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良反派
繁体版

第12章:越级上访

    荥阳县令汤梓速来有整理工作文牍,并将信息加以分类统筹的习惯……简单来讲就是他会统计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数据。

    他近期整理了自己任职荥阳县令三年以来的数据,然后发现了一些怪象——他发现人口买卖近几年变得兴盛了起来。

    人口买卖之于封建时代,就像是火锅之于重庆、人参果之于五庄观,属于不可不品尝的特色,也是一种戒不掉的瘾。

    汤梓通过整理和统计发现,近半年来的人口交易中数据十分异常——人口交易数据中,由良籍转卖入贱籍的人口日益增加。

    良籍人口流失,对国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良籍人口的减少不仅意味着能为国家提供稳定、低征收成本税收的自耕农大幅减少,还意味着能够征召入军队的兵员减少。

    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县令,忧心忡忡的汤梓开始了自己的调查研究。

    他亲身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交流,在城中的坊市亲自向小手工业者、工商业从业者了解情况,对田亩产权情况进行了细致摸排。

    汤梓调研的结果不能说是不如人意吧,至少也是触目惊心。

    赋税、兵役、徭役、募捐……不断增加且层层加码的负担,让大量自耕农的正常生产生活日益艰难。

    与此同时,地方豪强和官吏系统形成了联盟,将这些底层生产者的剩余价值,剥削到连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都难以为继。

    迫不得已,这些自耕农只能抛售自己仅有的资产来维持生产生活——他们先是卖掉田地,随后又卖掉自己的儿女和妻子,到最后卖无可卖了他们就只能出卖自身。

    卖儿鬻女、卖身为奴,这似乎是陷入贫困的自耕农唯一的出路……但这也是一条绝路。

    土地被快速兼并,导致了巨大的贫富分化,巨大的贫富分化又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豪强大肆兼并土地之后,收税变得困难重重,于是朝廷就不得不加税,加速又进一步加剧了自耕农破产的进程。

    汤梓感觉到了恐惧,他与其他那些庸庸碌碌的官员不同,他能看到那些数字之间隐藏的灾厄预兆

    ,能够感受到那即将来临的难以名状的危机。

    他虽然无法很直观地描述出这一加速进程继续演变的后果,但他的直觉告诉他绝不能任凭事态继续发展。

    汤梓决定了,他要上疏。

    他要向朝廷痛陈利害,尽快阻止这场即将到来的灾难。

    他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的文章,用尽自己所有的文采,把自己调研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导致这些现象的前因后果,还有放任这种现象继续发展可能导致灾难,全部浓缩进了这篇文章里。

    他将这篇文章交给了自己的上司——京兆尹,许都。

    只是京畿地区下辖一个县县令的他,按照当前大夏的制度是没有资格直接向皇帝上疏的,他只能按照流程呈报自己的上司,再由上司将奏疏呈报皇帝。

    所以汤梓将自己的文章呈给了许都,他希望许都能够在面圣时将他发现的情况陈奏于皇帝。

    然而没过几天,许都就将他的文章批驳了回来,并当面痛骂了他一顿。

    “这种狗屁不通的文章,你能拿得出手已是荒谬,居然还敢向上陈奏,当真是不可理喻!”许都将文章摔在了汤梓的脸上,狠狠地羞辱了汤梓一番。

    汤梓充满了愤怒,以及难以言说的悲哀。

    他早该想到是这个结果的——许都本就出身于荥阳当地的豪族许家,那些兼并土地的家族之中未尝没有他的一份。

    汤梓本来指望于走正常流程,逐级上报将基层的情况陈奏于皇帝,但如今看来普通的流程已经走不通了。

    汤梓在思索了三天之后,他又作出了一个决定——他要亲自向皇帝陛下陈奏。

    汤梓多方打听,准备寻找机会亲自面见皇帝,然后将自己的理论向皇帝陈奏。

    这是一场赌上命运的豪赌,赌输了会死无葬身之地。

    但为了心中的信念,与所庇护一方百姓的福祉,汤梓愿意赌上一赌。

    “不过就是死谏罢了。”汤梓这么安慰自己,然后提前准备好了自己的后事。

    然而还没等他寻到面圣的机会,京城就发生了一点小变故——戎狄包围了京师。

    北军的一触即溃,让整个京城的士气跌落到了谷底,那一刻大夏面临着随时城破国灭的危险。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大夏王朝最危险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皇帝陛下出手了。

    陛下亲手斩杀渎职将领,亲临阵前激励士气,亲率三千精锐骑兵一举击垮十万戎狄……短短两天之内,这位年轻的皇帝就完成了很多其他皇帝一辈子都没能完成的壮举。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场战争之后,皇帝陛下依然心系臣民百姓,不仅以工代赈救济灾民,更是清退皇庄田亩、惩治贪污宦官,变相用自己的财产来救济百姓……

    人们一般只会用两个字来形容这类皇帝——明君。

    那一刻,汤梓看到了希望,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越级上疏的决心。

    可惜战争之后,各种接踵而来的事务,让汤梓忙得脚不沾地。

    既要抚恤战死的士兵家属,又要安置战争流民……作为京城的中低层官员,他没法像三公九卿一样天天钻研礼法细节和斟酌文章字词而不用干实事,所以他只能一边工作一边等待时机。

    所幸命运往往眷顾有准备的人,机遇就在汤梓忙碌的过程中不期而至。

    这一天,上级的公文下达到县里,要求作为县令的汤梓配合封锁道路,并加强近期的安保,有贵人将要路过此地。

    高级别的官员经过自己属地的事情汤梓也经常遇到,但这一次公文内的措辞非常严厉,让汤梓感觉到这一次的安保等级不同寻常。

    汤梓一方面大胆推断,另一方面又从细枝末节里小心求证,最终得出了结论——这次要经过他辖区的贵人,或许正是皇帝陛下本人。

    于是汤梓二话不说,立刻将早已准备好的奏疏拿了出来。

    ……

    三天之后,一支由禁军拱卫的车队,经过了荥阳县。

    这支队伍不见首尾,骏马如龙、旗帜如云,身着明光铠的骑士威武霸气,光是让人看着就难免心生畏惧之感。

    汤梓鼓起了勇气,想要在皇帝经过他面前时,冲到皇帝的车驾前呈上奏本谏言。

    然而还没等汤梓出手,就有另一个人抢了先。

    只见一道鬼魅一般的黑影,从一旁的民房后面冲了出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破了禁军的防线,电光石火之间冲到了皇帝的车驾前。

    “有刺客!”

    众禁军大惊失色,立刻拔刀出鞘想要追击那道黑影。

    然而还没等他们追上,那黑影便停了下来。

    一个女人,拦在了皇帝的车驾前。

    下一秒,那个女人向下一跪,撕心裂肺地哭嚎道:“陛下,民女有冤!请陛下做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