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奸相
繁体版

第十一章 高适是个老头子

    杨国忠一看崔光远这表现,就知道他一定收到了劝降信。

    这也正常。

    崔光远和崔乾佑,同是出于博陵崔氏,乃是当世顶级的豪门,五姓七望族之一。

    虽说两人的血缘,稍有点远,但也是同族兄弟。

    不可能不借着这一层关系来拉拢。

    但这不代表,崔光远就一定会投靠叛军。这里面其实还有很多道道。

    造反是祸及满门的大罪。

    可是五姓七望族却不这么想。他们做为绵延千年的顶级豪门,历经多次改朝换代而不倒。靠的就是两边押宝。

    那些单押一边的,一旦失败,整个家族都会消失。

    唯有两边都押宝的,才能在大浪淘沙中,保持香火绵延不断。

    所以,即便是同族,也一定会有人支持叛军,也有人舍命保皇。

    三国诸葛亮兄弟三人,就完美诠释了这种策略。三人分属三国,总有一支能保诸葛家香火旺盛。

    所以说,崔光远的族兄崔乾佑,在安禄山军中做大将。他还真不一定就要叛投过去。

    史书中记载,崔光远举长安城投降,被安禄山任命为京兆尹。可是后来还是找机会逃走,去投奔了唐肃宗。

    豪门的选择,就是这么丰富。

    杨国忠目前也没什么人可用,还是很希望利用好崔光远这个人的。

    看到崔光远这么识相,杨国忠也没有跟他过多计较。

    兴庆宫是李隆基的居所,也是他主要的办公场所,是大唐的政治中心,象征意味非同一般。

    杨国忠把办公的地点,也选在了这里,意在告诉所有人,他在代替天子发号施令。

    安排了崔光远,连夜去抓暴民家属以后。又让李锡就地把兴庆宫中,所有的太监临时编组成军,成为自己手头的一股力量。

    又让韦见素,全城去召监门卫,金吾卫,千牛卫剩余的人手,全部来兴庆宫前听令。

    如今长安城里,成编制的军队,也就这么一点了。

    夜,一点一点过去。

    所有人都在忙碌。

    杨暄看着父亲将所有的事情安排的有条不紊,不愿呆在这里无所事事,也想要帮点忙。

    犹豫再三,还是凑到父亲面前,主动请缨道。

    “爹爹,让孩儿也出去帮忙收拢军队吧?”

    杨国忠瞥了杨暄一眼,手底下依旧一刻不停地起草公文。

    太多事情要干了,但也要讲个顺序。

    “你能干什么?手底下没兵,出去就让人杀了。”

    杨暄语塞。

    虽然知道出去有危险,但呆在这里什么都不干,也太熬人了。

    “爹爹,那孩儿去帮李锡整顿军队吧?”

    杨国忠切了一声。

    他本不想嘲笑自己这个大儿子,可这孩子已经做到这么大官了,想法还这么幼稚。

    不敲打就不行。

    “你有那能力吗?就少去添点乱吧,安安静静坐在这,不好吗?”

    杨暄被父亲当面直斥无能,非常委屈。

    太平时期,他是长安城中,最嚣张的纨绔。呼风唤雨,颐指气使。任谁不得上来主动巴结他?

    那时候的杨暄,甚至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反正要办任何事,都是一句话搞定,从来不觉得天下有事能难住自己。

    现在,反差太大了。

    越想心里越悲伤,竟忍不住在父亲面前,啜泣起来。

    “爹爹,孩儿真的很无能吗?为什么以往总能得到爹爹的夸赞?”

    这一哭,把杨国忠给整不会了。

    他对这个大儿子,毫无感情。不过,好歹大儿子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信任的人。

    就算再废,那也是他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跟其他所有人都不同。

    就凭这份孝心,也应该稍稍安慰一下。

    杨国忠放下手中毛笔,开始教导这个大儿子。

    “儿啊,人有时会认不清自己,拿平台的力量当成自己的能力。不过你是我儿,就算一无是处,爹爹也不会放弃你的。”

    “但是需要你去做有把握的事,不要拿小命去开玩笑。懂了吗?”

    这一安慰,杨暄更伤心了。

    父亲摆明了,就是说他无能。

    于是哭的更大声。

    “爹啊,你不也是不学无术,靠着姑姑才当上宰相的。有没有能力重要吗?不是有关系就行?”

    确实,在杨暄的眼里,看到的事情是这样的。

    只有杨国忠自己知道,这话大错特错了。之前那个没能力的杨国忠,已经吓死了。

    自己现在占据了这个位子,只有凭借他的能力,才有可能实现逆风翻盘。

    能力怎么可能不重要?

    可是这些事,不可能告诉杨暄。

    “那个……别哭了!我给你安排事做。”

    杨国忠面对自己儿子的哭闹,就像所有的父亲那样,毫无办法。

    只能临时给他找个无关紧要的事情去做。

    “你去后宫,选点漂亮的宫女出来。然后登记成被叛军劫走。懂?”

    在这件事上,父子俩倒是心有灵犀。杨暄立刻就明白了父亲的意图。

    反正兴庆宫已经被暴民攻破,劫走了多少东西,谁也说不准。这个时候无论拿走多少东西,只要全部记在叛军头上,就没人能查出来。

    杨暄这才破涕为笑,抬袖抹了把眼泪。

    “爹爹放心,你八我二,咱们一起吃大户。”

    要说李隆基,堪称史上最色的皇帝。后宫佳丽四万,空前绝后!

    抢一些也不打紧的。

    正说着,魏方进回来复命了,还带着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子。

    “杨相,我把高适给你找来了。不过,你确定要找的是这个老头子?”

    杨国忠目光后移,打量了一下魏方进身后的人。

    五十来岁,表情僵硬木讷。脸上已经有了深深的皱纹,那都是岁月和经历刻下的痕迹。

    身穿粗布袍,装束十分俭朴。

    “高适?听说哥舒翰将军,十分欣赏你?”

    高适没有什么表情,机械的对着杨国忠叉手行礼。

    “愧对哥舒翰将军!”

    短短一句,就再也没了下文。

    杨国忠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说?

    当初哥舒翰战败,身临绝境的时候,死保高适逃出重围。目的是让他回朝廷,告诉皇帝,哥舒翰不是投降之辈,只是大势已无法挽回。

    高适人微言轻,根本无法做到。

    满朝都在骂哥舒翰,无能战败,又失节投降。

    这一定让高适的内心很痛苦。

    “如果,让你组建长安守卫军,你会怎么编组这支军队?”

    高适的表情,终于有了变化。

    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太过震撼。他现在才只是一个八品的监察御史,跟统领一军的大将,差距有如云泥之判。

    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居然从当朝奸相杨国忠的口中说了出来。

    这让高适感觉很不真实,甚至抬手狠狠在自己脸上掐了一把。

    “啊……我怎么编来着?让我想一下,脑子不会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