?

    晃悠悠小两三个小时,终于穿过白沙、景山两个公社,距离景钢已经不远,林飞扬便停下车,往竹筐里塞满物资。

    七八斤腊肉,十几尾三四斤鲤鱼做成的鱼干,还有五六只野兔,五六只山鸡,凑了一共八十元采购额,林飞扬这才作罢。

    推着车往厂里走去,同时心里计算着今后该怎么报价。

    随着旱情影响日益严重,各种物价都不可避免的小幅上涨,比如市场上的鸡蛋,已经从一毛一个涨价到一毛五一个,自然供销社里,鸡蛋收购价也从六分一个涨价到九分一个,采购员下乡给出的价格已经没有优势了。

    各大厂采购员下乡采购价,通常是供销社收购价往上溢出百分之三十,再高厂里也不会给报销。

    林飞扬通常会在工作记录上标一个高价——反正,不管你记录的价格是多少,厂里只会按照供销社收购价上调百分之三十进行报销。

    思考着走进景钢厂,还没等心里有个成算,仓库已经做好入库登记。

    担任出纳的小姑娘见林飞扬心不在焉,不由大声提醒:“林飞扬同志,你发什么呆呢?我刚刚和你说话,你听到没?”

    “科长要你们三组的留下来,一会儿来个月度总结会。”

    林飞扬刚刚确实走神了,急忙道谢。

    采购科三组每个月都要开一次总结会,就上个月采购成绩,进行表扬和批评,当然还有发放奖赏和福..利。

    至于奖赏和福..利……别期待太高,不可能会出现超规格的奖金和物资的,最多也就是小点心、糖果之类,这些由食品厂提供给各大厂,厂里接待客人没吃掉,于是就会分发到采购科,成为员工福..利。

    林飞扬对这些福..利自然提不起一点兴趣。

    “上个月,林飞扬同志不仅完成了计划采购额度,更是超出计划外一百五十三元,共采购物资二百三十三元,再次成为采购额第一名,我们鼓掌!”

    抬头笑了笑,林飞扬也不客气,从办公桌上拿起四小盒加一小瓶科长给他的奖励,两盒绿豆饼、一盒滋粑、一盒桃酥还有一瓶桂花茶。

    将盒盖揭开,摊开手,招呼同事们。

    “大家别客气,一起吃。”

    随即不动声色将桂花茶收进布口袋里。

    点心可以和同事分享,促进一下办公室的人际关系,至于桂花茶……这是用桂花和蜂蜜调制而成的冲饮品,林飞扬至今还没有渠道购买蜂蜜呢,这种好东西自然不会拱手送出去。

    “飞扬就是大方!”

    “可不是,也不知道飞扬有没有对象,我都想把大妹妹介绍给他。”

    听着同事恭维,会议继续。

    采购额第二名这小子,比林飞扬大一岁,完成了二百一十八元采购额,紧紧咬在林飞扬身后,能看出来,他正卯着一股劲呢。

    说实话,干计划外采购的人,能干出成绩的,谁还没有个稳定采购渠道?每天下乡只不过是做给领导看的,而真正从哪儿采购到物资,绝大多数人其实门儿清。

    第二的这小子,勾搭上供销社一小姑娘,一大早人小姑娘就买好东西,等着给情郎完成任务呢。

    这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入职两三年的职员都懂,也就林飞扬一批的俩毛头小子还蒙在鼓里,这不又被科长点名批评。

    至于林飞扬怎么知道的?人家为了弄清林飞扬的采购渠道,上赶着巴结的呗。

    “孙先勇同志、蔡国..民同志,你们俩怎么回事儿?上个月又是倒数,连额度内采购都没完成。”

    “你们俩小同志要多向林飞扬同志学习,厂长今天下午都点名表扬了,说他不怕苦、不怕累,大冷天的也跑到溪头沟大队那大山沟里,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你们俩好好反思一下。”

    “这里不得不再次表扬林飞扬同志,正是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今天就采购了八斤腊肉,十几斤鲤鱼干,还有野..鸡野兔,一天就完成了额度内任务。”

    众人听完,哗啦啦的鼓掌,同时也不忘了把小点心往嘴里塞。

    孙蔡两人听着,也只有羡慕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