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墓
繁体版

第9章 考察队

    没过几年,神州大地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翻身农奴把歌唱,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来临了。奶奶去世后爷爷的饭馆也不干了,一家子靠着种地维持生计,后来因为爷爷做饭手艺好被招进人民公社里做起来食堂大师傅,时光一瞬而过,六十年代的一个秋天我出生了,很遗憾,天空没有异像出现,但全家人都很高兴,只有家里的一只老母鸡一命呜呼了。

    三伯因为是风水先生被认定成分不好,一生未能娶妻,他又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师傅留给他的那些风水堪舆书籍和那个宝贝珠子都能被他完好的保存了下来,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我小的时候常跟在三伯身边,三伯常常给我讲关于盗墓的故事,其实他就下过那一次墓,其他的都是编来哄我玩的,但他讲的关于风水堪舆之术却都是实实在在的真本事,到了我上学以后,三伯干脆将一部份书籍给我当课外书看,可是我那代人深受马列主义教育,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即便是看也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更不可能去付诸实践,对于一个深受马列主义影响的新时代有为青年,是十分不耻去做这种鸡鸣狗盗之事的。

    80年代初期,为了响应祖国的号召建设四个现代化,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人民解放军,我参军的地方在内蒙古,新兵下连来到了EJNQ,跟我一同前来的新兵还有其他七个人,其中有一个来自陕西姓毛的新兵叫毛振国,因为人毛毛愣愣的又在家排行老二,我们都叫他二毛楞,二毛楞人高马大,是那一年新兵里最高最壮的,性格直来直去,偶尔来个小聪明还经常玩砸了,挺受人喜欢。

    我跟二毛楞能玩到一块去完全是因为风水堪舆上有共同的兴趣,当然,二毛楞不会风水堪舆,但是他对各种古墓的断代,建造形式非常了解,当时据他所说之所以对各种古墓知识如数家珍是因为陕西那地方古墓多所以才知道,后来他才老实交代,建国以前,二毛愣爷爷那一辈人因为穷,每年农忙一过,村子里都会有人结伙出去盗墓,不管哪个村子的人挖出了大墓,过不了多久就会传到其他人耳中,除了带出的冥器不对外说,其他的像是怎么找到的,如何下的墓,墓中遇到的诡异之事都会被其他人知道,听的多了二毛楞虽没亲自下过墓但也成了理论专家了。

    因为两人经常交流祖上的一些经历,所以我们两人就交往的比较多,一来二去就成了铁哥们。我俩所在的部队主要的任务还是边境守卫,著名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就在EJNQ,虽然离着我们很远,但是平日里的巡逻任务从没间断过,这里基本都是大片的荒漠,干旱少雨,严重缺乏淡水,我们部队的生活用水都是定期有送水车送来,所以在我们连队,如果你敢浪费水那班长绝对会送你一顿花式武装带表演,虽然环境恶劣了些,但每年的秋天,额济纳胡杨林的景色真的是美不胜收独领风流。

    在我当兵第二年秋天,一辆军用汽车开进了我们连队,车上下来的一群人不是军人,五男两女七个人,带队的也是年龄最大的看着得有六十多岁了,头发都白了大半,另一个男的有三十来岁,剩下的三男两女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见营教导员也来到了我们连队,到了下午排长来我们班宣布任务的时候我才知道,上午来的这群人是国家某勘察院的一支地质考察队,一个教授一个老师带了五个学生,因为担心安全问题所以勘察院申请当地驻军协助,排长让我们班出四个人和他一起一路上保护考察队的安全。

    排长点名把我、二毛楞、韩四雷、加上我们徐班长一共四个人,四人出列,其余人解散后排长带我们进了连会议室,会议室里考察队的人已经等在这里了,营教导员先给我们介绍了考察队里年纪最大的那个是沈教授,沈教授和蔼的跟我们打了声招呼。然后教导员给我们讲了任务要求,一是听从朱排长的指挥保证考察队的人身安全,主要预防野兽袭击,自然灾害等,全力做到人员安全返回。二是要求我们听从考察队沈教授的意见,协助考察队完成考察任务。

    教导员讲完,考察队的沈教授跟我们一一介绍了考察队各个成员,三十多岁那个老师叫王新华,三个男学生中戴眼镜的叫李沐,细高个挺帅气的叫徐玉成,另一个叫高鹏,两个女学生一个留着短发显得非常干练的叫杨斐,另一个很漂亮长了一双丹凤眼的叫穆雪,我们排长也向对面将我们几个人介绍了一遍,然后沈教授给我们讲了此次要去的目的地,阴山山脉。

    阴山山脉是草原与荒漠草原的分界线,也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其山体大致呈东西走向,西起阿拉善高原,东到多伦县以西的滦河谷地,全长约1200公里,主要由狼山、色尔腾山、乌拉山、大青山等西北部的一些低山组成,考察队这次去的地方就是阴山山脉的狼山段。

    狼山是阴山山脉的西段,在我们驻地的东北方向,蒙古语名为哈那林乌拉,意思是“一对山”,位于NMG自治区西部,东起德勒山,西至查拉干拉郭勒,大致成东西走向,长约280公里,宽30——60公里,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东端较窄,呈弧型环抱于河套平原之北,最高峰呼和巴什格山位于巴彦淖尔盟WLTHQ境内,海拔2364米,也是阴山山脉的最高峰。狼山的南侧陡峭挺拔,高出河套平原600多米,北侧倾斜平缓,呈波状起伏的丘陵逐渐过渡到北部的阴北高原之中,西侧则渐渐消失于茫茫沙漠之中。狼山山地的气候较为恶劣,四季多风沙,岩石多数裸露,草木难以生长,西北坡已被流沙所覆盖,气温较低。

    其实我心里并不是十分愿意参加这次任务,因为从驻地到狼山有很大一段路无法通车,需要徒步穿越一大片沙漠地带,特别是还要照顾这一群从没有经历野外训练的学生,一路上肯定是行进缓慢,真不如在连队里待着舒服,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被选中了就一心一意的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