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请自重
繁体版

第六十一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求追读!!!)

    时光匆匆而过,眨眼间,便过了一旬。

    薛永被当众处决后,南平县终于彻底恢复平静。

    同时,苏良不仅在军中确立了自己的无上权威,薛永身死、薛家被荡平的消息在南平传开后,包括于家在内,南平县内有头有脸的家族几乎都彻底老实了下来。

    苏良连桂阳第一家族薛家都敢动,其他家族自然不在话下。

    而南平的家族虽然自认家风不错,但家大业大,高人一等久了,一些儿孙行事难免有些出格,这要是因为些许无关紧要的小节而被苏良盯上,整个家族说不定都得跟着倒霉。

    有这么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剑在,他们行事哪还敢像往常一般肆无忌惮?于是一个个都把平日里比较跳脱的子侄约束在家里,彻底禁足,不准其外出惹是生非,免得惹上苏良这个煞星。

    连续好几天,当地豪族的子弟都没能离开家里半步。

    而被约束的大族子弟在听闻薛永之事后,对族里的禁足令几乎没有一丝怨言,反而配合无比。

    就算是能正常出入门庭的人,也都在长辈的千叮咛万嘱咐中,待人接物不敢再有丝毫倨傲,尤其是和南平百姓打交道的时候,更是不敢再摆大族的架子。

    不仅是态度,就连做事也厚道了许多,至少不敢再行巧取豪夺之事。

    要知道天灾人祸历来都是世家大族发展壮大的好时候,往往一场浩劫下来,不少家族都能赚个盆满钵满,谁让诸侯要靠着他们掌控地方,轻易不想得罪他们呢?

    然而有苏良这个异类在,现在谁都不敢再在这方面动歪心思。

    薛永是怎么死的,他们可太清楚了。

    有这个前车之鉴在,他们这些连二流家族都够不上的地方势力哪还敢玩什么弯弯绕绕?嫌自己命长吗?

    至少在苏良下台之前,他们是不敢再搞诸如毁堤淹田之类的事情出来了。

    现在的他们就跟前几日被押上处刑台的薛永差不多,心里虽然对苏良厌恶至极,但最要紧的还是先保住这条小命,反正苏良这种自绝于世家的人肯定长久不了。

    只要保全家族,等苏良倒霉以后,一切都会恢复如常。

    因此,这几日几乎所有大族都在忙着擦屁股,尽可能抹掉一些平日里不怎么在意的罪名,对于百姓,则是该退田退田,该赔偿赔偿,该补偿的补偿,哪怕要付出不少代价,也要避免闹上公堂。

    实在抹不掉,那就该抛弃抛弃。

    不管怎么样,先保全家族再说。

    甚至不少心里有鬼的家族企图直接举族搬迁,远离南平,以免被苏良清算,只不过能不能逃得掉,那就看他们有没有本事躲过桂阳兵的盘查了。

    而苏良这段时间则是在夜以继日地梳理南平县的政务。

    虽然是第一次主政一方,但身为热爱历史文的骨灰级老书虫,加上有各种信息爆炸时代的各种知识加持,他的政务水平还是在线的。

    短短十天就以李进、方玉、陆安等识字算数且忠心耿耿的亲兵作为行政班子,着手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务体系,不仅让南平县彻底恢复了秩序,还通过种种惠民政策恢复民生经济。

    比如,免去各种苛捐杂税、奖励登记造册、鼓励开荒造田、超低息借贷、缉拿强盗整顿治安、派兵清剿山匪以确保商道等等。

    毕竟没见过猪跑,也吃过猪肉不是。

    当然,这些政策难免触及当地大族的利益,最简单的,以苏良已经渐渐传开的仁德之名发布的这个奖励登记造册政策,就让他们损失了不少“隐户”,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大族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如果是其他人,或许会顾忌世家大族,但……苏良却是例外中的例外!

