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困惑
繁体版

第三章 聊天

    我们一行人在享用完丰盛的夜宵后,在沙头单位上车前的那一餐虽不算是饕餮大餐,但因为即将启程,大家都吃得较为节制。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一边闲聊,一边品味着美食,不知不觉已到了晚上十点多。由于我那两位同学明日还要继续工作,我们便早早地告别,各自回到了住处。

    我和李砾回到招待所时,她似乎有些依依不舍,似乎有很多话想与我分享。我便陪她回到房间,继续我们的对话。从见面到现在,我们都没有真正深入地交流过,也许是因为她的突然来访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我一直把她当作笔友,从未有过其他想法。但在这个深夜,我们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彼此。

    我,一个来自南方的男孩,已经步入二十一岁的年华。由于在老家时经常参与农活,我身材健硕,身高一米七八,在广北也算中等身材。毕竟我们都是七十年代的人,小时候都经历过营养不良的时期。能有这样的身材,或许是遗传了父亲的身高。我长相尚可,有点像中国香港地区明星黎明,虽然没有他那么高那么白,当然我也没有他的才华。

    灯光下的李砾,身高近一米七,身材极好。她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显得气质非凡。想到这个女孩就是以后自己的相处二十八年的妻子,自己的心中还是有很多的感慨,只是这个时候,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把自己重生的事平复回来,只能先顺其自然吧。在原来的那个时候这是想的,如果能与这样的女孩子成为朋友,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但我不知道李砾是怎么想的。

    在前世,我和砾砾就这样按部就班的交往着,自己也是很想和她处一下男女朋友,只是现在自己重生了,不知道自己的轨迹还会不会按前世那样发展下去。

    于是我们开始闲聊,从她的口中我了解到,她们家是从河南迁到XJ木河子市的。当时我们国家刚刚解放XJ,整个XJ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发展,中央政府决定组建XJ生产建设兵团。1954年8月1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XJ生产建设兵团,并正式命名为XJ生产建设兵团。其目的是推动XJ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条件,同时加强对该地区的边疆稳定和治理。兵团的成立标志着XJ地区的大规模农垦和农业发展的开始,也为当地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栎的父亲也是在那个时候去的XJ。解放初期,全国各地的生活水平都很艰苦,因此国家政策让内地的人们过去开发XJ,很多人都愿意过去。在兵团成立后的几年里,中央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人员迁移,将来自内地的农民、工人和干部派驻到XJ地区,进行农垦和经济建设工作。这些迁徙的人员被称为“插队”或“下乡”。具体来说,从1954年开始,大量的插队人员陆续到达XJ地区。到1956年,那时迁徙达到了高峰,成千上万的人员从内地调派到XJ,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农民、工人和干部。这些人员在XJ进行了农田开垦、水利建设、工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努力,为XJ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事情对于我这个南方人听也没听说过,因此她和我讲了她老爸从河南到XJ的事后,我的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李砾轻轻说:“也没有了,当时我老爸的舅舅就是王震手下的兵,解放XJ后就留下在木河子做了生产兵团的第一批农垦兵,后来觉得XJ这里生活也是比老家那边好一点,就写信回老家让家里的人过来,当时也许是为了在这里讨一个好生活吧,没想到在这里就落地生根了。”

    这些事以前李砾和我做笔友时是没有说过这些事的,当时我们都是中学生,我上高一,而她也刚刚上初三。算一下我们从写信到见面也有八年的时间了,在这八年的时间里,我们也从小少年、小少女变成了大青年、大姑娘了。人的心态也是会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改变的。

    特别是我到粤州市上了技校后,我感觉和那些笔友写信的机会就少了很多,久而久之就失联了。而李砾是其中还有联系的仅有几个笔友,在我的内心中也是很珍惜这几个为数不多的笔友。因为笔友这件事,让我在书信中度过了那个紧张高中生活,我让感觉这个世界上除了有我们这个粤北小地方外,外面的世界还大得很,光是一年四季就和我们这里完全不一样。

    我常在笔友中的信中得知,北方的冬天是寒冷的,会有零下几十度的气温,这些是我们南方人想都不敢想的。由于我上技校的时候,李砾在上高中了,虽然那个年代考大学是极不容易的,但李砾后来也是复读后才考上木河子大学的。

    我上技校时,她也曾说过想考我们广北省的南山大学,说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见上面了,当时我也不把她说的话当作一回事。后来她也没有考上我们广北的大学。而我又毕业分配到粤州的一间国营单位工作了,想到以后的生活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去了。

    我的心中对李砾的印象也仅存在她在给过我的一张中学时的一寸黑白照,也是带着一副近视眼镜,显得很稳重的样子。我当时也有确是以一种平常心来交这个朋友的,没有太多的想法。以前上中学时是有很多笔友的,写的信也差不多是一样的,都是一些表面的东西,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当时也是很年轻的,也从来不会想过娶妻生子的事。倒是高中快毕业时,家里的一些八大姑七大姨的有问过我妈,要不要介绍一些女孩子给我们两兄弟?回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乡村,那时的男女交往大多依赖媒人。我和我哥,我们俩同一年高中毕业。后来,我到粤州求学,而他则考上了父亲的单位的代培生,毕业后回到父亲所在的单位工作。因此,家里不再提亲戚介绍女朋友的事,我们也都离开了老家,到外地求学。

