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此子妖孽,断不可留
繁体版

第16章 朱棣藏书

    “古人用这句话来形容一个人认真学习,可施主老爷您有没有想过,一个只读圣贤书的人,他真的不闻窗外事吗?

    其实咱们人呀,耳朵和眼睛比想象中要敏锐。

    就算你认真读书,窗外的喧闹,孩童的玩耍,都会被你的耳朵所听到。

    你认真读书,可你眼角余光会看到,你同学在偷懒,或者私语,或者偷偷传小纸条。

    这些东西你视而不见,却会留在你心里!

    人在专注的时候只能处理一件事,读书过于认真的时候,你看到的东西,听到的东西,就不能影响你自己的思绪。

    可是这些信息是客观存在的,它们只是放在你心底,并不是真的消失了。

    你甚至对这些信息没有任何印象,或者,你就没有发现它们存在过。

    这些东西就是潜意识,也是您做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梦境的材料。

    施主老爷说你没有见过那个人,但你却找到他。

    贫僧不了解那个人,也不了解施主老爷,只是贫僧知道。

    您知道的东西,其实比您自己以为的多……”

    “所以你认为,并非我不认识那个人,只是我不知道?”

    朱元璋有些不信,提起这件事来半信半疑。

    道衍笑道:

    “自然如此,那些记忆的碎片,构成了施主老爷的潜意识,所谓做梦,就是将你那些潜意识中的东西当成材料,去构成一个梦。

    梦可以是光怪陆离,也可以是看似真实的东西。

    但梦就是梦,它不可能完美呈现现实的景象。

    就如,您梦里的家主,并不是您大儿子一样……”

    老朱低头沉思,道衍给他的解释并不完美,但好歹也解释了他心头的疑惑。

    他的心思,在头上的旁白上显示出来。

    道衍吁了一口气,又把皇帝给忽悠过去了。

    他十分庆幸朱元璋是在洪武元年做了这个梦,如果这个梦出现在朱标死后,朱允炆成为皇太孙的时候。

    皇帝找到自己,自己绝不可能将对方忽悠过去。

    可一个真实的梦境带来的成见,并不是这么好消除的。

    他在未来,恐怕还要面对老朱的多次质疑。

    比如,老朱提示到的梦中的一个细节,那就是方孝孺。

    姚广孝劝说朱棣不杀方孝孺片段,被皇帝看到了。

    朱元璋暂时没有找到对方,是因为方孝孺的老爹方克勤还没有被举荐为官。

    一旦方克勤出现,他的儿子自然而然也会被老朱知晓。

    那时候,他想要压住朱元璋多疑的猜忌,那才难呢。

    好消息是方克勤最早被朝廷注意到,还要等到后年。

    距离他真正来到皇帝面前,还有四年。

    当然,自己也不能掉以轻心,非觉得四年后朱元璋才会注意到方克勤。

    明朝于洪武二年诏立郡县学,次年,克勤被辟为本邑县学训导。也就是洪武三年,方克勤会在朝廷中任职。

    洪武三年任职,洪武二年,朝廷会得到他的信息,至少会听说过他的名字。

    一个小小的郡县学训导的职位,本不应该被朱元璋所注视。

    可洪武皇帝和别人不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掌控欲。

    朱元璋是个连天下田亩都能如数家珍,事事亲力亲为的皇帝。

    大明朝所有的官员,只要进入朝廷的系统,上到宰相,下到九品官员。

    他不敢说了如指掌,但肯定知道对方的情况。

    也就是说,最多明年,方孝孺这个人就可能被朱元璋找到。

    到时候老朱免不了,又会勾起心中的怀疑。

    一年时间,怎么将这个漏洞给补上,或者提高自己的利用价值,就是自己应该努力的事。

    道衍真心觉得累,要是能找个地方躲起来就好了。

    只是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他能躲到哪去,还不如好好攻略眼前的君王为好。

    “大师的想法,倒也有趣!”

    朱元璋并没有完全认可道衍的答案,却也不在这件事上追究了。

    他只是饶有兴趣的询问道衍:

    “这些东西,都是你想出来的吗?”

    “嗯,贫僧自幼喜欢研究和观察人,然后将现象总结起来,研究现象背后的规律!

    做得多了,总会有些心得!”

    “大师也是天才一样的人物,年纪轻轻,便如释老一般悟道!”

    朱元璋由衷的夸奖,让道衍面红耳赤。

    他也不想拾掇【后人】的智慧,只是让他随口编个师承,他怕朱元璋去追查。

    “这就是贫僧求的【真】!”

    无奈,道衍只能如神棍一般,将所有的事情认下来。

    “心理学,有趣!”

    朱元璋站起来说:“刚才被大师引导,我觉得我的精神似乎也好了许多,以后如果有空,恐怕还会叨扰大师!

    一点小心意,希望大师不要介意!”

    老朱这次自己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子,交给道衍!

    他和道衍告别,径自离去。

    道衍打开钱袋子,里边满是铜板。

    赏钱很符合洪武皇帝抠门的人设,道衍耸耸肩,将钱袋子放入怀中。

    另一边,朱元璋问过朱棣的行踪,知道老四跑慧昙主持那里去了。

    皇帝去接孩子,此时的慧昙大师,正在和朱棣说着什么?

    朱棣听得心不在焉,他手中拿着一本书。

    朱棣看到皇帝来,赶紧将书藏起来。

    “皇上!”

    慧昙见到朱元璋到来,赶紧起身相迎。

    “老四,你出去玩!”

    “哦,是,父皇!”

    朱棣被侍卫带出去,慧昙等四下无人,才跟皇帝说:

    “陛下,道衍跟贫僧打听您的消息!”

    “那个狡猾的小子,如果不打听,真就要怀疑他是不是认出朕了!”

    朱元璋摆摆手,只是笑笑:

    “你记着,如果他非要打听你也不得不说,你就说朕是李存义!”

    李存义?

    慧昙隐约记得此人好像是李善长的胞弟,但并没有受到皇帝的重用。

    有身份,但也没那么高贵。

    除了年龄对不太上,好像也说得过去。

    慧昙默默点头,朱元璋反问:

    “你觉得道衍这个人,如何?”

    “此子生性纯良,又聪明伶俐,是个好苗子!

    贫僧有心将他当成下一代主持培养,陛下以为如何?”

    “可别,朕对他另有安排,你别乱来!”

    大龙翔寺于朱元璋有大用,他可不希望被一个一个叛经离道的妖孽主持。

    他警告慧昙,又交代他几句才放心离开,

    走出慧昙的禅房,老朱发现朱棣正在看书。,

    见到皇帝,他赶紧将书放在怀里。

    “你在看什么?”

    朱元璋已经是第二次发现朱棣的小动作,出声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