    有系统补偿在,他天不怕地不怕,自然不怕得罪人,别说士卒了,就算当时第一猛将朝他冲锋,他也敢拔剑迎战,完全不带一丝犹豫的。

    仅仅一旬的功夫,刚刚经历了一场浩劫的南平,竟开始涌现出勃勃生机,这里生活的百姓们虽然依旧衣衫褴褛,但脸上却不似以往那般麻木死寂,反而透着一股对未来的向往和希冀。

    对生活的希望,比之大炎帝国尚未灭亡时更足。

    而且不知为何,苏良仁政爱民的名声传播的速度极快,黎庶争相依附,民心所向之下,桂阳军的圣人之力扩散的速度极快,每天都在极大幅度地蚕食着之前零陵军残留的圣人之力,将之快速纳入桂阳郡的版图。

    由于苏良部占领地域的速度实在太快,从入主南平到现在不到二十天,就用圣人之力将南平县大半地区笼罩其中,使得零陵之主陆恺之不得不放弃强行出兵反攻的意图,继续厉兵秣马再做打算。

    这也让苏良得以继续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南平的内政上,经常连夜处理政务,军务则交给王宁和张匙打理。

    而郴城方面。

    明明薛永身死的消息已经彻底传开,但郡守府依旧没有任何动静,别说派兵过来把苏良拿下,槛送回城,风竺筠甚至连下令申饬都没有,完全不过问此事。

    就好像她也认为苏良只是处置一个违反军法的部下而已,根本没必要干涉一样。

    至于薛家后续的反应,苏良也派人打听了。

    薛家在薛澈父子被处决后,便由薛澈真正的嫡子薛恪继位家主,但家族大权却在薛文手上,薛文在掌权后,直接大肆变卖家产,族内异动频频,几乎每天都有薛家人失去踪影,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同时,薛文每天一下值,就不会在郡守府停留片刻,更不会主动求见风竺筠。

    对此,风竺筠也没有任何表示,就好像毫无所觉一般。

    即便是郡守府的老狐狸,也看不出风竺筠对此事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那些政治生物看不出来,苏良自然更猜不到,不过他对这个倒不是很在意,只是有点纳闷,为毛自己都闹到这个份上,几乎成桂阳世家的公敌了,风竺筠为何还不处置自己。

    说好的世家是一方势力的基本盘呢?

    你丫盘子都快被我给砸了,为了安抚人心,你不是应该尽快出面补救一番吗?

    风竺筠没有动静,他就只好化身究极工作狂,不断给自己加大工作量,白天带人走访各地,了解民生,晚上挑灯夜战,即便是空闲的时候,也在思考如何为生民牟利。

    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连轴转,一刻不歇,一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架势,堪称尽职尽责的忠良贤臣典范,看得李进等人在敬佩之余也担忧不已。

    虽然圣灵力和圣人之力强大无比,但也架不住如此劳累啊……

    然而他们无论怎么劝,苏良都还是我行我素。

    毕竟他这么做,除了确实想尽可能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以外,还想试试能不能像穿越前那样直接过劳死。

    说到底,累死在工作岗位上也算因公殉职不是……

    然而就在他逐渐感觉精力不济,每天都感觉昏昏沉沉,身体的自我保护机能不断发出警告,眼看着就要撑不下去的时候,县衙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在下赵霖,见过苏将军。”

    一个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恭恭敬敬地从苏良拱手行礼,客套几句后,便说起了正事:“主公有命,南平战事已结束,令苏将军即刻率军返回郴城复命,由在下协助将军管理南平政事。”

    听到这话,苏良精神微微一振。

    终于要来了么……

    ……………

    说下最近的更新,本书现在快十五万字了,但追读实在太低,上不了试水推,越到后面越难上,还请各位读者老爷尽量追读一下,只要上推,推荐期间本书每日三更,让各位读者老爷们看个爽!

    关于追读,是指最新一章二十四小时内的有效阅读数,所谓有效追读则是一个月内有充值记录的读者追读,一块钱也算,求各位读者老爷们追更一下,小弟在此拜谢!!!

    拜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