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巅之群英荟萃
繁体版

第三十章:黄巾起义

    中平元年(184年)一月,冀州巨鹿,太平道总坛议事大殿。

    如今的太平道已是大汉第一教派,不过总部却依然简陋,不过在场众人对此却并没有什么异议,举义旗可是件要花费大量金钱之事,如今大业未成,确实不应该在这些方面浪费资金。

    年近五十的张角端坐在主位,旁边站着儿子张帝,左右坐着的乃是他的两位弟弟张张梁张宝,而下方左右站着的第一人分别是项燕和黄巢。

    环顾了下四周,将众人的表情全部看了个遍后,张角点点头,淡淡的问道:“人都到齐了吗?”

    黄巢闻言,站出拱手恭敬的回答道:“启禀主公,三十六方渠帅已尽数到场。”

    太平教信徒遍布四海,由于教徒人数太多不好管理,所以设三十六方渠帅,以管理各地事务。

    三十六方渠帅都是张角的弟子,分别是洪秀全、方腊、张牛角、张白骑、张曼成、波才、卜己、程志远……等人,每位渠帅手下规模小的也有七八千人,最多的如扬州洪秀全,手下已有近五万之众。

    而黄巢和项燕因为都是张角的智囊,所以地位更加尊崇,在太平教的地位还在渠帅之上,仅次于张角。

    “今日将你等召集一堂,是有一件关乎我太平教生死存亡的大事要宣布!”张角抚了抚长须,淡淡的说道。

    众人一听脸上都浮现出喜色,在座众人都知道张角所言是什么意思,他们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终于到来了。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要先剪除内部的叛徒,一屋不扫,又何以扫天下!”张角清冷的言语在众人的耳中却如同一道惊雷,叛徒?师兄弟中居然出了叛徒,一众渠帅全都愤怒的叫嚷起来。

    项燕见此,站出来说道:“那个叛徒并不在场,我已派人前去捉拿了,想来那个叛徒是跑不掉的。”

    一听到叛徒不在自己这些人当中,所有人都不禁松了一口气,洪秀全率先站了出来,恭敬的问道:“师尊,那个叛徒到底是谁?”

    张角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哀伤,张角一生有两子,还有一亲女和两个义女,发妻亡后怕他们被欺负也没有续弦,所以这些弟子他每一个都是当作亲儿子一样对待的,现在受到背叛,他自然很伤心。

    不过也正是张角付出了真心,所以才能收获徒弟们的忠心,就算是造反这种掉脑袋的大事,徒弟们也是依然义不容辞誓死跟随!

    “唐周。”张角淡淡的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失望。

    “唐周!!!”

    众人一听都发出惊呼,唐周这个人他们都知道,向来忠厚老实,没想到却行此不忠之事,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呐!

    而与唐周关系不错的张曼成闻言顿时大急,连忙站出来替好友辩解道:“师尊,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误会?或许唐周他有什么苦衷也说不定呢?”张曼成话音刚落,只听门外一道清脆的女声传来缓缓传来。

    “无论唐周他有什么苦衷,但背叛就是背叛!”

    只见一位手持长剑的绝色少女,缓缓走了进来,少女一身红衣,英气勃发,浑身散发着冷傲之气。

    而少女身后的两个仆则押着一个披头散发之人,不紧不慢的跟了上来,那人正是叛徒唐周。

    “胜儿,你怎么回来了?你不是在洛阳被擒了吗?”张角见到少女的到来,眼中瞬间露出惊疑之色。

    红衣少女正是去年被刘御生擒后被废了内力的东方胜,乃是东方朔之后,年仅十六岁,有倾城之貌,更兼剑术无双,十二岁时就能硬抗剑圣王越十剑,乃是一位真正的剑术天才!在东方家传功法的帮助下已突破至宗师。

    “谢义父的关心,是刘御让我回来给义父送东西的,顺便在路上成功擒拿叛徒唐周,但唐周却在被捉拿之前就已将密信送出,对方有近百骑,孩儿一人无法将他们拦住,所以只能先将这叛徒压回来,现等义父发落。”东方胜从怀里拿出刘御的书信一脸淡然的说道。

    张曼成见铁证如山之下他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于是叹了口气,落寞的退了回去。

    “无碍,胜儿你无事回来就好。”张角淡笑着安慰道。

    “义父,现在孩儿已经投靠刘御了,改名貂蝉,所以不方便参与你们的事,先告退了。”貂蝉把书信交给张角后便要转身要走。

    大殿的人听到这个消息,瞬间炸了起来,堂堂的太平教圣女居然投靠了刘御,这消息怎么可能不轰动。

    张角眼含泪水道:“胜儿,你怎么投靠汉室了?大汉可是你的杀父仇人,你忘了吗?”

