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觉之途
繁体版

第38章 初现峥嵘

    一场大雨突如其来地袭击了江州,南方寒秋时节的大雨,过后必定伴随着大雾。

    果不其然,不论大江之上,亦或是江州城附近,都被浓浓大雾笼罩。

    齐宇借着大雾掩护,悄然率军渡过了大江。

    过江后,他先是攻下了江州城西百里的余江县城,搜刮一番之后他挥师东进,开始围攻江州城。

    江州守军如临大敌,立刻关闭四门,士兵全部上城守卫。

    齐宇则不紧不慢,打出了“天势、齐”和“天行、秦”的旗号,将江州的西南东三个城门围住。

    他在军营中广设营帐,造出兵马众多的假象,又派人每日在城下摇旗呐喊,却不急着攻城。

    但是,他在暗中却派出数支小股部队,在江州城附近掠夺粮草、招募人马。

    一套开仓放粮、屠戮富户的组合拳作下来,还真引得不少贫民加入,齐宇麾下兵马也膨胀到了三万多人。

    或许是因为雾大的缘故,江州城中以为敌军众多,不敢贸然出城,只是死守城头。

    但大雾也对兴军造成不便,使得齐宇不敢让劫掠部队离主力太远,不然他此刻远远不止增加一万人马。

    此刻,一支两千多人的兵马借大雾隐蔽,顺着澜河悄然向北行进,天黑时分抵达了江州城东面二十里的澜河边上。

    “殿下,贼军在东门外的兵马看似上万人,实则最多五千。”一个谨慎的声音响起。

    随后,另一道焦急的声音传来:“殿下,此战太过凶险,您带人在此等候,末将率军前去攻敌。”

    “陆将军不需多言,本王乃太祖之后,岂可堕了尚家的威风!”又一个坚决的声音响起。

    此情此景,却是尚之玄和李离陆天斗二人商议军情。

    自十日前得知兴军渡江,尚之玄便谨慎地在幽园防守。

    可一连多日,只闻兴军在江州城附近掳掠,却迟迟不来攻打幽园。

    这让做足准备的尚之玄,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之后,根据查到的情报,结合兴军一副不着急攻城的模样,李离判断,这支兵马根本不是四大天军,而是兴军的外围部队。

    为了准确掌握敌情,陆天斗亲自前去探查,仗着自己先天五重的修为,多次靠近敌营观察虚实。

    一番探查下来,果然发现兴军是在虚张声势,人数最多三万,根本不是齐宇和秦安邦的两大天军。

    “这是贼军的计中计,看似声东击西攻打江州,实则打江州也是疑兵,真实意图应是引池可正出来决战。”李离断言道。

    尚之玄不由地为池可正担心起来,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况且他这点人马给兴军塞牙缝都不够。

    一众属下觉得如此最好,江州城无危,幽园也不需要直面兵锋。

    但尚之玄并不满意,他之前又是赶造兵器又是加紧练兵,就是为了试验灵能武器在实战中的威力。

    可如今突然没了用武之地,他又怎能甘心,于是他便力主出战,众人劝不住也只好同意。

    最终在李离和李师道的提议下,尚之玄决定偷袭江州城东的兴军,小试牛刀。

    “此战是灵能武器的初战!”尚之玄说着,跃跃欲试看向西方,似乎想要穿透重重迷雾看到东门外的兴军。

    他转头问道:“派去城中的密探出发了吧?”

    “已经出发半日,此刻应该已从北门进城。”陆天斗答道,因江州北门紧邻大江,无法展开大军,所以北门没有被兴军围困。

    “好,让全军原地隐蔽!”

    是夜,弥漫的大雾竟然隐隐退去,月光时隔数日终于洒向了江州城。

    经略司大堂,徐振威一脸严肃地看着葛冲,开口问道:“殿下真这么说?”

    “徐大人,您已看过殿下的亲笔书信,还不相信吗?”葛冲淡然说道。

    “殿下的人马驻守幽园算是勉强足够,可与贼军对垒无异于以卵击石...”徐振威凝重说道:“两千兵马都是些没上过战场的生瓜蛋子,就算加上页州的老兵,战斗力也不会太强。”

    看到徐振威还在犹豫,葛冲着急说道:“徐大人,不管江州守军出不出战,葛某肯定会带着王府护卫出城。”

    “葛统领不必着急,待我和钱布政商议之后再...”

