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这个晁盖真听劝
繁体版

第八章 打土豪,分钱粮

    张家庄后宅内,张保正躲在自己新娶的第十八房小妾房中。

    听着外面的喊杀声,他魂不守舍,胸腔中的心脏剧烈跳动好像要蹦出喉咙。

    “砰!”房门被一脚踹开。

    几个身披铁甲的彪形大汉冲入房间,一把揪住张保正的脖颈,把他拽到院前空地上。

    一棍子狠狠抽在膝盖窝,打的他直接跪倒。

    “饶命饶命!”

    “各位好汉,你们要什么我都答应!金银珠宝或者是美人,只要你们开口!”

    张保正疼得面目扭曲,他一边求饶,一边指向后面的房门,“这是我新娶的小妾,长得如花似玉,皮肤嫩的能掐出水来,我愿意献给众位好汉!”

    “真是令人作呕!”看到张保正毫无下限的模样,杨志气不打一处来,刀鞘一拍直接打掉他的四颗牙齿。

    晁盖下了马,走到近前。

    真是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其所做的恶事更是馨竹难书。

    晁盖不禁犯起了难,不知道该如何炮制这厮,如果给他个痛快,岂不是便宜了他。

    “地主乡绅贪得无厌,作恶多端,要如何炮制才能解气?”他提出问题。

    “老虎凳,辣椒水全部给他安排上。”

    “嘿嘿,他不是爱贪吗?直接给他来一个剥皮实草。”

    “楼上这些建议全部都弱爆了,要我说啊得用棍刑。立上一根木桩抬着犯人坐上去,让木桩随着犯人的自重一点点深入,最后整根没入,刺破肠胃,让他死得苦不堪言。”

    晁盖顿觉下身一紧,冷汗刷刷的就往下流。

    这些神仙都是活阎王吗?所说的刑罚一个比一个残忍。

    不过他很喜欢,对付这种猪狗不如的畜生,就得如此这般方能一解心中恶气。

    “先进行公审,让那些苦主诉其罪状,击溃他的精神。然后再用重刑,摧毁他的肉体。”

    一条条看完所有建议,晁盖心中有了数。

    古人常说出师有名,他吩咐士卒召集村民,先让这些饱受欺凌的村民讲述他们的经历,然后再用血腥手段处死张保正,以警示世人。

    看着眼前这群面黄肌瘦衣不遮体的村民,晁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被压迫到如此程度,他们居然还不起来反抗。

    “今日我等梁山好汉在此替天行道,若有冤屈尽管上前,定给你们一个公道!”晁盖大声冲着村民喊道。

    麻木,除了麻木还是麻木。围观的村民,静静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像是一群木偶雕塑。

    这时,那个原本是张家村村民的梁山士卒站了出来。

    “前年干旱地里收成不好,家中余粮消耗殆尽。无奈之下,我爹找张保正借了二石粮食,约定好九出十三归,等到来年丰收再归还。”

    “可不过短短七天,这厮就让人上门讨债。言说如果还不上,就拿我的小妹抵债,先作为利息。”

    “我爹不从被他们活生生的打死,我那可怜的小妹失了贞洁,也投河自尽了。”

    “求天王哥哥为我做主,报此血海深仇!”

    士卒咬牙切齿以头抢地。

    突然,之前的老丈发出老兽般的嚎叫,扑上前抓着张保正便咬。

    张保正吃痛想要挣扎,却被一旁的杨志死死摁住,动弹不得。

    “尔等不必惊惶,我晁盖为你们做主,今日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尽管上前!”

    一个,两个,紧接着所有村民都冲上前来,撕咬殴打,他们此刻如同决堤的洪水,疯狂的发泄着往日受到的委屈。

    张保正先是发出一阵杀猪般的惨嚎,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没了声息。

    等村民慢慢散开,原地只留下一滩不成人形的烂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肉食者欺压水性至柔,却不知巨浪滔天能掀翻一切舟船。

    “我可怜的女儿呀,你看到了吗?爹爹为你报仇了!”

    “小妹,哥哥对不起你,哥哥是个窝囊废,没能保护好你。”

    “当家的你看到了吗?这杀千刀的终于死了,你安息吧,呜呜呜。”

    发泄之后是嚎啕大哭,是喃喃自语,是无声泪流。

    “这该死的世道,该死的朝廷!”晁盖怒火中烧,恨不得立即杀上东京。

    他想拉着那高高在上的狗皇帝好好看一看,这些勤劳温顺的百姓,现在过的都是一些什么日子!

    “哥哥,张保正这厮好厚实的家底。粮仓里堆满了粮食约莫不下五六千石,另外还在地库里发现十个银冬瓜,每个大约有二百斤的重量,还有黄金一百两,铜钱三千二百贯,珠宝首饰牲畜布匹无数,还未清点清楚!”

    林冲奉命抄家,收获满满兴冲冲的跑过来汇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晁盖一听,心中颇为意外,没想到这张保正阔绰如斯!

    按下心中惊讶,晁盖问道:“林教头,这厮家里有多少田地?可曾搜到地契什么的?”

    林冲连连点头,回答说:“地契找到了,约有上田一千,中田九百,下田五百余亩!箱子里还发现了很多高利贷的字据。”

    晁盖微微颔首,转头问那张姓士卒:“张家村有多少户人家?”

    “回天王的话,村里一共有二百余户。”士卒不明其意,但还是立即回答道。

    晁盖望着在冷风中瑟瑟发抖的村民,不由得心生怜悯,朗声说道:“世道艰难,山寨给每家每户分上十石粮食,帮你们熬过这个冬天。”

    一石折算成后世的六十公斤,十石粮食足够一家七八口吃上一年,完全可以坚持到明年丰收。

    众村民闻言有些不敢置信,还没来得急反应,又听晁盖对林冲说道:“教头,辛苦你来安排发粮!”

    “哥哥仁义!”林冲敬佩万分,开始招呼兵卒去搬粮食。

    “大王高义!大王高义啊!”老丈为女儿报了仇,对梁山人马感激涕零,他拉着一个半大小子径直跪在晁盖面前。

    “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只可惜老朽一把年纪没两年好活,上山也是浪费粮食。请大王收下我这孙儿,让他做牛做马为大王效命!”

    晁盖一把将老丈扶起来,温言说道:“锄强扶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本就是我梁山行事的宗旨,老丈不必如此。”

    “我等上山聚义,就像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不知哪一天就突然没了。现在这张保正已死,你们还是安心好好过日子吧!”

    “贪官污吏地主乡绅沆瀣一气,我们这些良善百姓哪里还有什么活路。本就是贱命一条,能够跟着寨主总比被人欺负死要强。”

    老丈泣不成声,再次叩拜恳求。

    “也罢也罢,你们爷孙收拾好东西便随我一起上梁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