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圣之路,从奴隶开始
繁体版

第十九章 三门问题

    这时,有人说:“才一个铜板,那我试一试。”

    我撤掉衣服:“请!”

    他扔过来一枚铜板。然后,犹豫了半天,选了中间的一个。

    我掀开砖头,里面空的。问,要不要继续?

    那人骂骂咧咧的,说我骗人。

    其他人笑话他:“一搏二十,真那么好猜?人家摆摊干嘛。这就是凭运气的事。只能怪你点太背喽。”

    一看有人参与,其他人也跃跃欲试。有人一下子扔过来十个。那就猜吧。

    指一个,我翻一个,连翻了十个,都是空的。看的众人直摇头。其他人也纷纷下场来试试运气。

    猜来猜去,有人也猜中过。我就从奖池里付给人家20枚硬币。嗯,商人嘛,信用为本。主打的就是一个诚信经营,童叟无欺。

    这时候,有人就琢磨过味来了。

    说:“你这娃娃,不地道。这100个坑,只能猜19次。19次不中,就白扔19个大子。超过19次,就不划算了。”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说的对,就是嘛。”

    呵呵,我能说我没本钱,才这么搞的吗?

    我不服,立刻反驳道:“其实,没那么亏。就算20次不中,第二十一次中了,扣除奖金,也才赔了一枚铜子,你咋不说,还有的运气好,一两次就猜中的。万一个个都是喜神当照,财神下凡,我就算赔得苦茶子没了,都得认。所以嘛,游戏,游戏,重在参与!”

    我话锋一转:“不过……你说的也对。所以,为了回馈父老乡亲,我决定把奖金提高到100个。1搏100,这次够地道了吧。”

    一看奖金提高。其他人更踊跃了。

    猜中的,领奖,欢天喜地。

    没中的,赔本,垂头丧气。

    有了本钱,也就有了底气。从猜一次一枚硬币,到猜一次两枚硬币。奖金自然也翻倍。

    每当他们感觉不合理的时候,我就变种一下规则。

    比如这种:

    排面不变,奖金提高到800,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我也不会每次都重新开始。他们每猜一次,我就翻一个。

    但是!!!

    随着翻开的空坑越多,必然越容易猜到。那么,参与的时候,代价也要相应的增加。

    比如已经翻来5个坑了,下一次有人要猜,就得给我6个硬币。

    如此一来,第一个人若想赢钱,必须在39次以内猜中,这样他的代价是780个硬币,从奖金里扣除本钱,还能赢20个。如果是在第40次才猜中,会赔20个。

    假如第一个人猜了20次都没中,放弃了,

    会纯赔210个。不过,他也可以等别人来翻坑,瞅时机捡漏。

    第二人接力,从21次开始,那么他只有连续24次机会,能保本赢20个硬币。第25次,会赔20个。

    如果所有人运气都不好,猜到只剩下7个坑的时候,有看出门道的,会直接给我772个金币,剩下的全部打包,必中!

    不过,这时候,我已经积攒了不少铜板。别怕我赖账。

    毕竟,总得让人看到希望,他们才会踊跃下注。

    对我来说,一局游戏最小的收益肯定是赔本的。但是最大的受益则是我赢5050,赔给人家800。

    反正,花样层出不穷。重要的是激发人的侥幸心理。让他们都以为自己肯定是那个天选之子。

    然后,我面前,从一枚铜板开始。变成了一吊钱(500文)。一吊变十吊,十吊换十两。十两变百两。百两换黄金。总之,各类钱币都有。

    金光闪闪,白光煌煌。也不藏匿。全部亮出来。潜台词是告诉众人:尽情参与吧。我这里本钱足够,别怕我赖账。

    玩了许久,一看天色不早了。有的已经开始收摊了。我也还有事情要忙。不过,看这边,依旧人挺多的,就决定物色一个代理商。

    一转头,看见身后有个半大孩子。看面相,有点面熟。我十分确定以及肯定,没见过他。就问道:“小老弟,你叫什么,想不想赚银子啊。”

    那少年一看我问他,立刻回答:“想!我叫木方。木是榆木疙瘩的榆木,方是方方正正的方。”

    我一看,乐了,还是头一次见这么介绍自己的。我问:“会数数吗?能从1数到100吗?”他像是生怕机会溜走似的。大声回答:“能,我能从1数到101。”呀呵,可以啊。远超预期。

    我留下58个铜板,说:“这里有60个铜板。规则你也看了半天,想必已经了解。天黑前,我会过来盘账。每10个铜板里面,你可以拿走1枚。有1000枚也就是10个100,你就可以拿100个,怎么样!”

    那少年一听,100个。立刻就答应下来。

    为了防止他卷钱跑路。我说:“我把60枚铜钱压这里,你拿什么交换啊!”

    那小孩犹豫了半天,想不出什么,就把脖子上挂的长命锁押了给我。

    我把银子揣怀里。溜溜达达去逛街。

    看到有卖成衣的,里面的衣服却没有现成的,都是需要量体裁衣,两天后来取。

    得了,反正以后行走江湖,也得需要穿衣的。那就定两身吧,换洗用。至于老徐,呵呵,你得亲自过来一趟。

    在量尺寸的时候,我随口问道:“这有没有什么地方卖现成衣服的。”

    裁缝也边量边说:“哎哟,这个还真有,寿衣店就有。”

    “哦”为了掩盖自己缺乏常识。我也就没多问。

    这边扔下定金,我直奔寿衣店而去。

    不得不说,不懂装懂,真是害死人啊。这竟成了我洗不掉的黑历史。被老徐笑话了一辈子。

    我来到寿衣店。一进门,如同进了大观园。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各种衣服,各种样式。庄严威仪的,古朴无华的,俏皮艳丽的,端庄华贵的……

    再看各种商品道具,

    锡纸做的元宝金条,

    草纸刻的铜钱通宝。

    纸人,纸马,纸轿子。

    花圈,花朵,花架子。

    松柏枝,柳树条。

    陀罗经被放光毫。

    招魂蟠儿,灵灵幡儿,

    香炉烛火似成仙儿。

    犹如来到戏班子的化妆间,又有如参加Cosplay看漫展。

    店员看见有客人来了,连忙招呼,上前功守道:“节哀!”

    我一看有人给我行礼节,也不懂“节哀”是什么意思。想来应该是“注意节约”的意思吧,我也就拱手回礼道:“节哀!”

    店员一愣,没多说什么。

    我自顾自的看了起来,摸着下巴,四处打量。果然有现成的衣服。

    我让店员把寿衣给我拿过来。也不看样式,反正也不懂。只是拿起衣服在身上比划。再想想徐敬之的身高胖瘦,最后选了一个挺艳丽的衣服。样式有点像——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