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此子妖孽,断不可留
繁体版

第88章 基层之难

    朱元璋的杀伐果断,将这些百姓安抚住。

    道衍虽然不认同小张维的看法,但心里依然有感触。

    朱元璋于他而言,是史书上那位伟大但也冷酷的帝王。

    也是在他身边,一边将他引为知己,但时不时又跳出想要杀了自己的念头的【李存义】。

    道衍从不指望那位君王是什么完美的人,他从来不是。

    朱元璋也绝不是一个爱民如子的人。

    只是他的出身,让他更愿意将目光放在百姓身上,多少给他们一些好处。

    而自己的影响。

    也许能让他多明白一些他背负在身上的历史责任。

    至少皇帝能大张旗鼓地处置官员给这些流民看,证明他对朱元璋潜移默化的暗示,多少有些效果。

    道衍笑得很开心,跟张维的哭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幅画面,被远处一个检校用画笔记录下来,道衍却不知情。

    杀了江宁县令的人,他们的尸体被运走,接下来,就是朝廷处置瘟疫的事情。

    流民暂且被安置在城里,皇帝需要施恩。

    可霍乱的压力,依然是盘旋在应天府头上的挥之不去的阴影。

    章溢亲自走入流民聚集之地,身边还跟着一些应天府的低级官员。

    他们身边,又跟着一些医生。

    这些人心惊胆战地,跟在章溢身后。

    “大人,确实是《诸病源候论》中所言的霍乱……”

    章溢从医生口中,确定了道衍所言非虚,他登时脸色凝重起来。

    朱元璋处置江宁县令,朝中并非没有杂音,其中一个说法就是道衍说的瘟疫,是否是真的?

    如今确认无疑,那么官府该介入就当介入了。

    应天府最基层的单位,就是如今的江宁县,江宁县衙被老朱杀了大半,他这位皇帝钦点的官员,当负起责任。

    章溢点头,命人将附近封起来,转身前往身后的瓦官寺。

    瓦官寺内,道衍已经之行回去。

    他正在给张维的妹妹看病,也知道了这个小姑娘的名字,星来。

    据张维说,妹妹出世的时候,正好见到有流星。

    当时父亲十分欢喜,就给妹妹取了这个名字。

    只是妹妹出生后不久,战争来了……

    毛贵北伐,带走了张家大部分人的性命,也包括张维的父亲。

    星来也被当成扫把星。

    再不久,张维和娘亲离开张家,开始流落在外……

    道衍听着张维的故事,心有感触。

    难怪这孩子看着知书达理,果然是出身不凡。

    只是乱世一来,都是刍狗。

    “上次跟大师分别后,我们在县城住了一段时间。杨大人走了,新来了县令也很不错……

    娘亲动了南下寻亲的念头,只是我们还没开始动身,敌人就来了……”

    张维说到这里,眼眶变得泛红起来。

    “他们都说妹妹是扫把星……”

    “那是封建迷信……”

    道衍正要安慰张维,突然看见章溢远远走来。

    “大师!”

    章溢走到道衍身边,道衍起身。

    “我从宋濂那里听说,是道衍禅师提醒官府瘟疫的存在?”

    道衍点头道:

    “我随陛下去汴梁的时候,与一位少年有交集,他带着妹妹南下寻亲……”

    道衍将张维的情况和张星来的病情一起说了。

    章溢十分感兴趣。

    他跟道衍一起去看了张星来的情况,发现小姑娘居然好转了许多。

    “大师,如今这些流民身上的瘟疫,似乎有了爆发的趋势?

    陛下曾经颁布过一份除疫之法,我等正准备施行!

    然大师说的方法,似乎和朝廷的做法还有些许不同。

    请大师为我解惑,告我处置之法。

    我好禀告陛下,让他定夺!”

    道衍点头:

    “可,其实霍乱的防治方法很简单,隔离为其一,得病之人,必须隔绝一方,不让出行!

    其二,接触病人之人,也要隔离开来……

    其三,杜绝病毒的来源,霍乱之病的根源,就是水中微不可见之虫的影响,这些东西的来源是水,不干净的食物……

    所以吃食干净,乃是根本。

    又因为病人的汗液,排泄物都有虫存在,所以水源和粪便,必须掩埋……”

    道衍对于防治之术,早就了然于心,章溢问出,他一口气说出许多。

    章溢眼睛一亮,关于水中虫的说法,随着显微镜逐渐流传。

    如今朝廷有条件的官员,也以喝开水为荣。

    可那份东西所说,并不如道衍如今讲的详细,他有些狐疑,上下打量道衍,似乎想到什么?

    不过道衍说的是正事,章溢只能先将自己的疑惑放在心里。

    “好像,有些难……”

    道衍所说的细节,跟朱元璋颁布的防疫指南大差不差,不过有些细微的地方,想要完全执行比较麻烦。

    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粪便的处理。

    其实水源消毒什么的好办,粪便难道还要让官府追着他们,盯着他们去处理不成?

    道衍从旁白中,看出章溢的为难之处。

    其实抗疫这件事在古代之所以难,主要还是因为百姓民智未开,很难听从指挥。

    二来是如果真的按照道衍的做法去做,官府需要投入不少的人力。

    可封建社会的官吏,可不是后世那种为人民服务的官府。

    基层工作能做到那個份上的管理手段,人类历史上都是前所未见的。

    指望封建社会的官僚去服务疫情中的百姓,想都不要想。

    能施粥,赈粮,给口热水消个毒就不错了。

    道衍看透了章溢的难处,包括章溢本人也不会觉得自己应该去伺候百姓。

    所以这件事的难办,却是变成了一个明明很容易,却解决不了的难题。

    霍乱的传染性,如果弄得不好,真有可能在应天府流行起来。

    到时候,可就不是这个时代糟糕的基层能够处理的问题。

    大家就比谁命硬,熬死该死的人,剩下的人活着。

    道衍并不想看到这样的情景,他终归不是一个草菅人命的人。

    加上流民们就在瓦官寺附近,霍乱疫情真的流行起来,可也是一个非常难办的事情。

    “章大人的为难,贫僧明白,贫僧有个建议,不知道大人能不能接受?”

    道衍提出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