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带领锦衣卫,血染金陵城
繁体版

第四十五章 太子参与

    朱柏和铁铉回到了湘王府。

    其余六部的给事中,也回来复命了。

    如朱柏所料,他们还是一无所获。

    很多看似有点苗头的东西,顺藤摸瓜摸下去就是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已经过去两年了,但现在还依然是禁忌,他们也就没有办法再查下去了。

    朱柏无奈道:“这不怪你们,回头让铁大人给你们说说吧!

    现在呢,我们还有一件事情要做!”

    “请湘王吩咐!”

    “之前,陛下已经来过了,也已经看过本王已经书写好的奏折,他心中也有了答案,明日在大殿之上,一定会保住我们锦衣卫和锦衣卫的特权,让我们继续查案。

    可是,我们提前去查了,以及知道了结果。

    但是,我们不能将我们查到的结果告知陛下,我们还是依然保持着奏折上面的那种悬疑,更有利于我们保住锦衣卫。

    只要过了明日的朝会,那么后面本王会找机会将结果告知陛下。

    也就是利用这样一个信息差。

    晚一些向陛下汇报情况。

    这样一来,陛下明日在面对百官弹劾,面对太子纳谏的时候,才有保住我们的理由,如果陛下知道了这个结果,那么或许又会揭起胡惟庸对陛下造成的伤疤,那样的话,对我们就十分不利了。

    所以,诸位明日在大殿之上,要谨慎发言,尤其是对于今晚的见闻,千万不要提起。”

    朱柏将道理都说得十分清楚,这些人也都是科举出身,都不笨,自然能懂他的意思。

    于是,纷纷点头称是。

    铁铉从人群中,站了出来,拱手一礼,道:“湘王殿下,此举下官有罪!”

    “铁大人何罪之有?”

    “下官信誓旦旦地恳求殿下,连夜去搜查证据,结果,却反而造成了被动,要不是湘王英明,还差点成了锦衣卫的罪人。”

    朱柏起身,扶住铁铉,宽慰道:“铁大人不必自责,这事不怪你,今日不去,明日也会去,但结果还是一样,这不是我们的疏忽,是敌人的手段太多,计划太周密。

    我们要想破案,就只能比他们更加的远瞻,才能破局。

    放心吧,只要将明天应付过去,锦衣卫不被裁撤,那么我们就还有机会,到时候我们再具体的来想办法。”

    其余几人也劝着铁铉。

    朱柏将奏折的内容大致给他们说了说,让他们回去准备明日的早朝,尽量严丝合缝,互相配合,誓要为保住锦衣卫而努力。

    他们于是,也不回自己的府邸了,就干脆呆在湘王府,就在这里书写奏折,朱柏吩咐他们,事无巨细的将他们发现的六部的一些问题写了进去。

    因为,只有这样,六部的问题看起来越多,越是朱元璋都不知道的一些问题,那么对于朱元璋来说,就越会想要有一个自己时时掌握的耳目。

    这些给事中就开始了口诛笔伐,一些落入奏折之上,一些进行口述。

    为了不出错误,他们三三两两的还在模拟对话。

    朱柏看在眼里,心里十分满意。

    “这些被六部边缘的给事中言官,其实真的是人才,这次捡到宝了。”

    朱柏见他们如此认真,自己也不敢怠慢,他也拿出一张纸来,对整个案件进行了一个推演。

    这种推演是前世的探案类电影经常看到的,是有利于找出破解之法的。

    就这样,整个湘王府都在通宵达旦的忙绿着。

    还有一个地方,也忙碌着,也几乎要通宵达旦了。

    这就是太子东宫。

    ......

    东宫

    太子朱标将桌案上面的奏折全部批完,这时已经是半夜了。

    一旁的吕妃还是侍奉着他。

    朱标看着心疼,用手摸了摸她的头,温柔地说道:“爱妃,你怎么这么傻,本宫都叫你去休息了,你还在这里!”

    然后,朱标握着她的手,深情地看着她。

    “这些日子你辛苦了,也委屈你了,本宫知道朝中有些闲言碎语,希望爱妃不要过于自责,本宫相信你。”

    听到朱标说起,吕妃眼泪马上就出来了。

    看起来让人生怜。

    她有些哽咽地说道:“多谢殿下关心,臣妾没有将长孙照顾好,这才.......就算他们不说,臣妾自己也不会原谅自己的。

    但是,有些人居心叵测,要说是臣妾陷害长孙,那臣妾可实在担不起这个罪名,臣妾在殿下面前对天发誓,要是臣妾陷害了长孙,就让我们吕家不得好死,天打雷劈.....”

    “别别别,爱妃本宫刚才就说了,本宫相信你,至于你说的那事,本宫也已经都知道了。

    爱妃你放心,明日上朝,本宫就会劝谏父皇裁撤锦衣卫,还吕家一个清白,至于十二弟,他那完全就是胡闹。

    这次还闯了这么大的祸,依本宫看,他在京城也待不下去了,就让老四接他去北平,以后就在老四身边,让老师好好看管他。

    等到了年龄,还辛苦爱妃给他张罗一门婚事,他也就去藩地去了。”

    吕妃听到朱标的话,心里十分窃喜,她父亲交待她的事情,她又完成一件。

    她止住了哭泣,半笑着说道:“太子对这些弟弟是真的好,古往今来也找不出几个,希望这些弟弟能够记住太子的好吧!”

    “都是朱家子孙,本宫不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好啊,父皇现在当了皇帝日理万机无暇顾及,就只有我这个当大哥的去照顾他们了。

    当然,还有爱妃你啊!

    对了,本宫也考虑清楚了,等长孙百日之后,就正式上书父皇,请求父皇册封爱妃为太子妃,允炆为长孙!”

    吕妃十分激动,连忙提起裙摆,走到太子面前,跪下谢恩。

    “臣妾,谢殿下厚恩!”

    “起来吧,现在爱妃可以去睡了吗?你看看你,最近憔悴得本宫看着都心疼。”

    “殿下休息,臣妾就休息,臣妾还要侍奉殿下就寝呢!”

    “今晚不用了,本宫还在等人!”

    话音刚落,东宫内侍太监李恒,在门口汇报道:“太子殿下,燕王携家眷已到东宫!”

    太子笑道:“老四来了,好了爱妃,你不用等本宫了,今夜本宫要和老四长谈。

    李恒,请老四来书房,燕王家眷你去安排他们休息吧!”

    “老奴领命!”

    朱标高兴地去到了书房,他知道,他又多了一个帮手,之所以请朱棣来,就是把朱柏的后路给他安排好了,这样一来。

    裁撤锦衣卫就更加志在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