    眼前的李砾,养眼且自信,言语间流露出执着。我把家里的一些情况大致告诉了她,让她对我有了不同的看法。家里总共有六口人,除了三个兄弟,还有一个比我小13岁的小妹,她是我妈抱养的女儿。大哥毕业后被分配到父亲单位的一个基层单位工作,专业对口。他上学时学的是林果专业,现在被分配到老家林业系统的一个林业站做职员。在1992年那个年代,这份工作还算体面。

    现在,我母亲仍然在家务农,种植几亩水田。由于家里劳动力少,一般都是请短工帮忙。父亲还在单位做司机的工作,但年纪渐大,估计也做不了几年了。小弟去年也考上了父亲的单位的代培生,现在粤州求学。我的工资每个月用来给他三百元作为生活费。我出来工作不久,工资也不高,每个月用完几乎所剩无几。有时想起这些,我会感到无奈和苦笑。

    这些事情我如实告诉了李砾,没有隐瞒。我也告诉她,参加工作一年多来,我基本没有存下任何钱。每个月的钱几乎都用完了。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把这些事情告诉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女孩,但坐在对面的李砾听得非常专注,不时插进一两句她自己的话。

    我们一直谈到晚上十二点多,因为第二天约好一起到粤州市区,还要去海珠区的南山大学参观。于是我礼貌地告别李砾,告诉她明天早上七点半我会来叫她一起吃早餐再去市区。

    在我回到自己的房间后,过了很长时间我仍然无法入睡。李砾那充满坚毅的目光和自信的神态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而她那婀娜曼妙的身材更让我心生遐想。然而,我总觉得这些想法有些不切实际,就像痴人说梦一样。整个晚上,我都在想入非非,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真正入睡。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我就醒了。可能是因为今天有重要的事情要办,我并没有睡得很沉。在单位上班的时候,我和几个同事住在同一个房间。他们有的是大学生,在部门做技术员,也有经验丰富的老班长,还有和我一样的工人。那些做技术员的同事通常会早起,我们也不会睡得太迟。我会用耳朵听着他们的动静,当他们快洗漱完的时候,我就会起床整理床铺和整理自己。

    作为一名新员工,我认为没有必要和同事争厨房或厕所。我刻意放低身段,想在单位里早点站稳脚跟。我醒来后看到时间已经是早上七点了,于是我起床整理自己,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精神焕发的年轻人。当我准备出发去招待所的四楼找李砾时,时间已经是七点二十五分了。

    我敲了敲李砾的房门,里面传来她的声音:“谁啊?”我回答说:“砾砾,我是阿伟啊,你有没有起床?”她回答说:“是阿伟啊,快进来吧,我现在给你开门。”听到房间里的脚步声慢慢朝着房门的方向走过来,门被轻轻打开。在我面前的是一个略施淡妆的妙龄女子,让我心中产生一股冲动,想要将她拥入怀中,轻轻一吻。

    然而,我只是小声地问了一句:“砾砾,昨晚睡得可好?”她实话实说:“睡得不太好,过了好长时间才睡着,只是在天快亮时才睡着,不过我们都是年轻人,也不用睡太多时间的,我感觉也睡够了。”我回答说:“那就好,那就好。”然后她把我领进了房间的沙发上。

    她又问我还要不要先喝一点水才出门?我连忙摆手说:“不用喝水了,到时我们去单位门口吃一点早餐再出去吧!我们坐公共汽车先带你去粤州的BJ路步行街先转一下,到时帮你买两件这边的衣服吧!不是说你现在的衣服不好,而是来到我们广北的省城,我也想让你见识一下这里的繁华。”李砾没有说什么,点点头算是回答了我的建议。

    她很快就打理好自己,带上她的随身小包,我们就出门了。因为我和她说过晚上还要回来,所以不用退房,房子也是和前台说好先住两晚的。我们两人一起漫步至单位门口的几家小食店,坐下来,我为李砾点了一份美味的鲜虾肠粉,为自己要了一份牛腩粉,还又要了两份煎堆,这些都是我们广北这边的特色小吃。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偶尔会遇上留在总部上班的一两个自己的同校同学。大家都是礼貌性地互相点了一下头,算是打过招呼了。只是他们会不自觉地用审视的目光将李砾从头到脚打量一遍,然后意味深长地返回自己的座位坐下等待早餐。这时,我也会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在我身上,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我们边吃边聊着这边的各种习俗,李砾听得十分认真,不时地点头赞同我的话。

    就现在的发展状态,和砾砾的交往还是和前世一点也没有尽改变,我还是那个渴望交上女朋友老实巴交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