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迎娶蔡文姬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 出征匈奴

    卫渊来到前院高声喊着。

    过了一会儿,上半身赤裸的周仓,拿着大铡刀跑过来。

    “主公,来吧,周仓前几日跟黄将军学了一招半式,已经今非昔比。”

    说罢,摆出起手式,将大铡刀横在胸前。

    卫渊看着周仓没有变化的武力值,便知稳操胜券。

    抽出自己的长剑,与周仓战在一起。

    虽然武力值是83对81,可是就这两点的差距,对于周仓而言,却是云泥之别。

    每次挥砍,都被卫渊巧妙的躲开。

    就算是力量比拼,周仓也不是卫渊的对手。

    数十招过后,周仓已经满头大汗,身上更是出现了被宝剑打中的伤痕。

    卫渊收回宝剑,露出笑容。

    还得是姬儿,这般提升武力值的方法,轻松加愉悦。

    吧嗒!

    周仓将大铡刀扔在一旁,坐在地上,大口的喘着气。

    他心里狠啊。

    跟主公比武,自己明明有机会胜利,可总是差一点。

    这比被黄忠赵云虐菜还要难受。

    “元福,怎么,投降不成?”

    “主公!你这武艺怎么进步如此之快?

    刚刚认识您到现在,不过两个月,这变化,简直就是神速!”

    周仓可是真真正正见证卫渊的变化,从一个书生,硬生生变成了武将。

    “哈哈,都跟你说了,这是师尊的原因。

    说正事,河东的匈奴,有什么动静?”

    卫渊坐在周仓的旁边,问道。

    自从白波军头领郭泰被卫渊解决,匈奴便只能孤军深入。

    虽说匈奴骑兵来去自由,可是没有白波军的牵制,他们也只能做做打家劫舍的勾当,想要攻城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董卓便与李儒商议,安排女婿牛辅带兵先围剿匈奴,后再进攻关东联军。

    同时,李儒进言让蔡邕,于并州堵截匈奴退路。

    对于卫渊,李儒恨之入骨,可惜在并州的眼线一直没有发现卫渊,所以李儒只好退而求其次,先陷害蔡邕。

    “要我说,牛辅真是个蠢蛋,空有五万西凉军,却被匈奴兵逗的团团转。

    两万匈奴骑兵虽行动迅猛,可牛辅若是分兵围堵,一定可以剿灭匈奴。

    可这厮竟然只会跟在匈奴骑兵屁股后面追赶,步兵累死,骑兵疲惫。

    几次追击战后,西凉军损失过万。”

    周仓不屑的说着,啐了一口。

    “要是给老子五万人,我都可以把匈奴剿灭!呸,牛辅这个废物!”

    “五万人我没有,不过五千人还是有的,元福,过几日,我将筹集到的军饷交给你。

    你带给子龙和黄将军,让他们将军饷如数发放。

    再找他们要五千训练有素的士卒,准备随我出发,剿灭匈奴!”

    周仓听到这,眼睛瞬间亮了。

    自从有了黄忠和赵云,周仓已经感觉自己的地位下降,可是又无可奈何。

    单挑打不过,布阵打不过。

    尤其是卫渊将精简后的两万白波军都交给赵云和黄忠负责。

    可他万万没想到,主公竟然会让他带兵打仗。

    “主公,您不会开玩笑吧!”

    “自然当真,那李儒害我之心不死,一旦牛辅战败,他一定会让岳父派兵围剿。

    所以,咱们必须趁着牛辅还在,将匈奴剿灭。”

    至于黄忠和赵云,卫渊并不准备启用,若是让董卓知道岳父有如此猛将,他一定会一纸调令带走。

    “末将一定为主公冲锋陷阵,誓死剿灭匈奴!”

    周仓跪在地上,激动的说着。

    “行了,又不是大仗,区区两万匈奴兵,还需要你誓死剿灭。

    走,随我去看看地道,今日朱维应该就挖通了。”

    起身,带着周仓走到一处假山后。

    几个士卒把守着门口,见卫渊出现,这才将石门推开。

    地道并不大,可以容纳两个人齐头并进。

    两旁的墙壁上,点燃着几根蜡烛,以照亮前路。

    走了数十米后,眼前豁然开朗,一个足有二十平的房间出现。

    摆放着一套桌椅。

    一个老者正焦急的不停踱步。

    “卫渊拜见岳父大人。”

    卫渊快走几步,行礼道。

    蔡邕一看卫渊,脸上立即露出喜色,紧紧的抓着卫渊的胳膊。

    “贤婿,你可算来了,你这些日子去哪里了啊,若不是今早有人告知,我竟然没发现,房间里还有密道!”

    “岳父,这也是无奈之举,李儒视咱们为眼中钉肉中刺,仲道不露脸,也是为了护您安慰。”

    蔡邕想起什么,连忙从怀里掏出一份圣旨,交给卫渊。

    “不必看了,岳父,我这次来,就是为您解决问题的。”

    卫渊将圣旨扔在一旁,引荐起周仓。

    “这位岳父已经见过,其实他真实身份是仲道的手下,武艺高强。

    手底下还有一批兄弟,可以为岳父驱逐匈奴。”

    蔡邕见过周仓许久,一直以为他就是护卫,听卫渊一说,不禁仔细打量着。

    “可匈奴足足两万人,已经杀了牛辅将军一万余人,我想没有十万人,是剿灭不了匈奴。”

    “州牧大人,您可莫要长他人威风,在我看来,不过是牛辅废物。

    待我率领兄弟将匈奴剿灭,以安州牧大人之心!”

    蔡邕眼神疑惑,看向卫渊。

    “岳父大人宽心,我也会同去,此战必胜。

    只是还需要岳父给牛辅手书一封,告诉他,岳父即将派兵堵截匈奴,还望牛辅可以前后夹击。”

    卫渊点点头,拿出一份底图,给蔡邕指点。

    “梁山?”

    蔡邕疑惑道。

    “不错,梁山是匈奴逃回大汉的必经之地,牛辅这些日子虽然战败连连,可也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逼的匈奴北逃。

    只要双方将匈奴围困在梁山,匈奴骑兵的优势荡然无存,匈奴必除!”

    卫渊用手指狠狠的点在梁山上。

    “好,老夫立即修书一封。”

    蔡邕刚要回头,又看向周仓说道。

    “可是老夫没有钱粮支撑大军……”

    “岳父放心,仲道已经解决,您只需要修书一封即可。”

    蔡邕看着卫渊,眼里尽是欣赏的眼神。

    “仲道,老夫幸好有你,否则匈奴一定会荼毒更多大汉百姓。”

    不多时,蔡邕已经写好一份信纸,刚要交给卫渊,担忧道。

    “仲道,老夫这封信,牛辅不一定会信啊。”

    可卫渊却笑了笑。

    “岳父放心,牛辅一定会信的,这莫大的功劳,他可舍不得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