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家的干儿子
繁体版

第029章 改青史重用凌振

    “你们先出去吧,我与雷都头有话说。”

    高展挥挥手,赵能、赵得、秋月、海棠都到房外等候。

    房间里只剩下雷横和护卫韩丰。

    韩丰当然要留下来,他怕雷横对高展动粗。

    雷横眼望高展,不知道他要说些什么。

    等了半天,高展却什么也不说,继续作画。

    宣纸上的山石林木已经画好,高展工笔速描,勾勒出许多车辆、挑担和人物。

    那些人物有的横躺竖卧、嘴角流涎;

    有的远远观望,开怀大笑。

    在画面的左下角,还画了一些人,若隐若现掩藏在草丛之中。

    雷横被怼心虚,只尴尬地站着,不敢多言。

    高展画好,在右上角的空白处题了两句对联。上联是:“贼人狡诈黄泥冈劫财”;下联配:“官差……”

    写了“官差”二字,顿了顿,冲雷横招招手:“雷都头近前来。”

    雷横上前两步。

    高展指着画作说道:“下官作了这幅画,要题两句顺口溜,却一时接不下去,你来帮我顺一顺。”

    雷横虽认识几个字,但学识实在有限,哪会写对联?

    他看看画,又看看上联,下意识想到顺出“无能”二字,“贼人狡诈”,对“官差无能”……”

    稍一咕哝,顿觉憋闷,猜想高展故意讥讽。

    于是气呼呼地说道:“小人是个粗人,只会捕盗抓贼,不会吟诗作对!”

    高展笑了笑,索性将毛笔放下来,顺势笑道:

    “都头捕盗抓贼的本事有目共睹,下官也早有耳闻。

    “前些时日,雷都头不就在东溪村的灵官殿抓了赤发鬼刘唐吗?还找晁盖换了十两银子。

    “对了,刘唐就是晁盖劫取生辰纲的同伙,对不对?”

    雷横一听,陡然变色。

    前任知县时文彬曾派朱仝、雷横带队巡防。

    雷横在东溪村灵官殿里抓了赤发鬼刘唐,押到晁盖家里混吃骗钱。

    晁盖谎称刘唐是他的外甥,给了雷横十两银子,雷横就将刘唐放了,这件事情一直瞒着高展。

    生辰纲案发,晁盖、刘唐皆为正犯。

    也就是说,雷横本有机会提前剿灭生辰纲抢劫团伙,却因为十两银子耽误了正事。

    “生辰纲案”案发,雷横日夜想起,心有余悸、惴惴不安。

    如果说敲诈晁盖乡邻算是小事,将刘唐抓了又放,与晁盖勾搭连环,却是通匪的重罪。

    今日被高展当面点明,雷横能不惊恐?

    抬头看高展,高展也正看着他,似笑非笑。

    雷横心中翻江倒海,一双眼睛游移不定。

    高展看在眼里却大笑起来:“雷都头莫慌,我若有心问责,就不必清退左右、与你倾心交谈,只需将实情上报济州府,你便难逃下狱、身首异处。

    “若是那样的话,不知道你家中老母能依靠何人。”

    雷横汗如雨下,翻身跪倒,认罪道:“都怪小人交友不慎,实不知晁盖贼胆包天,敢作出这种勾当。相公大恩宽恕,小人百死难报。”

    “快快起来吧,别让他们看到。”

    高展搀起雷横,语重心长说道:“其实我早知你与晁盖过往甚密,却从曾有问罪追责之意,甚至有意重用。

    “可令下官心寒的是,我处处与你方便,你对我却处处怠慢,有令不行、阳奉阴违。

    “我两番传你,你都推故不来,雷都头扪心自问,你于心无愧吗?”