    “葛某回去备战了,告辞!”葛冲说着便起身离开了。

    其实,徐振威已经有了出战的打算,但守城之事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还必须说服布政使钱平江,可怎么说服呢...

    若殿下在城外遭遇不测,而江州却安然无恙,这要让朝廷知晓了,必定治江州文武官员一个护卫不力之罪。

    死一个藩王,今上或许不会真的动怒,毕竟藩王都是皇帝养的猪...

    但为了堵住悠悠众口,皇帝必定会找个人来顶罪!

    “就这么和钱平江说,晾他担不起害死藩王的罪名。”徐振威暗下决定。

    -----------------

    “见鬼了,江州比咱们河西还冷。”

    “哈欠...管他哩,不耽误明天‘收粮’就行!”

    “嘿嘿...终于轮咱们了,可得好好捞一笔!”

    “那是肯定哩!听钱老五说,今天在村里找见个大姑娘,可让这个老光棍快活了一回,明天咱们也...嘿嘿...”

    两名兴军的巡逻兵兴奋地聊着,此刻将近黎明,正是天色最暗的时候,二人的困意不住来袭。

    就在二人快睡着的时候,猛地发现东方的天空亮起了红光。

    “咦?这么早就天亮了?”

    “是啊,日头咋这么红哩?”

    诡异的是,东边的那片红光居然迅速移动起来,眨眼便从二人的头顶飞过。

    “哎呀!不是太阳!像是...火球!”

    “有人打过来哩!”

    二人猛然跳起来,敲着手中的铜锣,狂喊着“敌袭”跑向军营。

    空中的火球像是根本不会停下,伴随着呼啸之声一颗接一颗砸向兴军营地,营地中顷刻间便火光四溢。

    酣睡的兴军士卒被突如其来的锣声惊醒,昏昏沉沉总算弄明白有敌袭,赶紧跑出营帐。

    可许多人不等走出营帐,便被火球砸中,转瞬间被火焰吞噬,烧的他们嗷嗷打滚。

    另一些运气好的士兵跑出了营房,却发现周围已是一片火海,天上还不住地下着火雨。

    火球的呼啸声、士兵的惨叫声、锣声、鼓声混杂一片。

    大部分士兵早已不辨方向,只能抱头乱窜,最终还是死在了大火之中。

    只有少数幸运儿躲过火雨跑出了营地,这支兴军的头领就是那少数幸运儿之一。

    他一开始还想组织人马御敌,可转眼间便被火球砸懵,只得带几个亲兵夺路狂奔。

    好不容易跑出营地,他赶紧召集手下整顿人马,结果却让他心凉了半截,一半人没跑出来...

    “到底是‘炮’,还是修士放的法术?”

    头领不明所以,只好带着残兵赶紧向南逃窜,去找驻扎在城南的齐宇。

    此时,兴军大营以东一里多的高地上,尚之玄满脸兴奋地看着空中的火球,随即他又低头看向前方,那里整齐摆放着十五尊“灵能大炮”。

    灵能大炮通体由精钢打造,主体是一根长约一米、直径约二十厘米的炮管。

    炮口下面有着能够活动的支架,用来调整发射角度,炮尾则为方形,用于稳定炮身。

    大炮的底部和内壁镀有一层灵金,底部篆刻了火球符阵,内壁则刻着许多聚能之环,用来给火球加速蓄力。

    一尊大炮由四名士兵合力操作,炮管上有四个把手,正好由四人合力抬起。

    每名“炮兵”佩戴两条聚能腰带,四人总共携带了三十二枚灵容,加上炮身里放置的八枚,一尊灵能大炮可以发射四十次火球。

    当初定下灵能大炮的制造方案后,廉玉衡便日夜赶制,为了加快进度,还专门从真武山把她的两个徒弟叫来帮忙,总算炼制出十五尊,勉强够用。

    “殿下,根据观察,大炮可发射一里半...差不多八百米,爆炸范围有四米,与此前试验一致。”一名身穿真武派道袍的年轻道士汇报起来。

    这名年轻道士是廉玉衡的二弟子赵湦,被尚之玄带着作为“技术军官”,解决灵能大炮可能出现的问题。

    “很好!没出现故障吧?”

    “没有...但多次发射后炮管过热,必须停下来等待其冷却。刚才战事紧急,在下不得不催发汲水之术,用冷水来冷却炮管。”

    赵湦说着,脸上挂起了担忧之色:“冷水用一两次还好,次数多了可能使炮管变形。”

    “这个问题确实没考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