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觉之途
繁体版

第48章 谋夺税监

    天玑子离开后,尚之玄对芮修业语重心长地说道:“本王不善商贾,正需要公子为本王出谋划策。”

    芮修业似乎是感受到了尚之玄的真诚,思索片刻开口道:“学生若所料不差,殿下如此急需钱财,可是为了扩充王府护军?”

    “公子慧眼!”尚之玄没有藏着掖着,大大方方地承认了,可随即却面容肃然说道:

    “与兴军一战让本王感到朝廷兵马不堪大用,只能寄希望于王府护军。护军如今兵力不足,本王只能继续扩充,但却财源不足、粮饷难以为继。”

    尚之玄没有说出实情,其实他早已命陆天斗招募新兵,如今王府护军的兵力已达五千之众。

    但缺粮缺钱却是真的,导致扩军之事无法继续进行。

    “恕学生斗胆,江州大小官员如今都有意投效殿下,您何不趁机执掌江州军政大权?”

    芮修业观察着尚之玄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道:“若您坐拥整个江州的财税,自然可以大刀阔斧地扩军,岂不是要比私下募兵更快?”

    尚之玄听罢,暗道芮修业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居然鼓动自己夺权。

    “公子说笑了,本王哪有那么大的能耐折服江州文武官员,况且就算本王下定决心执掌江州,也不是一时半刻之事。”尚之玄淡淡说道。

    “欲成大事,必需耐心,殿下何必急于一时。”芮修业劝诫起来。

    “本王有耐心,可局势不等人啊。”

    尚之玄叹息一声,说道:“本王得到密报,池可正已经秘密将部分人马调往京畿,恐怕是为了应对成国入关。”

    “本王虽不知成国的情报,但朝廷肯定知道,朝廷必是确认成国近期会大举入关,所以才下令池可正分兵回援。”

    尚之玄真话中掺着假话,成国南下不是什么秘密,但池可正调兵却是他杜撰的消息。

    “成国入关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芮修业一惊,说道:“池可正若分兵勤王,兴军自然压力骤减,不论是围剿池可正,还是分兵攻取其他地方,这对我们澜西都极为不利啊!”

    “不错,本王分析兴军下一步行动只有两种可能...”

    尚之玄顿了顿,说道:“一是举全军之力消灭池可正,二是分兵攻取江西,获得江西这个产量的宝地,兴军的粮饷便从此无忧了。”

    “学生猜测,恐怕第二种可能性更大。”芮修业说道。

    “为何?”

    “池可正虽然兵力减少,但也有一战之力,兴军不付出惨重代价,是难以消灭他的。”芮修业思索着,分析道:

    “而江西承平日久,数百年未经战乱,当地军备早已松弛不堪,远非兴军之敌,兴军必会先捡这个软柿子捏。”

    尚之玄用赞许的目光看着芮修业,芮修业得到肯定继续分析着:

    “而且,齐胜天怎会放过坐山观虎斗的机会,他巴不得成国和朝廷斗个鱼死网破,最好是池可正全军去援救京师。”

    “成国同样如此,见池可正与兴军酣战,便趁机南下。一则兴军为他们分担了朝廷兵马的压力,二则也怕池可正大发神威,真把兴军给灭了,到时候大央肃清内乱,成国恐怕再无入主东土的希望了。”

    芮修业一番见解让尚之玄侧目,他自己也是经过李离的剖析才明白,芮修业却短时间内分析的头头是道。

    “看来,不能简单地把他当成一名商人之子。”尚之玄想到,随即大言不惭地说道:“芮公子所言与本王不谋而合啊!”

    芮修业听了尚之玄的夸赞,惭愧说道:“学生鲁莽...方才还质疑殿下没有耐心...如果兴军真的夺取了江西,则对澜西形成包围之势,时局确实紧迫啊。”

    “是啊,本王也不欲行那刀兵夺权之事,想来想去只能继续增强王府护军了。”尚之玄叹道。

    “殿下,学生和家父既然投效您,自然会竭尽所能!学生这就回家与家父商议,倾尽家财以作殿下的军资。”芮修业大义凛然地说道。

    “芮公子之心本王感动,但你们既已是本王之臣,本王怎能压榨臣属、竭泽而渔?”

    尚之玄站起身来,拍了拍芮修业肩膀:“如今本王需要的是,公子好好为王府的商事参详一番。”

    芮修业起身拱手:“但凭殿下吩咐!”

    “坐着说。”

    尚之玄把芮修业按回了座位上,对侍候在门口的王不振吩咐道:“将李先生和刘总管请来。”

    待李离和刘非瑾二人进来后,尚之玄先让刘非瑾说了说王府目前的产业和财政情况。

    刘非瑾说完之后,李离叹着气说道:“自殿下练兵以来,王府粮食已经耗费大半,银两更是一耗而空...若不是三大世家和芮员外捐赠银两,王府财政怕是早已崩溃了...”

    “军饷和银两有多大缺口?”尚之玄对刘非瑾问道。

    “殿下,王府现有田产一万五千顷地,按一亩地产粮三石计算,每年共收粮租两百多万石,可供十五万士卒一年的粮饷,因此粮饷倒是足够。”刘非瑾思索着,继续说道:

    “但炼制军器、研究灵械、士卒和匠户的饷银所需银两颇多,四个多月就花费了近八十万两白银,王府每年入银只有二十万两,却是远远不足。”

    尚之玄不由地叹气:“差距太大啊了...”

    随后,他看向芮修业:“芮公子,若本王想每年收入两百万两白银,你可有良策?”

    芮修业心下吃惊,没想到澜王居然有如此大的胃口,他面色为难地开口:“这恐怕难以做到...江州所有富商起来,一年也才能收入三百多万。”

    “芮公子也没办法吗?”

    “倒是有个办法...殿下何不将澜西的各类矿产收归王府?”芮修业提议道。

    “我朝的盐铁都是官营,布政司肯定不会同意。”尚之玄摇头说道。

    “盐铁虽为官营,但却不是地方管辖,朝廷在各道设立的税监,专门负责矿石和盐的发卖,所获财赋也都直接上缴朝廷,地方衙门是一分钱也截留不下的。”

    芮修业说着,压低了声音:“布政司既然已经默认殿下自行建军...若是您要掌握税监,想必他们也不会多管闲事。”

    这一番说辞让尚之玄茅塞顿开,到时候可以说流贼截断了运输,税监收上来的银子无法押解到京。

    “李先生怎么看。”尚之玄看向李离。

    李离说道:“可以一试,不如就交由胡忠毅来办,锦衣卫本来就负责将税监收来的赋税押送进京。”

    他想了想,又说道:“我们让胡忠毅把朝廷派来的税监下狱,就说朝廷下旨追究他们的贪墨之事,然后再换成我们的人。”

    “这...不成了矫诏吗?”尚之玄以手掩面说道。

    还不等李离劝诫,芮修业开口说道:“殿下,澜西的两名税监向来是贪污横行、鱼肉百姓,这不正是他们罪有应得吗?”

    李离也开口道:“锦衣卫是皇帝的鹰犬,何来矫诏一说?”

    尚之玄看着坏水直冒的两人,一脸勉强:“罢了,都是为了天下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