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觉之途
繁体版

第4章 灵文之道

    “这八卦之论闻所未闻,却又如此在理,今日方知我见识浅薄,唉...”

    天权子叹了口气,又继续说道:

    “乾为天、坤为地、离火坎水、巽风震雷...自古以来,这八字只是象征自然现象,从没用来指代八种灵气,但如今却能完美符合八种灵气的属性。”

    “师弟,世间无此理论,难道上界就不能有吗?”

    天玑子信誓旦旦,好似一切都明白的样子。

    开阳子也点头说道:“俺觉得也是...”

    “你们是说这位澜王是天仙转世?”

    天权子笑道:“呵呵,他若是天仙转世,怎会是一介凡人?听说他从小就测出没有灵根。”

    他想了想,又摇头说道:“不过...古人有云,天降圣人以启万民。天生圣明之人并不一定是修士,但都能对天下产生深远影响。”

    “四千年前的‘律圣’何智建立郡县制取代分封,一千多年前的‘文雄’傅山更是开创了璀璨文治,他们都是凡人。”

    天权子这一番言论,引得天玑子和开阳子连连点头。

    三人今天跟着尚之玄一路疾行,天色渐黑才找到一户庄子。

    陆天斗费了半天口舌,甚至拿出王府护卫的腰牌,才使庄子主人相信他们不是歹人,允许他们借宿一晚。

    此刻,不远处另一个房间中,尚之玄呆呆地看着梦川铺床叠被,心中一团乱麻。

    本以为穿越成王爷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可谁承想,此刻的大央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倾覆在即...

    尚之玄整理记忆后发现,十几年前开始,北方几个道便是天灾不断,三年洪涝接着三年大旱,过后又是三年蝗灾。

    百姓饿殍、贪官横行、流民起事,大央朝逐渐被拖垮,而关外东北又崛起了大成王朝,对天下虎视眈眈。

    大央朝廷为了应对流民起义和阻挡成国入侵,不得不屡次加税来征集军饷。

    不断的加税使得百姓负担越来越重,原本还能靠耕地为生的农民,也被逼的抛荒离乡,加入了流民大军。

    这就形成了一个“流民起义”到“朝廷加税”,到“百姓被逼成流民”再到“新的流民起义”的死循环。

    义军是越剿越多,税赋是越收越少,国力也越来越弱,此刻的大央王朝,正在一步步地滑向深渊。

    “听说义军攻破河西道的末离城后,把城中的离王给煮了,百姓还争而食之...我这个澜王要是哪天被捉住,下场估计也好不到哪去。”

    尚之玄思忧虑地想到。

    “义军这么发展下去,迟早席卷天下,得赶紧想办法自保!”

    他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他前世只是一个普通职员,没有多大的见识能耐,穿越了也没带金手指,这具身体更是没有灵根,也无法靠修行来增强武力...

    “不行,我得抱住这三个道士的大腿,真武派是天下第一大派,以他们的威望和实力,护住我这个小小的藩王还不是轻而易举!”

    下定决心,尚之玄起身去找三名道士?

    身后的梦川问道:“殿下,您不早点休息吗?”

    “我出去透透气。”

    敲响三名道士的房门后,尚之玄直截了当表明来意,说要详细了解灵文之道。

    他心想反正三人已经被自己忽悠住了,不如就从此处入手,看能不能拉来三个实力高强的保镖。

    “灵文之道就是把复杂的符箓阵法的纹路,逐步拆解,得到最小最基本的纹路,这便是基础灵文。”

    天权子详细地讲了起来:“家师潜心研究数百年,得到了二十八种基础灵文,包括八种‘灵气灵文’和二十种‘辅助灵文’。”

    尚之玄问道:“这么一来,天下所有的符箓和阵法,都可以拆分成这二十八种基础灵文?”

