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劫
繁体版

第九章 造孽啊

    南关屯东头的大树下,杨家几间泥胚草头屋前,火把摇曳,熙熙攘攘一群老弱妇孺。

    火光的阴影下,人人面色麻木,地上的破烂草席里躺着一个妇人,妇人面部瘦削,颧骨高突,面色青紫,早是没了生息。

    便听到一阵呼和,几个帮闲喝骂着扒拉开人群,邓贵迈着八字步走了进来。

    邓贵扫了眼在场的老弱妇孺,哼一声,然后斜睨着草席上的妇人尸体,闷哼道:“不识抬举!”

    他高声叫道:“杨茂那丘八死了,这是都知道的。我给她找个归宿,她不识抬举,上吊给谁看呢?!”

    “左右,给我把这个贱妇吊起来,暴晒三日以儆效尤!”

    人群发出一阵骚动,但俱不敢言。

    一群老弱妇孺,即使愤怒、悲哀,在邓贵这样的豺狼恶棍面前,又有什么能为?

    几个帮闲立马拿了绳子,把妇人尸体就着旁边大树吊了起来;邓贵冷笑一声,睥睨全场:“看好了,违逆某家,这就是下场!”

    说完甩袖开袖子,趾高气昂而去。

    邓贵走后,半晌,人群里才发出一声声哀叹。

    有人低声道:“杨家的怎么就这么想不开呢?好死不如赖活着呀。”

    “要是把你家幺女也绑去卖了,还要把你强配给别家,求天无路、求地无门,你不得一样吊死?”

    “唉...这世道啊...”

    “想个法子吧,各家凑点粮,去求求那豺子,得把人放下来入土为安,不能总这么吊着。”

    “他家不是还有个小子发去九江劳役了么,邓贵吃绝户吃到这份上,真是该死啊!”

    人群议论哀叹纷纷,有人提议各家凑点钱粮,求求那邓贵,先把杨家妇的尸体解下来,寻地儿葬了。

    曝尸三日可不是什么好事。

    到底邻里邻居,平素低头不见抬头见,杨家妇也不是什么坏人。

    于是凑了几十斤粗粮、十来个铜板,几个老头去求了邓贵,这才回来把尸体解下,就着那破烂草席卷了,抬到河边的沙坡上,挖个坑草草就给埋了。

    第二天,又是一如既往的一天。

    杨家妇上吊,就如一粒尘埃,积攒起来一些怨念、悲哀,人们也只好都压在心底,不是人们麻木不仁,而是世道如此,没有办法。

    这样的事,这里不是第一桩,也不是最后一桩;亦不独乎南关屯或者朗陵县,这片大地上,到处都是,人们连自己都顾不过来,都哀不过来,又哪有更多心思去顾别家呢?

    如是数日。

    这天傍晚,天将杀黑之时,老牛头提着一串指头大的小鱼,蹒跚着正要回家。

    他劳碌了一天,路过河边一个水坑的时候,发现一群小鱼,便捉了拿草茎一条条串起来,想着回头煮一碗汤,放几粒盐,泡半碗麦饭打打牙祭。

    倒不是这南关屯的鱼有多稀奇,濒着溱水,河里鱼虾鳖蟹多是的,但吃不到——不敢,因着这河里的鱼、草里的兔子、山上的野物,便是天上的飞鸟,只消得大过一个巴掌的,就都是老爷们的。

    也只有这样指头大的小鱼,才敢拿回家。

    老牛头走过一片芦苇的时候,里头突然伸出来一双手,一只捂住他嘴巴,一只扣住他肩膀,就把他拖进了芦苇里。

    “老牛头,是我,杨小五。”

    老牛头惊魂未定,听到这话,顿时瞪大眼睛。

    杨信道:“别出声,我松开你。”

    察觉到老牛头不再挣扎,杨信缓缓松开,说:“老牛头,我娘、我妹妹可还好?”

    老牛头转过来,因着光线暗淡,看不清杨信的脸。他仔细打量,倒是看着轮廓熟悉,虽然声音好像有些变化。

    他低声说:“小五,你怎么回来了?”

    随即发出一声低叹:“你不该回来呀...”

    便道:“你娘...”

    “那豺子,唉...造孽啊。”

    杨信的心,一下子就沉到了底。

    他一把抓住老牛头,声音嘶哑道:“我娘怎么了?!”

    老牛头发出一声痛呼:“轻些!轻些!”

    便道:“邓贵强行捉走了你家幺妹,又要把你娘强配给邻屯的老木匠,你娘一个想不开,上吊啦!”

    杨信的脑子里,轰的一下,炸开了。

    他突然呼吸困难,浑身空虚,心中一片空白!

    他张了张嘴,只发出赫赫的嘶声,却说不出一个字来。

    紧接着,巨大的愤怒和仇恨蓬的燃烧起来,撑的胸膛仿佛要爆炸,双眼充血,突出眼眶,额头上的青筋如同蚯蚓一样爬动。

    剧烈的呼吸声风箱一般,火热的气息冲出来,烧的喉咙发烫、嘴巴发干。

    老牛头被杨信吓着了。

    “不是我...不是我,是邓贵,是豺子!”

    “要报仇你找他去!”

    “你娘的尸体还是我牵头凑了些钱粮,求了邓贵,才让葬的!”

    他语无伦次。

    实在是,杨信的表情,太吓人。即使麻乎乎天色,也遮不住那一股子如有实质的愤怒和憎恨。

    粗重的呼吸,就像是战场上的战鼓,良久才平息。

    杨信沉默着,心中压抑着巨大恨意,但他的脑子,此时却愈发清醒、冷静!

    良久,杨信哑声道:“我娘葬在哪里?”

    老牛头连忙道:“在回水坡。”

    杨信深深的吸了口气:“我妹妹呢?”

    老牛头说:“不知道...听说邓贵捉了幺妹,卖了。”

    杨信深深一个呼吸,道:“谢谢。”

    说着起身:“老牛头,你今天没见过我。”

    说完身形似蛇,悉悉索索钻进芦苇深处,眨眼不见了踪影。

    而此时,这片芦苇尽头滨水之处,一艘走舸正安静的停在洒下来的夜幕中。

    这艘走舸载着杨信、雷远一行人,经过四日三夜行舟,终于进入朗陵地界;两刻钟前,在濒着这片芦苇的水边停了下来。

    杨信就这里下船。

    他早是迫不及待。

    这几日心中担忧与日俱增,时时想着母亲和妹妹的安危。

    因着天色尚未完全杀黑,杨信不敢贸然回家,就想着先在芦苇里藏着等一等,等天尽杀黑了,再摸黑回去,直接把母亲和妹妹接走。

    然后就看到了劳碌一天归家路过的老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