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回乡归园田居
繁体版

91,学种菜

    学种菜

    我种的甜麦菜已经昨天吃结束了,种的田七叶子已经煮过很多次粉面,空心菜也吃了,韭菜煎了很多次韭菜鸡蛋饼。

    老单如是说,也是在向我夸耀他的成果。

    是啊,我来了这么多天,吃了不少他种的菜,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陆陆续续开花结果,长势喜人。闲暇的时候,去菜地走走,随手摘个黄瓜,水龙头下一冲,就可以放心吃了。脆生生的,清爽可口。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感觉生活是那么有滋有味。

    院落前面的坡地起伏,玉米长得齐刷刷的,山村人的菜地比较零散,东一块西一块。

    我对老单说,我也想学种菜。我小的时候在农村种过菜,也种过地,还是农耕好手,犁地、平地、下种、插秧、除草、施肥、浇水、收割样样都拿得起放得下,考学离开农村以后,再没有下过地,40多年过去了,把农耕的技术全忘了,现在想捡回来,种粮食已经没有那个体力和精力了,种菜我想还是可以的。

    老单说这地里菜多的是,他用手指着菜地对我说:你看那里辣椒茄子一律旺盛着,南瓜秧顺着坡地往院子里爬,拳头大的黄花开了一串又一串,今天摘一篮子,裹着面粉油炸了吃。

    说到这里我们有了共同话题,我老家中卫农村有有一种特色小吃叫油炸面蛋蛋,面里打上鸡蛋,加些盐、小苏打粉和葱花,搅入面粉中用开水拌匀,糊在南瓜花上,然后用长把铁勺和筷子相配合,一小团一小团地把半稀不稠的面团放入油锅中炸。因为添加了小苏打,面蛋蛋的表面会随机鼓起很多气泡,它们的形状也千姿百态,绝无雷同。面蛋蛋炸至金黄便可捞出,它们的外表酥脆,里面却嫩而筋道,吃起来油汁四溢,满口留香。

    老单听了我说的制作过程,说差不多,看来各地的食性是一样的,美食也是相同的。

    话又说回来,我对老单说:过不了多久,我也要退休了,学种菜是为我退休生活做打算的。

    他听了很理解,也很支持。

    他指着院前的空地说:这里最不缺的就是荒地,随便找一块试试吧,不要贪多贪大,有一分地就够了。

    再说了,地空着不捯饬也不行,几天不管不问,杂草就冒出来了。

    我刚来的时候,这院子里的杂草,和这块菜地里面的蒿草长得比人都高,杂草长高了,打农药都没用,要用刀砍掉之后再来用药,很麻烦的。

    说干就干,我们俩选择了一小块荒地,开始锄草平地,再翻的地,我拿着长把锄头,刨一会儿,汗就出来了,胳膊有点酸疼,手心疼,松开锄把,一看手掌现出几个亮泡,生疼生疼的,怕被老单笑话了,于是忍着。

    老单看我皱着眉头,他是过来人,知道我的手磨破了,手磨破了,到屋里给我找了一双手套,戴上手套,又接着刨。要想把地种好,一锄一锄,一起一落,除了老老实实地干,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

    我满头大汗,汗珠子亮晶晶地闪动在眼睫毛上,折射阳光斑斓的色彩,到水龙头前,洗脸擦把汗,老单看着说:我到这小山村种菜的这几年,也是我流汗最多的几年,但也是我体质最好的几年。你看我比你大几岁,现在汗比你流的少,还是劳动好啊,劳动能锻炼人。

