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苏念:终忆绝城系列之一
繁体版

第三十八章 空山闲耕种 盛京闹灯节(上)

    自回青罗峰以来,已然去了一段时日,转眼又是清秋时节。

    柳默清漪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去市集采买一些用度之物,为避免麻烦,每次几乎皆去不同的城镇。好在乘了青思,来回皆方便。

    这日,二人仍来市集上采买一些粮米蔬菜,柳默却另买了些蔬菜种子。

    “相公要自己种这些吗?”清漪道。

    “粮米能存放,每次多买一些。蔬菜还是新鲜的好,也不能每日来买,自己种一些方便一点。”柳默道。

    “如今青罗峰花草未种得一棵,你倒要改种菜了吗?”清漪笑道。

    “你有两盆鹤红花、一株三生草,我有一株绛石苏,还不够吗?”柳默亦笑道。

    又道:“我还未种过蔬菜,不知道成不成,等着蔬菜种好了,我再与你多种些花便是。”

    “正是,从前只每日做些医药之事,农耕之事倒确是不会。到底该怎么种呢?”清漪道。

    柳默看她沉思的样子,笑道:“娘子不必忧心。方才买种子之时,已然问过那个人,他将每样种子的种法都说与我了,先按他说的种来,若不行时,再找人请教罢了。”

    “也好。”清漪点头笑道,“你都买了些什么种子?”

    “等它长出来你就知道了。”柳默笑道。

    清漪摇摇头,道:“只怕我是不可能知道了……”

    说着已跑出几步,又回过头来对着柳默笑。

    柳默亦望着她,微笑着道:“你跑什么,我又不会把你怎么样。”

    清漪却已又跑出几步,回头对他道:“快走吧,晚了可不等你了。”

    二人一前一后出了城门,柳默疾走几步,赶上清漪,两人并肩往前走去。

    回至青罗峰小木屋,柳默便在近处选了一处空地,照那人所说,将几种种子皆撒下。

    两场秋雨过后,果然长出一些嫩苗来,虽然只得三之其一,好在亦不是毫无所获。

    柳默拉过清漪,指与她看,道:“如何?”

    “你还挺有天赋的。”清漪笑道,“只是些嫩苗而已,看不出是什么呢?”

    柳默便一一指于她,原来种的是菠菜、白菜、蚕豆。

    “有多叶的,也有豆类,春季可再种些番茄,做法很多,也很方便。”柳默道。

    “你还挺周全的,也教教我吧。”清漪点头道。

    柳默望了她一回,笑道:“我教你的东西也不少了,你可有奉过礼,敬过茶吗?”

    “那我便不学,看你累了可要我帮忙不。”清漪亦笑道。

    柳默拥过她来,笑道:“这点小事我还做不过来吗?你只管歇着就是。”

    “你什么事都做了,我岂不是成废人了。”清漪叹道。

    “你可以陪我诗书描画、缝补刺绣、弹琴奏笛,”柳默道,“下次去市集时,多买些花草与你种,如何?”

    “也好。”清漪点头道。

    柳默虽不让清漪动手,平时他做时,清漪亦在旁看着,与他帮衬,柳默也便随她去。

    柳默晚回时,便先将饭菜做好等他。

    白日里洒扫庭院、读书弄笛,也将从前所收集各色花种拿出细细整理一回。

    夜间灯下与他缝制衣衫、读书研谱、琴笛相和。

    过得几月,这些蔬菜渐渐长大,虽然最后真正长成的又只得一半,但柳默清漪皆非常欢喜,与青罗峰诸人皆送了一些去。

    柳默果然已买了些花与清漪种下。

    榆儿见他们有了这样新奇的玩法,喜不自胜,倒常常来与他们一处玩耍,帮着浇菜拔草,柳默清漪也便随她高兴。

    春天来时,又买了新的蔬菜种子来种。

    这次更细细地问了锄地、浇水、施肥、培土等事,待发芽时,果然比上次好得多,竟有大半皆长得颇好。

    柳默自己亦常将一些心得记下,以备日后参考,清漪便在旁帮他研墨。

    柳默写罢,对清漪笑道:“这农耕之事,亦有很多学问呢。”

    “天地万物,各有其致,”清漪点头道,“便是这蔬菜花草,习性季节,亦皆大为不同。”

    “天地钟灵万物,你我所知,甚是有限,此后更当勤谨才是。”柳默叹道。

    “正是,”清漪道,“你以后别总让我在旁边看着了,我也想试试呢。”

    “世人皆乐得偷闲,哪有你这么非赶着要劳苦的?”柳默笑道。

    “是呢,我便是没那偷闲的福气。”清漪亦笑道。

    柳默起身拥过她,柔声道:“谁说没有?有我时自然有……”

    清漪闻言,心中暖流涌起,亦轻轻环住他。

    山中岁月流转,转眼已近两年,那君思茶之茶叶亦采得两回,鹤红花与绛石苏花都已开过两季了。

    这日两人灯下说些闲话,清漪望望柳默,轻声道:“不知慕州城如何了?”