    “殿下果然天资聪慧!”天权子赞叹一声。

    “那灵文之道又如何能拯救天下苍生呢?”尚之玄又问道。

    “掌握了二十八种基础灵文,便可以掌握刻画符箓和阵法的基本理论,符箓和阵法不再神秘,就能据此培养大量的符师和阵法师。”天权子耐心地说道。

    “制作符箓的材料比阵盘和法器更为低廉,所以应该着重培养符师,大量地制作符箓装备于军中,便可使军队的实力大增,自然可以迅速平定天下。”天权子又补充道。

    “让修士上阵搏杀不比培养符师来的快?符师不也需要修士才能胜任吗?”尚之玄不解地问道。

    “殿下有所不知,天下的修士就算修行有成,但武力却未必高强...”天权子吞吞吐吐答道。

    “还是我来说吧,师弟谈吐文雅,不好意思说,嘿嘿...”天玑子接过话茬。

    尚之玄转头看向天玑子,心想大家虽然接触不多,但胖子你敢说实话这点我是知道的。

    “修士嘛...本就是上天垂怜的幸运儿,天生身具灵根,可踏入修行大道,强体健身、延年益寿不在话下。”天玑子缓缓说道。

    “可是,人一旦富贵了也就更惜命了,看到长生有望,也就更怕死了。”

    天玑子一脸不屑的说道:“你看看这天下的修士,不是在朝廷做官,就是富甲一方的地主豪强,谁会舍得抛弃荣华富贵,上战场干那些掉脑袋的活计?”

    “朝廷不也有许多将领是修士吗?义军里不少头目也是修士。”尚之玄不服地说道。

    天玑子闻言笑道:“嘿嘿,那才几个人?灵根万里挑一,那么天下的修士怎么也得有将近五万,朝廷军中有一百个修士吗?

    “至于义军的修士,除了身具野心的狂徒或者家破人亡的可怜人,又有几个是心怀天下的?”

    “天下大部分修士平日只会打坐练气,从不修习拳脚功夫,炼到死也就是个先天境。”

    “就算上了战场,也只能远远放几个法术…等到法力没了,还不如普通士兵顶用!”

    天玑子的言语之间,再次表达了自己的不屑。

    尚之玄一时间被他说的哑口无言,天下间的修士还真就是如此,绝大部分都成老爷了,才不肯上战场去拼命。

    “家师说过,朝廷和义军都没办法迅速平定天下,如果关外的成国再打进来,天下浩劫更甚。所以他老人家让我等下山,传授灵文之道。”天权子补充道。

    天玑子接着说道:“修士老爷们不愿去拼命,画符总行吧?法力不够,远远扔几个符箓总行吧?再不济,可以允许你扔完就撤嘛!”

    “如此一来,不管朝廷还是义军,军力都能大大增强,便可以迅速取胜,关外的成国人自然也不是对手,天下就能太平喽!”

    天玑子一番言语让尚之玄陷入沉思,以灵文之道简化符箓的制作工序,再用符箓来提高军队战斗力、推动战争快速终结,倒也是个办法。

    但是,灵文之道说了半天还得靠修士来画符,若是修士那么好指挥,朝廷也不会没几个修士可用了。

    如果有办法让普通凡人也能画符,甚至能炼制和使用法器,这股力量才称得上庞大。

    若是自己掌握了这股力量,朝不保夕的处境不就可以改善了吗?

    想到此处,尚之玄问道:“灵文之道有什么规律或者方法...能让人快速学会画符吗?”

    “掌握了基础灵文,便能了解符箓结构,练习一段时间就行。”天权子答道。

    尚之玄心道,你只是教会他看懂,没教他刻画技术啊。

    他又虚心地请教:“修士画符除了要一气呵成、在符笔中注入灵气外,还要拿捏灵文的笔画和整体结构吧?这些难道全靠练习?”

    “大量练习是成为符师的必经之途,但掌握了基础灵文,就可以做到胸中有数,能够大大缩短练习的时间!”天权子一脸理所当然地说道。

    合着还要靠感觉来练习?灵文之道只是讲了灵文构造,但却没有应用之法啊。

    尚之玄心想,画符怎么也得标明各种尺寸吧?全靠感觉画,符师可不是很难练成吗?

    于是,他弱弱地说道:“如果,我是说如果啊...咱们把灵文每一笔的粗细、长度和间距,还有整个符箓的大小、每个灵文所占的比例,这些都用尺寸来描述,精确到分毫,以此作为依据画起来不就简单了吗?”

    天权子艰难地理解了尚之玄所用的新奇词语,但是还无法理解他的思路,一旁的天玑子和开阳子也很懵。

    “似乎...从来没有人这么画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