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这个晁盖真听劝
繁体版

第四十八章 买船?

    “天神爷爷,天神爷爷!”麻衣老头磕头如捣蒜,磕着磕着他竟然对晁盖许起愿来:“天神爷爷保佑!保佑我那孙儿这次秋闱解试合格!”

    好好好,不愧是华夏苗裔,都是实用主义者。

    自古以来,都是“敬神”却不“信神”。

    财神爷?那我得拜一拜,求个财运。

    送子观音?那我得拜一拜,求个子嗣。

    什么!你说我是异端,要上火刑架?死去吧你,你个泥胎木偶!

    看到一把年纪的老丈,对着自己连连磕头,晁盖哪里肯坦然接受,立刻翻下马匹:“老丈快起来,晁某不是许愿池,你今天就算是把头磕破,我也满足不了你呀。”

    一旁的乐和忍不住捧腹大笑,先前他们看到晁盖哥哥的重瞳时也是惊讶异常。

    几个迷信的士卒表现的也和这老头无二,在那里磕头许愿,如今场景再现,直直戳中了他的笑点。

    他强忍着笑到发疼的肚子,上前搀扶起老丈:“老丈,这是我大哥,不是什么神仙。”

    两人好一通解释,老头这才将信将疑的放弃了磕头许愿。

    他继续带头领路,时不时的回头看一眼晁盖,小声嘟嘟囔囔:“这一定是神仙显灵,回去后要立上一个画像,天天上香供奉,如此定能保佑我那孙儿高中。”

    晁盖跟乐和对视一眼,无奈苦笑一声,索性也不再管,随着他去。

    三人走到一个木质牌坊下,举目望去,木质牌坊的色泽呈现出深沉的古铜色,每一寸木板都仿佛浸透了历史的沉淀,透露出一种沧桑之美。

    正中间的匾额上,龙飞凤舞写着‘福星船场’四个大字,不过因为年代久远,上面的金漆已经斑驳脱落。

    麻衣老头见二人驻步观看,于是也停下了脚步,看着匾额出神。

    时光如梭,当年他来到这里时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如今三十几年过去,曾经笔直的腰杆现在已经变的岣嵝,满头的黑发也染成了白霜。

    啊!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老李头,你看什么看,看了几十年还没看够呢?”正在麻衣老头感触颇深的时候,自船厂里面走出一个肥胖的老者。

    李老头不屑的瞟了一眼来人:“老张头,瞧你长的这幅猪样,走几步就得停下来喘会气。我就好奇了,明明我们一起吃饭,这每天这粗茶淡饭的,你怎么就能长这么胖?”

    他眯起眼睛,满脸怀疑的问道:“你不会是背着我,偷偷开小灶吧?!”

    “我不是,我没有,不要凭空污人清白!你要知道人与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张老头目光躲闪,他梗起脖子胀红了脸,立刻出声反驳。

    等看到身后的晁盖乐和二人,他立马转移话题:“哎呀,我说今天怎么一大早,就有喜鹊叫,原来是有贵客登门。快快快,李老头你还不快请贵客进屋。”

    晁盖二人自无不可,继续往船厂里面走。

    两个老头一胖一瘦,站在一起倒是相得益彰,他们并排走在前面带路,不时低声斗嘴。

    踏着青石板慢慢往里面走,道路两侧都是房屋,听李老头介绍,临街的一面是店铺后面则是他们这些船工匠人的住所。

    以前这里人来人往,非常的繁华,而现在所有的店铺都关了张。

    当初围绕船厂建立的小镇,如今也只剩下不到一百口人,但凡有别的出路,基本上都离开了。

    “唉~别说我们这种民营船场,整个济州附近的官造厂都已经被裁撤完了,现在也就我们两个老头还守在厂里。”兴许是很久没有跟外人聊过天,老张头一边跟晁盖乐和聊天,一边也忍不住感叹繁花易逝。

    乐和转头看了看四周,不解的问道:“不是还有一百多号人吗,怎么就剩你们两个在船厂?”

    “呵呵,其他人要么外出打渔,要么就在靠山那边的,这边临着海不安全。”老李头指着东侧,接话说道。

    “听说登州附近,时常有海寇上岸劫掠,不知道是真是假?”

    “没错,大都是倭国、高丽那边过来的。要不是担心那些人,我们也不会守在附近。”原来老李头之所以跑到码头,一来是因为无聊,二来也是因为要放哨。

    晁盖了然的点了点头,向二人道明了此次的来意:“现在船厂都停工了,可还有船只出售?”

    “有的,有的。三四年前,零星还有点订单,我们多生产了一些,现在厂里还有不少存货。”

    老张头以前就是船厂的掌柜,听到晁盖发问,立刻介绍起船只来:“厂里现在还有2艘400料、3艘500料的中型船舶,都是漕运上最主流的船。我们制造一艘的400料的船,成本大概在1100贯左右,按照以往的售价最少得要1500贯。”

    老张头不动声色的看了晁盖一眼,见他并不搭话,立刻又笑着开口:“当然,现在我们生意不好,船造出来停在船坞里也是浪费。如果大官人诚心想要,5艘船一起作价6500贯!”

    半晌,见晁盖还是不吭声,他不由得有些急了,这好不容易遇见冤大头,可不能让他跑了。

    于是,他咬牙切齿,装出一副肉疼的模样:“这样,一口价6000贯,赔本卖给你!”

    晁盖暗暗发笑,这老头还真是精明算计,这都山穷水尽了,居然还想着宰自己一刀。

    “哈哈!”他见老张头吹胡子瞪眼,急的跳脚,当下也不再沉默:“我听李老丈说,你们能造战船?”

    “那是当然,老李头可是我们厂的大师傅,造船的手艺在整个大宋都是首屈一指!”老张头说的唾沫横飞,把老李头吹的天上地下少有,完了又继续推销起船坞里的5艘大船。

    “这5艘大船就是老李头主持打造的,质量绝对是个顶个的好,买了不吃亏买了不上当!为了表示诚意,我再让一步,5999贯!”

    好好好,这么玩是吧,不愧是好东西,居然只便宜一贯钱。

    一旁的老李头被他吹捧的臊红了脸,又见他张口就要6000贯,不由得在心里打起了鼓。

    放在船坞烂掉也是烂掉,现在不管多少钱,只要能处理出去就都是赚。

    老张头,你可稳着点,千万不要把人吓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