    “是很久未曾回去了。”柳默亦点头道。

    “相公可要、回去看看吗?”清漪缓声顿道。

    柳默望望她,道:“不知道嫂子、直儿、秋姨他们可好,便回去看看吧。”

    又道:“只是,还是别让他们知道吧。”

    清漪默然望他一回,歉然的话已不知从何说起,只点点头,道:“也好。”

    次日晚间,两人乘了青思,悄然来至慕州城柳府。

    夜间各处苑内皆点了灯火,来往各人皆平静如常。

    二人先来至馨兰苑中,秋棠正坐在躺椅上闭目养神,看她脸色精神皆好。

    又至桃李苑,柳直正在灯下温书,秦氏在一旁打扇,时常提点他。

    至万金苑时,却发现苑门已落了锁,毫无人声。

    跃入墙内看时,一点灯光也无,院中荒草已生,已多时不曾有人居住了,钱氏只怕早已……

    虽娘亲韩氏在时,常受她欺凌,只是这钱氏中年痛失爱子,晚年受陈氏欺辱,亦是凄凉收场,柳默望着一院荒草、满目疮痍,心中亦是悲凉。

    清漪见他神色,上前轻轻握住他手,道:“那时候她身体已经很不好了,相公不要太伤心了。”

    柳默轻轻揽过她,默立一回,低声道:“走吧。”

    出得万金苑,两人来至柳占唐素秀所居海棠苑。

    未至苑门前,已听到婴儿的哭声。

    到得苑内,二人隐身树上,见窗内唐素秀正抱着一个数月大小的婴儿。

    那婴儿啼哭不止,唐素秀对旁边欢鹊道:“奶娘还没来吗?”

    正说着,一个面生的妇人进来,对她施礼道:“夫人。”

    “周嬷嬷,安儿怕是饿了,一直哭个不停。”唐素秀道。

    周嬷嬷接过孩子,解了衣裳与他哺乳,那孩子果然不哭了。

    “果然是饿了。”唐素秀喜道。

    清漪在树叶中,轻声对柳默道:“你若娶了她,如今也……”

    柳默轻轻揽过她,柔声道:“我有了你,于愿足矣。”

    扶过她肩来,直望着她,又道:“以后不许再说这样的话,更不许再这么想了!”

    清漪亦直望着他,不知该说些什么。

    “说‘知道了’”。柳默又沉声道。

    清漪便也点点头,道:“知道了,我不再说了。”

    柳默单手将她轻轻拥住,柔声道:“我们两人一处,便永无遗憾……”

    清漪亦以一手环住他,不再言语。

    忽见胭脂进来施礼道:“夫人,老爷今晚歇卓姨娘处,不来了。”

    唐素秀也不抬眼,只道:“知道了。”

    胭脂便出来,径直出了海棠苑,往别处去了。

    “相公要去、看看三弟吗?”清漪悄声道。

    柳默略点点头,两人便悄悄跟在胭脂身后,来至一处,却是从前刘氏所居菊风苑,如今却书着芙蓉苑三个大字。

    不想刘氏也已不在,两人心中皆有些凄凉之感。

    两人入得苑内,立于窗外树影之下,窗户关着,并不见屋内情景。

    只闻柳占与一女子调笑之声,其言不堪入耳,这卓姨娘只怕非良善出身。

    柳默便忙拉了清漪出来,道:“去祠堂吧。”

    清漪点点头。

    两人便来至祠堂,堂中果然多了柳权、钱氏、刘氏三人牌位。

    柳默也不点香,只拉了清漪与三人并韩氏叩了头。

    拜完出来,牵了清漪跃出柳府。

    青罗峰在南,两人出了柳府,柳默却拉着清漪往城西走去。

    清漪心下自明,便也跟着他。

    不一时二人来至当年清漪居所处,幽微的月光之下,只见残梁断瓦,盆碎篱倒,梅林中皆是焦黑之株,已全然毁去。

    柳默望着眼前的景象,默然不语。

    清漪轻握他手,柔声道:“如今有青罗峰为家,相公不必伤心。”

    柳默揽过她,又看一回,方道:“走吧。”

    两人牵手闲步,来至锦水边。

    一弯新月在云中时隐时现,时时悄悄洒下微微清辉。

    树影婆娑、花影绰约,绿水汤汤而去,一切皆仿如从前。

    两人在水边相挨坐下。

    柳默取出袖中长笛,悠悠吹出一曲,却是那首《长相思》。

    清漪只在旁静静听他吹奏。

    一曲终了,柳默轻轻揽过清漪,念道:“一曲长笛、尽染清辉,长如满月、朝夕相依。”

    清漪侧头望他,亦念道:“锦水淙淙,烟波朦朦。霜月无尽,长与卿同。”

    两人执手相看,相视而笑。

    柳默望着清漪,柔声道:“谢谢你,娘子。”

    “谢什么?”清漪笑道。

    柳默轻轻抚摸她脸颊,微微哑声道:“若没有你,我该何处为家……”

    清漪闻他此言,眼中隐隐泛起泪花,只默默望着他,忽道:“你猜,那两朵睡莲若开时,究竟是白色还是红色?”

    柳默闻她此问,脸色黯然,叹道:“如今,已再不可能知晓了……”

    清漪微微笑着,凑近他脸,悄声道:“是……红色……”

    柳默一时怔住,道:“你怎么知道?”

    清漪在他唇上轻轻吻下,复抬起头来,眼望着他,笑道:“我就是知道……”

    柳默亦微微笑开,将她拥住,柔声唤道:“娘子……”

    又笑道:“只一次吗?”

    清漪站起身来,笑道:“要下回,就等你赢了下一次吧!”

    说着已将青思放出,先坐了上去,伸手来拉柳默,两人同乘。

    “难得出来,娘子可想去哪里游玩一回吗?”柳默道。

    “从前总在外面,那绛石苏已两百年未曾好好开过了,总是断断续续的,如今得好好守着它。”清漪道。

    “守着它做什么?”柳默奇道。

    清漪顿了顿,缓声道:“绛石苏花、需五百年才能结得一颗种子。”

    柳默便知她意,亦不再多言,只自背后轻轻拥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