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我的小说时代
繁体版

第58章 舌尖上的华夏

    三人聊了一会,宁杰就将张旭打发回去,让告诉陆绍锦最新地址。

    两人走在80年代的桂省大学,处处都是洋溢着匆忙、自信的大学生。

    这个时候,他们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方德华看着这些大学生,似乎看到前世自己的校园生活,脸上露出一丝回忆。

    宁杰却以为他在羡慕:“羡慕大学生活吧?不然你也回去复读再试试?”

    见宁杰误会,方德华也没有解释,换了话题:“宁老师,我最近开始筹备一部科幻小说,里面涉及很多物理学、天文学的知识。你也知道我的学历,所以想请你帮我介绍一两位相关的老师,我向他们请教相关知识。”

    “哦,你啥时候又转行写科幻了?你那篇酥肉粉写得很不错嘛。”宁杰一听,来了兴趣。

    意思是,别老转往其他文学。

    方德华笑着回答:“我对科幻挺感兴趣的,都已经发表两个作品了。”

    宁杰眼神透露意思惊讶:“没想到啊。明天你过来,我给你认识两位教授。”

    “那感情好。麻烦宁老师,晚上陪你喝个痛快。”

    方德华大喜,这下作品应该差不多就能搞定了。

    “有啥麻烦的。对了,你今晚住哪?要不到学校住?”宁杰又关心的问。

    学校里的招待间更加便宜,确实是出于好心。

    “不用,有地方住了。”方德华婉拒,晚上可能要和张旭聊聊。

    两人一边逛校园一边聊天,宁杰不停为他介绍桂省大学的人文历史。

    期间谈及《精武英雄》时,宁杰还夸方德华故事写得精彩,就连他们学校的大学生都有很多人买来观看,但也暗暗提醒他应该专注于严肃文学。

    因为这个时候,通俗文学的地位太低。

    宁杰看到这篇的时候,认为方德华有成为名家的潜质。

    写严肃文学成名的作家,出门都是各地的座上宾。

    通俗文学出身的嘛,除非达到金庸古龙的程度。

    方德华心领神会,表示以后会多关注社会、民生、历史,但没具体说要写什么内容。

    --------------------------------

    晚上六点半,几人在桂省大学后面的一条街道边的大排档碰面。

    “德华,这是我爱人苏依依,在省电台工作。”

    下班时候,正好苏依依过来,听到与一作家聚会,于是就一同过来。

    “这是方德华,《一碗酥肉粉》的作者。”

    “幸会幸会!”

    苏依依脸蛋微圆,双眼皮大眼睛,唇红齿白,声音温和,给人一种小家碧玉的感觉。

    她见到方德华,惊诧于作者的年轻。

    本以为写出如此佳作的是一个有阅历的中年人,没想到竟然是个小年轻。

    后生可畏!

    张旭也去接她女朋友马梦琦过来蹭饭。

    大家刚一落座,张旭就招呼服务员上几瓶啤酒,举着酒杯大声说:“首先,让我们共同庆贺德华喜提摩托车。干!”

    陆绍锦笑着说:“单车变摩托,确实值得举杯。”

    “这还得感谢旭哥的帮忙,要不然我也买不到这摩托。”方德华举着酒杯回应,一饮而尽。

    宁杰顺口问一句:“德华,这车多少钱?”

    张旭抢答:“四千五!”

    嘶!嘶!

    陆绍锦摇摇头自嘲说:“工作那么多年,让我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都很难。作家真赚钱啊!”

    方德华赶紧碰上一杯说:“陆哥,你谦虚了。有一个这么漂亮贤惠的嫂子,你还有啥不满足。”

    刚才喝了小半杯的苏依依脸色微红,笑盈盈接过话:“那要不要嫂子帮你介绍几个漂亮的对象。我们电台有不少单身的美女哦。”

    张旭怪笑一声说:“依依姐,德华的眼光高得很。我让琦琦给他介绍对象他都不要。”

    “就是。文工团的美女更多。”马梦琦附和。

    还是宁杰解围:“德华不是那么肤浅的人,他肯定要找一个美丽又知性的女子。对不对,德华。”

    “还是宁老师懂我,来干一杯。”

    宁杰喝了一杯问陆绍锦:“你们咋不带孩子过来?”

    陆绍锦也跟着喝了一杯:“他外婆接走了,周末他们带。”

    “哟,周末又可以过两人世界。”张旭起哄。

    方德华见话题不在自己身上后,赶紧问:“对了,依依姐,你在电台里做什么工作?”

    苏依依:“我就是一个播音员。”

    “那不就是主播?”方德华发出惊叹。

    马梦琦拉着苏依依的手说:“我依依姐是省台台柱子。你没听过省电台的节目吗?没觉得她声音有点熟悉吗?”

    “各位观众朋友,这里是桂省广播电台,我是主持人依依……哎呦!”

    张旭还没模仿完,就被马依依用纸巾砸了一下。

    方德华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我没有收音机!”

    “哈哈哈!”

    众人莞尔。

    六人又围着方德华的作品聊了半天,纷纷问他最近有啥作品。

    “作品有,等我写完再给你们说。不过,我现在有一个更好的想法,非常适合依依姐。”方德华拍拍圆鼓鼓的肚子,里面全是啤酒。

    自从知道苏依依在电台工作后,他就产生一个想法,也算是还陆绍锦的人情。

    见几人来了兴趣,方德华一一道出:

    “现在电台有很多内容,新闻、小说、风土人情等等。但是,我好像发现它毕竟少美食节目。”

    “我的想法是,可以出一个介绍各地美食的播音节目,包括历史来源、做法、味道等等,也算是风土人情吧。节目名字就叫做“舌尖上的华夏”!”

    陆绍锦沉思片刻后说:“这美食节目看不到图片、视频,应该不会吸引人吧。”

    方德华一脸认真且肯定的说:“不需要视频图片也能让人产生食欲,只要关于美食的文字描述足够画面感。”

    他从后世过来,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可不仅仅是拍摄的功劳,还有那一听就让人诱发食欲的解说旁白。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最朴素的食材,也能在舌尖上展现出中国的无尽风味。”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

    一句句能牵动观众情感的解说词,才是重点。

    它们直接走进观众的味觉神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