    我点头称是,心里默想:只要脚下有一片土地,脚踏实地,去耕耘去翻种,可以抛洒汗水,从而收获一个自给自足的人生。

    仔细想想,田园生活也离不开双脚踏在土地上,从今天做起,适应山村人的农耕生活吧。

    我们俩用了一天时间,平整翻好一分地。

    已经是8月末了,只能种些秋菜。但这丝毫不影响我种地的热情,也丝毫不影响我学习种菜的过程。

    不管是春天种菜还是秋天种菜,都少不了翻地松土施肥,撒种,栽下幼苗,拔草,除害虫的过程。

    春天种的菜多,如菠菜、白菜、茄子、辣椒、番茄、黄瓜、丝瓜、苦瓜、西瓜、空心菜、生菜、茼蒿、芹菜、土豆、大豆豇豆菜、芋头、韭菜。

    现在八月了,只能种菠菜、白菜、蒜、茄子、辣椒、番茄、黄瓜、丝瓜、西葫芦、南瓜、冬瓜、苦瓜、西瓜、空心菜、生菜、茼蒿、胡萝卜、青花菜、萝卜、苋菜、香菜、茴香。

    老单还说有些蔬菜,比如碗豆,西红柿,黄瓜,豆角,等它们长出茎蔓,还得搭架子。

    这些活路,不种菜不知道,亲自种了,才知其中的琐碎与辛苦。

    现在是蔬菜生长的旺季,阳光越来越毒辣,要及时浇水,一桶一桶,一瓢一瓢,颇费气力。这时,野草也长得旺,为了不让它们和蔬菜争抢泥土里的养份,就得经常锄草。草没人种,命比蔬菜贱,但又异常顽强,总除不完,弄得人不得不一次次在太阳下低头,挥汗如雨。

    人勤地不懒。有耕耘,就有收获。

    我刚到这个山村的时候,也不会种菜,走过很多弯路,只能低下头虚心加向当地老百姓学习,等我掌握了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种菜经验,再加上书本上的知识,我现在菜比他们种的好。

    主要的问题在于,当地的山村农民传承着几百上千年的农耕经验,但是没有与时俱进,在农村很多地方都种植蔬菜,但是很多人不会科学种菜,往往会适得其反。那么蔬菜套种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单有自己的种菜经验

    首先同类、同科蔬菜易感染相同的病虫害,所以不宜间套作;二就是种植密度以有影响主作菜的生长为限度,也就是说套作蔬菜不得影响到主栽蔬菜的生长发育;主菜与间、套作菜共生阶段和田间管理二者兼顾,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应该以主菜为主,及时将套作的蔬菜拔除或者停止套作。

    其次,生长期长和生长期短的合理搭配,比如瓜类和茄果类的蔬菜生长期长,可以在它的生长中期套作一些生长期短的蔬菜,比如小白菜、小萝卜、苋菜等,这些蔬菜在短期内即可收获,而且不会影响到瓜类和茄果类蔬菜生长。

    再次,两类蔬菜植株高矮要不同,以便于通风透气,充分利用光能,比如黄瓜间作花椰菜或者白菜等。

    还有,喜光和耐阴的蔬菜要配合,比如甘蓝就喜欢耐寒、耐湿的环境,所以它可以和茄瓜类蔬菜套种。

    我看到一小快菜园的蔬菜,还没长大就老了,问老单这是怎么回事?

    老单走过去看了看,拨起一株菜观察,他说:蔬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合适的温度、光照、湿度、土壤等条件。如果栽培条件不当,比如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湿度过大或过小、土壤质量差等,都会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另外,营养不均衡土壤中某些关键养分的含量不足或超过太多,都会影响蔬菜的生长。比如,过多的氮肥会促使植物长高和茎叶生长,但根部的发育不良;而缺乏磷、钾等关键养分则会影响植物的根系发育和果实成熟。无法获得均衡的营养供给,蔬菜的生长速度会减缓,老化现象也会提前出现。所以说施了化肥的地菜都长得特别好。我归园田居,种菜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为了卖菜,也不是为了赚钱,种菜是为了自己吃,要达到环保无公害的自然状态,不施化肥,不喷洒农药,菜自然会长得差一些。

    这是一个方面,再说8月份了,这些盛夏的果实一直结到秋天,也该换茬了,需要重新翻地种下蒜瓣、小葱、播种上白菜,菠菜,萝卜。等到冬天,整个菜地绿茵茵的,没有一点萧瑟之气,满目生机,令人精神焕发。

    学习种菜,是辛劳的,也是充实和快乐的!土地和蔬菜用各自的精气神,重塑我们的身心。在劳动中收获,在收获中感恩!而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来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老单说:种菜也是很有意义的,像我们这些在办公室工作了一辈子的人,一生都在脑力劳动,能回归田园,在土地上劳作,在治愈慢性疾病的同时,能够回归平淡,能够让身心舒畅,能够延年益寿,

    种菜最能体现显而易见的劳动成果,欣赏一株株生命从幼苗成长到成熟,难道不也在收获一份成就和愉悦的心情吗?

    种菜的收获是自然的礼赞,在这方小小天地里,我们播撒种子,培育出绚烂花朵与累累硕果,每一次绽放与成熟,都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这些简朴的乐趣,汇聚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织就了幸福的经纬。

    更重要的是,当下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使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想通过自食其力,通过亲力亲为浇灌,来欣赏成簇成垄的一株株幼苗的生命历程,收获一份无公害的有机食品供亲朋品尝,何尝不是自得其乐的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