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此子妖孽,断不可留
繁体版

第69章 南宗孔家,热血未凉

    道衍说得云里雾里,却并不能妨碍孔克仁理解他的意思。

    所谓心中的菩提,暗指佛性,也是心中的本我。

    道衍大师询问的意思,大概是他对于所求之事,心中有没有决定?

    他想不想当这个衍圣公?

    孔克仁心中惶恐,他一直也没有明确表示过这个问题。

    可当道衍问起,他却不得不面对心中的本我。

    他想不想当这个衍圣公?

    当年先祖让爵,是不想为异族效力,还是无可奈何,他不得而知。

    南宗孔家虽然没有皇帝表面上说的那么光明,可南宗这百年来,确实还记得奉行着圣人的教诲。

    孔克仁的表情变得扭曲起来,他突然认真道:

    “大师,我明白我的本心!

    我南宗孔家祖训,一直是先圣余泽,就不得负圣祖之教。

    余虽然才学不及先祖,却不敢忘圣人教诲。

    然老夫看着世间,看某些人,却很是心痛……

    他们的路子走歪了,我却没有机会去纠正。

    本来无论如何改朝换代,我衢州孔家只要置身事外,无论怎么改朝换代,都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待遇。

    可当年老夫毅然决然投了陛下,也是心中热血未凉……”

    孔克仁的话,不管是不是出自真心,却让房间里的朱元璋听得频频点头。

    如果不是恰好来看道衍,他没有机会听到孔克仁表白心迹。

    只能是他自己在这里亲耳听见,以他多疑的性格,哪怕事后道衍亲自向他诉说,朱元璋也不会全信。

    “很好!”

    皇帝轻声说了一句,他身边,小朱标也激动地捏着拳头。

    比起父皇的老练,年轻人更容易被这些话语感染。

    朱元璋给朱标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朱标憋红了脸,拼命点头。

    父子二人无声,听着外边的对话。

    道衍也没想到,孔克仁会突然表白心迹。

    孔克仁慷慨陈词,说完他突然变得不好意思。

    “大师,您见笑了!

    其实从私心而言,那件事我也心动。

    吾跟着陛下为官,将圣学用在实处之后,方明白实践之难。

    这一路走来,如履薄冰,也差点身陷囹圄。

    蒙陛下慈悲,如今老夫还能有个博士的身份。

    可官场这条路太难走了,老夫走得胆战心惊,我的儿子们,何尝不是如此?

    若能受了好处,至少子孙后代,不用为前程发愁。

    就如我家老二一般,能看透世情,只是一心专研学问,也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他提起的次子,房间里的朱元璋有些印象。

    洪武初年这段时间,他为了笼络人才,也见过不少人。

    其中孔克仁有三子,老大孔希祯已经有人保举,入朝为官。

    老二朱元璋孔希贤见过,也很欣赏对方的才能,只是对方甘守田园,专心研究学问,朱元璋也不勉强。

    孔克仁这番话,道出了一个老父亲的私心。

    跟他刚才的话语似乎有冲突。

    但朱元璋却不这么觉得,一个人,若只说公心,抱负,却半点不提自己的私欲,朱元璋反而要对他的说法存疑。

    可孔克仁坦坦荡荡说出他想给子孙后代,留一条庄康大道。

    反而勾起朱元璋身为“父亲”的共鸣。

    他出生入死,打下这个大好的河山。

    还不是为了老朱家的子孙不用再吃他受过的苦?

    他可以这样想,孔克仁的想法,才符合人性。

    “很好!”

    皇帝忍不住低声赞道,外边,道衍明白孔克仁的本心后,终于给他一个答案。

    “孔先生明白自己的本心,自然一路顺畅!

    此签至此,方为上上签。

    若你不明自己的想法,而故作姿态,君不知你心中事,则明镜蒙尘!

    你若如此,反而会有灾劫!

    此事你顺心而行,则前途通透……”

    道衍这番说辞,倒也不是忽悠孔克仁,毕竟这位老人如果继续做官。

    他确实也会做到中书省参议的位置,但后来因为连坐,也被朱元璋处死。

    可成为衍圣公,他身上的死劫应该能化解。

    毕竟不管皇帝如何苛刻,曲阜那一脉的衍圣公孔弘绪强奸民女,大明的皇帝都没拿他怎么样。

    反而是民间文人,群起攻之。

    南宗孔家的人,就算家风再烂,也烂不到哪去。

    成为衍圣公的孔克仁,安享晚年绝对不成问题。

    “明镜蒙尘……”

    孔克仁默默念着这四个字,心情似乎豁然开朗。

    但他还有一个担心,所以开口询问:

    “大师,若我心想事成,又如何自处?”

    当衍圣公,他很想,可如何当好衍圣公,尤其是在那位皇帝面前当好衍圣公,孔克仁还不清楚。

    “其实签文中已经给孔老指路,孔老想想就明白了……”

    道衍身边没有纸笔,所以沾了一点茶水,在桌子上写上“明月当空”!

    “明月当空!”

    孔克仁念出这四个字,反复思索。

    “明月当空,不偏不倚,先生若是成其事,不妨安稳做天上的明月。

    人间之事,学佛门出家之人,斩断尘缘好了!”

    他说到此处,几乎已经是明示。

    孔克仁如醍醐灌顶,浑身一激灵。

    “孔家第五十五代孙孔克仁,谢过大师指点!”

    他这一次,十分郑重地站起来,清理好自己的服饰,然后拜下。

    宋濂拉他来找道衍之时,见他年轻,孔克仁心中本有几分轻视。

    如今这些情绪,早就被他抛到九霄云外。

    他的情绪有些激动,身体是颤抖的。

    道衍见他如此,赶紧扶住他:

    “孔先生,您言重了!

    此签乃为佛赐,贫僧不过是个解签之人,当不得先生大礼!

    先生若谢,回头您出去的时候,不妨给大雄宝殿的功德箱投点香火钱!”

    “不止香火,若我前程定了,当给如来铸金身!

    大师,容我先行告退,回头我再过来找您……”

    孔克仁解决心中的疑惑,就准备回去安排了。

    道衍乐呵呵地,将他送到门口。

    他刚把院子里的门关上,就见朱元璋父子走出来。

    老朱饶有兴趣,打趣道:

    “当神棍的感觉,如何?”

    “难怪那些人喜欢装神弄鬼,这感觉真是极好的。

    奈何假就是假,真就是真,贫僧不是自欺欺人之辈!”

    道衍说完,郑重其事朝着朱元璋拜下。

    “你这是跟我道歉?”

    老朱乐呵呵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