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觉之途
繁体版

第32章 聚灵腰带

    “灵容该如何补充灵气呢?外出行军总不能随时随地布置聚灵盘吧。”陆天斗问道。

    尚之玄闻言,心想灵容如何补充能量确实是个大问题。

    铁匠坊铺满了聚灵盘,倒是随时可以给灵容充能,但外出行军却没有这个条件。

    “几位道长怎么看?”尚之玄向天权子等人求教。

    天璇子微微摇头,表示这不是自己擅长的领域,天权子也表示没有思路。

    只有廉玉衡想了想,说道:“不如炼制一辆由聚灵盘组成的大车,外出行军就拉着这辆车。”

    “且不说行军之时会渡河翻山,拉着车肯定不方便。就说万一需要抛下辎重急行军,怕是直接失了灵能补给。”尚之玄出言否定。

    突然,站在一旁的霍英提醒道:“可不可以炼制一种单人背负的聚灵装置,随时随地就可以补充灵能。”

    众人听了眼前一亮,纷纷思考如何炼制单人配备的聚灵装置。

    尚之玄思考许久没有思路,抬头看了看众人,发现张大榜和另外两个铁匠窃窃私语,一副想说不敢说的样子。

    “张师傅可有什么想法,不妨说来。”尚之玄温和地说道。

    “殿下,不是草民有想法,是鲁四和范七。”

    张大榜说着,将那两名铁匠引上前来,二人跪地参拜。

    尚之玄认出了鲁四,便说道:“你是发明第一种灵能开关的鲁四吧,有何想法大胆说出来。”

    鲁四一听澜王殿下居然记得自己,激动地说道:“殿下,草民和范七辅助张师傅炼制灵能战戟,炼成之后也考虑过补充灵能的问题,后来...范七想到不如制作一种腰带。”

    “腰带?”

    尚之玄觉得这个想法比较新奇,但细细一想大有操作空间,便鼓励道:“继续说下去。”

    鲁四听了,推了推站在身边的范七,示意由他来说。

    范七初见澜王本来一直在发呆,此时才被惊醒,他蹑手蹑脚地拿出一条腰带,颤抖着举过头顶。

    接着,他磕磕绊绊地说道:“这是小人制作的腰带...这上面有一些铁片,铁片就代表聚灵盘...小人不会刻符阵,只能用铁片来代替...腰带中间有两个槽,可以把灵容放进去,用来补充灵气。”

    尚之玄听着范七不甚明晰的表达,倒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把腰拿过来细细看了起来。

    随后,他又递给天权子和廉玉衡,让他们看看是否可行。

    “我觉得这‘聚灵腰带’的原理可行,只需把标准聚灵盘的尺寸缩小,便能用在上面。”廉玉衡说道。

    “好!那便有劳廉道长试验了。”

    尚之玄振奋地说道,心想又解决了一个难题。

    他看向一脸恭敬的鲁四和范七,纳闷二人为何能够想到灵容充能的问题,便出言相问。

    原来,鲁四和范七都酷爱钻研机关之术,闲暇时便聚在一起讨论。

    炼制出灵能战戟后,他们想到每次都用铁匠坊的聚灵盘充能,实在是很不方便,于是二人就商量着能不能做一个随身携带的充能装置。

    但二人不懂符阵原理,问张大榜也是一知半解,他们又不敢去请教廉玉衡,只能做了个简单的模型,想着有朝一日献给尚之玄。

    尚之玄听后大为感慨,心想普通的匠人之中也有研究型人才,看来自己要善加利用,不能只靠天权子和廉玉衡他们几个。

    想到此处,尚之玄吩咐奖赏鲁四和范七每人二十两银子,并在铁匠中宣扬二人的功劳,以激发更多铁匠的创造热情。

    之后,尚之玄对张大榜问出了成本的问题:“灵容和灵能战戟的造价是多少?”

