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劫
繁体版

第五十四章 鼍龙

    这个时代的自然环境还很原始,尤以南方,水网密布、森林茂盛,各种野物繁衍生息,成群结队,远远超出上辈子那个时代的人的想象。

    譬如鳄鱼,几乎有水的地方都能看到;或被称之为猪婆龙,或叫作鼍龙。也不都是上辈子那个时代的人们以为的扬子鳄。

    有的鳄鱼体型十分惊人,尤以被称之为鼍龙的,两三丈的比比皆是,都是庞然大物。

    山里的鹿、野猪、熊、老虎,不在少数;还有大象、犀牛。

    淮南现在都还有犀牛。

    至于荆南这个地方,大象出没是常事。

    桃溪从桃林村所在河段往上游五六里,有一个洄水湾,因为地形缘故,形成了一片泽地,其中便栖息着许多鼍龙。

    杨信只是打猎经过,就看到好几十头。

    偶尔有鼍龙从桃林村河段路过,村民们便等闲不敢到河边洗衣、洗菜。

    ——野物在这个时代,仍然是人类生存的一大威胁。尤以山野村民,往往遭到野物侵袭,时有丧命者。

    不过对于有本事的人,野物便是取食的良好对象。比如杨信。

    鼍龙也好,犀牛也罢,便是大象,杨信若有意,也能轻松宰了吃肉。

    ——杨信这里安顿下来,建了屋子,打算溪边儿取些流水冲刷光滑的鹅卵石,用作铺地;正逢两只鼍龙溯游而上,见杨信在溪边儿采石,便游过来对杨信发起攻击。

    可惜这两个畜生找错了对象。

    第一头鼍龙扑出水来,杨信侧身避过,抬起一脚便把这头六七米长、重一吨多的大家伙挑到了岸上。

    另一头鼍龙没来得及出水,就被杨信一个飞扑到背上,一拳轰在脑顶,直接打死。

    正好河对岸有妇人抱着木盆来溪边儿洗衣,一眼看的清楚,便不片刻,邻里轰动,七十来户人家,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一股脑儿来了一百多人。

    村正早知杨信武力强盛,倒不觉出奇;但村人见识少,尤以桃林村原来的居民,以前经常受到来自鼍龙的威胁,便直把杨信当了英雄。

    本来杨信房子建得快、又打了野猪分肉,就已在村民心目中有了一定的声望;这一下直接爆炸。

    对村人来说,杀死鼍龙,是解决了他们身边最切实的一个威胁,是除害。这样的事迹,甚至能写入县志,津津乐道,长久流传。

    就像周处除三害,其中山上的老虎、水里的鳄鱼,皆为其一。可见村人对鳄鱼的畏惧和憎恶。

    村民们的称赞犹如洪水,教杨信挠头不已;他倒不觉得自己作了多大好事,举手之劳而已,听不得这许多称赞。

    就请村正叫人把鼍龙扒皮拆骨,肉分了村人;他自己只要了一块鳄鱼皮,就跑回家中去了。

    鳄鱼肉没什么好吃的,还比不上野猪肉,河里随便捉条鱼,也比这玩意儿吃着爽利。

    至于鳄鱼皮,既然正好杀了两只鳄鱼,杨信便起了心,琢磨着制一件皮甲。寻常桑麻织的衣物,实在不经穿,尤以决定三月后北上,必定翻山越岭,须得有一件结实的衣服,以免除对荆棘的敬畏。

    不然像来时,一身衣服在山里被刮拉的都快散架,几乎不能遮蔽身体,那一个狼狈。

    蔡琰正用鹅卵石铺地,见他抱着血淋淋鳄鱼皮回来,不禁道:“哪来一张鳞皮?”

    杨信将皮丢在一旁,一边往屋里走,一边说道:“方才溪边儿取石,两个鼍龙不长眼,竟来咬我。我自然不予它客气,俱是杀了,邻里这会儿还在河边分肉,我只取了一张皮来。”

    说话间又从屋里出来,手里拿了环首刀:“我得给它处理一下,想个法子制一件皮甲。”

    又说:“小妹呢?”

    蔡琰道:“方才王七哥家的小子过来找她玩耍,一并出去了。”

    杨信了然。

    王七家有个小子,比小妹稍小一岁,是个小萝卜头;小孩最易熟识,几天下来成了好玩伴,每每过来叫小妹出去玩。

    杨信这里把鳄鱼皮展开,将一口环首刀,无厚入有间,刷刷几道刀光,皮内侧的油脂、碎肉尽被削了干净。

    然后说道:“先晾起来风干几天。”

    制作皮制品,不是说有一张皮就够;这皮是生皮,得作成熟皮,须得经过硝制、鞣制,很是要费些功夫。

    蔡琰忍不住道:“你还会制甲?”

    杨信笑道:“没做过,听说过,知道工序。”

    虽然这么说,但蔡琰还是非常惊奇:“你好像什么都会似的。”

    会杀人,会跑路,会打猎,会做饭,会陷阱,会建造房子,还会制皮甲...

    天知道杨信会多少东西!

    杨信哈哈一笑:“多多少少略懂一二。”

    正这里,村正来了。

    门边喊一声:“杨信。”

    杨信应了,他才进来,便道:“须得这里有一件事,想和杨兄商量商量。”

    杨信诧异:“什么事?”

    村正不河边守着分肉,却这里跑来说有事商量,杨信感到有点奇怪。

    村正便道:“我知道杨兄有一身本事,两只鼍龙说杀就杀;桃林村历来受鼍龙之患,村子原来的居民跟我说,这两年有三五人死于鼍龙之口。”

    杨信微微颔首:“所以村正的意思是?”

    村正道:“我受侯府委派,在这里作村正,总得为桃林村的父老做一些事;除掉鼍龙祸患,便是我的第一个目标。只是鼍龙凶悍,又在水中,上游洄水湾数量过百,等闲不好除去。”

    他说:“原本我已向侯府禀明此事,平公子也已应允;只是侯府如今仅二十甲士,须得保护侯府安危,轻易不能调动。”

    “而君侯又远在江陵,责于筑城,人力本就紧张。”

    “平公子道是三月后调甲士五百,清剿鼍龙,我原也等得,毕竟不等也不行;只是三个月毕竟漫长,而鼍龙隔三岔五便在村子这一段游荡,万一出了事,伤了人性命,我实在不愿。”

    “鼍龙对我们这些没事的人来说,可谓凶神恶煞,却在杨兄手中犹如草芥;我便动了心思,恳请杨兄出马,将鼍龙清剿一番,为桃林村除去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