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士,1257
繁体版

作战要册01,在寒冷的雨雪天气下作战的要点

    公元一千两百五十七年一月十一日:在寒冷的雨雪天气下作战的要点。

    冬季野外作战,雨雪天气会对军队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大不列颠地区,这一时节的雨,可不是单纯的雨水那么简单。它通常会是冻雨。不仅寒冷刺骨,让人握不紧武器、穿不住铠甲,对部队和后勤的移动也有极大的阻碍。马匹即使在马蹄外裹上恰当厚度的粗布,也很容易打滑,而且湿滑、泥泞的土地,让这种裹好的粗布不仅很快就因沾满湿泥巴而很易打滑,绑起来的部分也很容易就会变得松动。

    人的双脚就更不必说了,但凡经历过下雨的人,在这一问题上都无需多言,湿滑的地面很快会让你的腿脚也融入其中,和雨后的土地一样湿滑不堪。更何况,冻雨时常落地成冰。在那种地面走路的感觉,真是让我难以言状……

    这时,部队本身的移动(行军、进攻、撤退)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扎营、造饭也变得困难了起来。

    柴火是湿润的,难以燃烧,烧起来也是烟多火少。扎营住宿过夜的地面,因湿滑不堪而难以平整,崎岖的、黏糊糊的地面,让人难以清爽地入睡。这都对部队的作战状态和持久作战力、生存力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后勤补给也是如此。补给车队会因地面湿滑而效率大降。在补给途中所花费的时间越长,补给队伍本身所需要耗费的粮草物资,也就越多。有时甚至会出现补给车队所消耗掉的物资比运送到达目的地的物资还要多的情况。

    下雪天的情况也是如此。只是比冻雨多一点,就是无尽的白茫茫的一切,天和地仿佛融为一体,那看不到头的白色啊!时间久了,真的会让人晕乎乎的,有时甚至会出现幻觉。

    而且在雪天,部队的踪迹更易被察觉。虽然冻雨天气的烂泥地也会留下不对的踪迹,但是嘛,烂泥地混合上烂泥地,就是完完全全的一团糟,就什么也看不出来了(哈哈)。

    当然,事物需要综合地进行考量和分析。下雪对我军会产生影响,同样的,对英格兰军队,也会产生影响。

    更何况,英格兰土地更广、农牧业产量更高、人口更多,部队数量也就更多。部队越大,同等的指挥条件下,就更易受到外在的如天气等自然变动的影响。在这一点上,我军是占据着一定的优势的。

    现在,就看双方谁能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冻雨或者大雪了。这时候,比拼的就是后勤供应、御寒准备、各级指挥官和士兵的应变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的战斗意志。有的部队一旦补给断绝,便会意志丧失、不战自溃;而有的部队,却能合理分配粮食,力所能及地保证部队的持续,并在此基础上地顽强地战斗到底。

    不过,在面对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敌人时,除非撤退、化整为零或者军民一体,否则再精妙的战术,也抵不过重锤出击的庞然大物。在绝对实力面前,除非避长攻短,否则再为绝妙的计划,都不过是笑谈罢了[li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