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墓
繁体版

第12章 沙尘暴

    人在沙子中跑步是非常消耗体力的,没一会儿穆雪就有些跟不上了,二毛楞见状就一只手推着她往前跑,倒是那个徐玉成根本就没有关心她,一直在前面自顾自的跑,让人意外的是杨斐,同样的是女同志,她的速度一点也没落下,身体素质比穆雪好的不是一星半点。我们跑了大约二十分钟的时候,风沙就开始大了起来,地上的黄沙随着风开始飘动了起来,整个沙漠就像是活过来了一般。

    “继续跑别减速,前面不远有藏身的地方,我们抓紧过去”排长大声喊到,可声音刚从嘴里出来就淹没在了风中,传到我们耳朵里就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余音。

    就这样我们没命的跑了十多分钟的时候,沙尘已经从原来的一条黑线变成了一道高高的城墙,看这个速度,也就再过个七八分钟就能将我们淹没在里面。这时候前面的山虽然能看见但不可能在沙尘暴到来之前赶过去了,因为这时候的沙子已经飞起来了,吹的我们眼睛都睁不开。

    排长见此情景带领我们转了个方向顺着风向跑,原来前面不远处有一块大石头,这块大石头藏下我们这队人是绰绰有余了,顺着风跑就好跑多了,也不怕被沙子迷了眼,很快我们就跑到了大石头的后面,排长顾不得说话,抄起工兵铲就开始挖石头边的沙子,我们见状也明白要做什么,立即加入,没有工兵铲的就用手,这时候的考察队也知道事态紧急时间就是生命,扔下背包伏下身子开始用手挖,很快一道六七米长的沟就挖好了。

    我们拿出一顶帐篷,这时候可没时间撑帐篷,而是将帐篷的一头和两端放在挖好的沟里然后用沙子压实,另一端我们用手抓紧靠在岩石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空间,帐篷底下考察队的人靠在一起坐在地上,我们几个当兵的站着抓紧帐篷顶在岩石上,就像是几个人在推石头一样,考察队的沈教授看我们五个人这样,又从地上站地来,并招呼考察队的那个叫王新华的老师一起来帮我们,考察队的学生李沐见沈教授过去帮忙赶紧从地上起来,将沈教授换了下来,这个时候不是推让的时候,沈教授也知道自己不如年轻人力气大就坐了回去。

    沈教授刚坐在地上,天突然就黑了,耳边除了风声再也听不到其它声音,好在这块石头够高够大,否则我们就凶险了。外面的风呼呼的吹,而我们站着的人也慢慢的往下降低身子,因为从石头上落下来沙子已经将帐篷外侧压了下来,导致空间越来越小,我们如果不降低高度帐篷根本就没法靠紧石头,慢慢的,坐在地上的人都一点点的向石头靠近,到后来只能紧紧的互相挤在一起。

    我看这样不是办法,用脚碰了碰靠在我腿上的李沐和高鹏,然后用脚踢了踢帐篷,两个人一开始没明白,我大声喊道:“你俩躺下,蹬帐篷上的沙子”,俩人这才明白过来开始用脚蹬,其他人看这样也学着做了起来,有的用手推,有的用脚蹬,这才将帐篷里的空间扩展了出来,就这样,空间小了就蹬沙子,空间大了就休息等待,将近两个多小时后,外面的风声才逐渐的小了,天也逐渐的亮了起来,这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算是进入到了尾声。

    风停之后,我们从帐篷底下钻出来,眼前的景象已经完全变了样,原本我们是在平缓的地方扎的帐篷,现在倒像是在一个沙坑里,大石头背面的地方被三米多高的沙子围成了一圈,而当我们走出沙坑以后,这块大石头北面现在却露出了许多建筑物的残垣断壁,沈教授看到后也是大惊,说这可能是古代遗址。