    雷横满面羞惭:“相公对小人恩重如山、处处包容,小人却不知好歹,怠慢公务,实在汗颜。

    “从今以后,别人我管不着,我雷横愿惟相公马首是瞻,若有二心,天诛地灭。”

    高展笑道:“都头言重了。”

    从身上摸出一锭银子,约摸二十两,塞到雷横手里,说道:

    “我知你没事喜欢摸两把,钱都输了,拿什么奉养老母?这锭银子你拿去,莫让他人知道。”

    雷横感激不尽,再次跪拜磕头。

    高展将赵能、赵得、秋月、海棠叫进来,当着雷横的面说道:

    “赵能、赵得,我已将提拔你们的事情与雷都头商议了,雷都头完全赞同。还说你二人经验不足,他会处处帮衬。从今以后,你们要多向雷都头多多请教。”

    赵能、赵得连连道谢。

    雷横哪敢说半个“不”字?

    雷横离开县衙,赵能、赵得脸上堆了满脸笑容,对高展千恩万谢不止。

    高展笑问道:“刚才谢过了,怎么又谢我?”

    赵能道:“当然要谢。相公知道雷横瞧不起俺们兄弟,所以为了提拔之事,专门找来雷横敲打管教,小人说的没错吧?”

    “哦……”

    高展一愣,旋即哈哈大笑,拍了拍赵能、赵得的肩膀,嘱咐道:

    “放在心中即可,不必言明。”

    赵能、赵得连连点头。

    秋月、海棠见那幅画上对联没写完,提醒道:“相公的对联还没写完呢。”

    高展又重新拿起了笔,皱着眉头思考:

    “贼人狡诈黄泥冈劫财,官差……算了。”

    高展又将笔放下,说道,“就这样空着吧,后世有高人,说不定提笔便是金句……”

    ……

    自打拿捏了雷横,高展便基本理顺了郓城县衙上下。

    第二日,高展难得起个大早点卯升堂,从县丞、主簿、县尉,到押司、都头,再到节级、狱卒一个不缺。

    高展很满意,当场宣布已提拔赵能、赵得为都头。

    雷横第一个表态支持,其他众人也不敢持有异议。

    高展还宣布了另外一件筹谋已久的事情:成立郓城县火药局,任命轰天雷凌振为火药局“局长”,专职负责研制火炮、火药。

    高展调拨五十名官兵听从凌振调遣,并在全城征集技术高超的铁匠、通晓炼丹的术士,也到火药局任职。

    高展特别说明,火药局为郓城县治下“独立局”,不受任何人节制,只听命于他一个人。

    凡火药局所需,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要人给人。

    命令下达,满座皆惊。

    郓城县大小官吏从没听说过“局长”一职,也没有人知道凌振的出身来历。

    更不知他为何会受如此重用,甚至不知火药为何物。

    退堂以后,押司宋江向高展求教,何为火药,有何用途?

    高展话到嘴边却避重就轻,只说火药可用来制作烟花,逢年过节,营造节日气氛,渲染盛世繁华。

    将来技术成熟,可向皇上献礼。

    宋江听了,便呵呵一笑,不再放在心上。

    反观凌振,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却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尊重。

    他内心惶恐,生怕无以为报。

    纠结多日,忐忑不安找到高展,坦承不敢担负重任,更不知从何入手出力报效。

    高展大笑,从怀里取出两张宣纸,说道:

    “我告诉你从何入手。你要去帮我完成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任务,三年五年做不成,我不怪你。一旦做成,我保你名垂青史、光耀千秋,你敢接吗?”

    凌振双眼发亮,说道:“愿听相公吩咐,小人死而后已。”

    高展摆手:“不需‘死而后已’,只需用心尽力。你来看……”

    高展展开第一张宣纸,宣纸上工笔刻画一件不认识的东西,以及许多精巧的零件图案。

    高展指着图案一一讲解:

    “凌局长请看,这张设计图是我画的,这是个弯曲的东西是木托;这个小东西叫做扳机;

    “这条黑粗长的东西不是铁棍,而是一条中空的铁管;这条卷起成环的东西,叫做弹簧……

    “所有的这些东西组装起来,便是一件了不起的武器,可敌千军万马。”

    凌振看了许久,问道:“敢问相公,此是何物,小人不曾见过。”

    高展笑道:“火枪!”

    又展开第二张宣纸:“……这个叫炸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