    “殿下,每枚灵容造价约为七两银子,战戟是十五两银子。”

    “嗯...成本可以接受。”

    尚之玄点点头,又说道:“张师傅,铁匠坊全力打造灵能战戟,力争在兴军来袭之前大量装备我军。”

    -----------------

    安排好灵能武器的炼制事宜,尚之玄带着李离和天权子回到大堂。

    “灵文之道总算是走上了正轨,研制出了凡人能够操纵的灵械,但只有高炉和武器还不够...”

    尚之玄语重心长地说着,突然问道:“若想大规模研制灵械,二位觉得还欠缺什么?”

    李离试探着答道:“缺少钱财?或者说是...缺灵材?”

    尚之玄不置可否,面带询问看向天权子。

    天权子说道:“缺乏时间?灵文之道尚有许多规律还没有发现。”

    “二位所说的都有道理...”尚之玄顿了顿,忧虑地说道:“其实我们目前最欠缺的是人才,懂得灵文之道的人才啊...”

    “殿下这么一说,还真是如此...”李离点点头,感叹道:“现下能够研究灵文和灵械的,除了殿下便是真武派的几位道长,人手确实有些少。”

    “人才难寻啊...就连我真武派之中,懂得灵文之道的也寥寥无几。”天权子也叹息起来。

    尚之玄看了看二人,斩钉截铁地开口:“既然人才难寻,不如我们自己来培养!”

    “如何培养?”二人异口同声问道。

    “选取适龄的孩童,从基础开始教授。”

    “孩童?许多孩童没有灵根无法修行啊,他们能理解灵文吗?”天权子问道。

    “研究灵文不一定非要修士...况且孩童尚未形成思维定式,对新知识的接受远比大人快。”尚之玄答道。

    天权子和李离消化着尚之玄所言,逐渐明白了他的意图,孩童确实是培养灵文人才的不二之选。

    李离提议道:“不如就从护军和匠人们的孩子里选,都是王府自己人,也算是知根知底。”

    “可以!”尚之玄点头同意。

    “由何人来教授呢?”天权子问道。

    “暂且由我们三人来教,李先生教授识文断字,道长教授灵文之基础,我来教术数。”

    尚之玄想了想,又说道:“《术数基础》只有一本,我们需要多誊抄几份。”

    “此举可行,但炼制灵械还需要手艺人。”李离提醒道。

    尚之玄闻言说道:“这个好说,从铁匠中选取年纪不大、头脑灵活的,一并教授即可。”

    三人又商讨了一些具体细节,便着手付诸实施。

    翌日,尚之玄让人在大堂后面挑了一间宽敞的屋子,收拾一番作为学堂,然后便派李离和王不振前去招人。

    李离和王不振带人来到了幽园东侧,这里扩建出了一片宅地,安置着王府护军和各类匠人的家眷。

    此地原本只是住着几家佃户,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家眷入住,逐渐发展成了一处大村落。

    走到村头,李离打着哈欠对王不振说道:“王公公,就在这里吧。”

    王不振也满脸困倦,点了点头:“可以。”

    不怪二人睡眼惺忪,只因尚之玄昨夜让识字的人都去誊抄《术数基础》,二人抄到天亮又被派来招人,一刻也没有休息。

    天璇子、天权子和天玑子现在还在抄写,只因三人是宗师,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

    王不振叫下人布置好桌椅,二人手持纸笔坐在桌后,准备进行登记。

    准备好以后,一众下人敲着锣,大声吆喝起来:

    “澜王殿下在园中开设学堂,教授十六岁以下孩童!学堂不收学费,每日提供两餐!”

    村中的百姓听到吆喝声,渐渐聚在了周围。

    村里的人过去不是佃户就是匠户,没有一丝财产,生活只能算是勉强果腹。

    如今,不但家里人在幽园做事能挣俸禄,家家户户还都分到了田地,因此大家都十分感激澜王殿下的恩德。

    听说澜王殿下免费开设学堂,他们更加感动,不用说还免费提供两餐了。

    于是,家中有适龄少年的纷纷上前报名,场面一时极为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