    我们在原地将帐篷收起来又清点了下装备,都在,但考察队王新华和徐玉成的背包不见了,估计是挖沙子的时候扔在地上,进帐篷的时候忘了带进来,现在也别想再找到了,沈教授别看平时很和蔼,但是见这两人将背包丢了很严厉的将俩人批评了一顿,排长见状跟沈教授说情况紧急在所难免,沈教授这才停止了批评,挨批的两人低头耷拉角的朝一旁走开了,转过身去徐玉成嘴还嘟囔了几下,看来是挺不服气。

    收拾妥当一行人朝着那些建筑物走去,沈教授很认真的蹲下身子端详起来,这些建筑都是土制的,基本上都已经坍塌,原本的形态已经不可考证了,我们在一个相对保存比较好的建筑残骸里发现了一个带有石刻的石碑,石碑经过长年累月的风沙打磨,上面刻的东西已经有些不清晰了,沈教授从包里拿出一个勘探用的小锤子,用小锤子沿着原有的痕迹将里面的土清理出来,经过清理这才看出来上面刻的是一副壁画,经过沈教授的推测,石碑上刻画的内容与祭祀有关,一群人将牛羊等贡品献上并朝前方跪拜,而前方的高台上站着一个人身狐狸脸的人,看起来非常的诡异。沈教授说这可能是古人的某种图腾,就像我们常见的将龙作为图腾,有的少数民族将蛇作为图腾,人身可能是用一种将动物拟人化的手法来凸显它的神话地位。

    王新华问沈教授:“那会不会是一个戴着狐狸面具的人呢?”

    “你看这是什么?”沈教授用手指了指石碑上的一个地方。我们凑近一看,原来这个人身后长有一根长长的尾巴。

    沈教授解释道:“人不可能有尾巴的,如果是人戴着狐狸面具大概率不会将尾巴给描绘出来”,我听了沈教授的解释觉得也是这么回事。

    排长在一旁催促道:“沈教授,我们还是继续赶路吧,天黑前要赶到狼山。”

    “哦,对对,走,我们继续赶路”沈教授听了后也知道不能在这里耽误时间。

    我们穿梭在这些残垣断壁中前行,这片古城遗址的区域很大,看的出来当时这是一个人口很多的大城,在即将走出这片古城遗址的时候,杨斐叫住了我们:“大家等等,我建议咱们在这座古城来个合影留做纪念”,大家一听也觉的挺好,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一场沙尘暴,将这片古城遗址掩埋起来,拍照也算是一个见证,我心里更是高兴,毕竟那个时候除了办公事拍照片之处哪里舍得拍什么纪念照。

    我们大家并列站成一排,杨斐拿着相机对我们喊道:“来跟我喊,茄~子”随即按下了快门,因为杨斐给我们拍照没能跟大家一起拍,站在边上的韩四雷跑过去接过相机,杨斐站在韩四雷的位置又拍了一张,拍完之后我们赶紧赶路,只有杨斐时不时的停下拍几张遗址的照片。

    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我们终于赶到了狼山脚下,往前看,狼山似乎延伸到了天际尽头,如果现在翻过狼山,对面就是一马平川的河套草原,山两侧的风景截然不同,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我们趁着天还没黑,找了一个地方扎营,夜晚,我们聚在火堆旁,沈教授说了一下明天的日程安排,考察队要在狼山取石采样,看狼山这里有没有矿产资源等等一些事宜。

    一夜无话,第二天我们就跟着考察队在狼山上采石头,有时候石头样本太大了没法携带我们就帮着将石头敲碎,考察队将石头写上编号,然后记录这个编号的采样地址,在我看来任务是挺简单的,无非就是找石头然后带回去,第一天的工作结束,考察队采了二十多块石头样本,晚上在帐篷里,考察队再将石头一一拿给沈教授看,沈教授将石头一一做出分析,将蕴含的矿物列举出来,是怎么看出来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样子,逐一讲给考察队里的人听,我也凑在一旁跟着学习,说实话,能将一块石头说出这么多道道来,看的出沈教授学识之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