    “义父,孩儿的杀父仇人另有其人,大汉只是其中的一把刀,那人义父也是知道的,所以孩儿现在走了,他也不会伤害你。”说着,貂蝉向着张角磕了三个头,起来后转便走,纵然有人拦着也被张角阻止。

    貂蝉走后,作为黄巾第三智者的黄巢立马站出来说道:“主公,既然消息已经泄露,我看不如提前举事吧,否则等汉室反应过来,我们会很被动的!”

    张角叹了口气,刚想回应时,只听又一道洪亮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不用提前!”

    众人不禁向门外望去,只见一位身高九尺,身材魁梧,长相威武不凡的英俊青年,缓缓走了进来。

    那青年昂首挺胸,俯视众人,眼中尽是狂傲之色,可是当看到青年的眼睛后,都不禁惊呼起来。“重瞳,你怎么也有重瞳!”

    青年一听到有人拿秦昊来说事,脸上顿时显露出不悦之色,不屑的反问道:“谁规定重瞳是秦家小儿独有的?”

    洪秀全见青年当着自己这么多人的面,居然还敢如此不客气,顿时皱起眉头喝道:“你是何人,此乃我太平教议事重地,是谁允许你进来的!”

    四年来洪秀全为太平教立下赫赫功勋,已经俨然一副大师兄的派头,于是忍不住站出来训斥起来。

    感受到洪秀全的敌意后,青年也是无所谓惧,撇了洪秀全一眼后,淡淡的说道:“无脑之辈,我能进来,你说我是何人?”

    蔑视,赤裸裸的蔑视,洪秀全顿时怒道:“大胆狂徒,你真以为没人能治得了你吗?还不给我滚出去。”

    青年见此倒是不以为意,而是冷笑着讽刺道:“你算什么东西,真把自己当成教主了吗?”

    洪秀全闻言,顿时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一般,彻底暴怒起来。

    “放肆,石达开,杨秀清何在。”

    站在洪秀全身后的两个英武不凡的壮士闻言,立马站出,抱拳回应道:“属下在。”

    “给我拿下这个狂徒!”

    “是!”两人闻言,立马挥拳向青年冲去。

    找死!”青年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冷笑着迎了上去。

    众人见两人一齐上阵,心里想这青年死定了。

    不过结果却惊爆了所有人的眼球,青年给了两人一人一巴掌,石杨两人瞬间向死狗趴在地上。

    “废物。”青年一脸鄙视说说道。

    “你你你………”洪秀全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不是吗?连我一巴掌都受不了,还不是废物,如果堂堂的太平教想靠这些人推翻汉室,简直是痴心妄想。”青年一脸傲然说道。

    “大胆,居然敢污辱我太平教。”混沌站出来怒叱道。

    “哦,你是何人?”

    “吾乃是混沌,小子你可别太狂了。”

    “原来是和梼杌那废物齐名的人,那也是废物。”

    “找死。”梼杌出来一拳向着青年打去,青年也是一拳打回去。

    碰,两人拳头相碰,梼杌被震退了几步,青年站在原地不动,戏谑道:“力道可以,不过废物还是废物。”

    混沌见梼杌居然被震退了,立马纵身上去一掌拍过去。

    青年见混沌一掌拍过来,出口道:“你也要来丢人现眼吗?”说着也一掌拍过去,两掌相碰,大厅内响起一声巨响,众人耳朵里嗡嗡作响。

    “哈哈哈,没想到你居然有如此力道,过瘾过瘾。”青年纵声大笑道。

    混沌见青年居然轻易接住这一掌,不禁问道:“青年人,你到底是谁?为何不报上名字?”

    “凭你这点实力还不够知道我的名字。”青年目空一切的回答道。

    “狂妄。”梼杌又是一拳打过来,混沌在旁边也一拳打过来,青年两只手掌轻拍两人拳头,刚拍到便以巧力卸掉这两股力量,随后欺身而上用肩膀撞在两人的肩头,两人踏踏踏退后几步。

    青年狂声问道:“还有谁要上来的?”

    “MD,这小子太猖狂了,两位兄弟,我穷奇(饕餮)来帮你们。”只见从人群里走两个身高近丈的彪形大汉。

    “哈哈哈,让我看看号称太平教“四凶”一起上有多少本事。”

    只见四人的拳掌指腿朝着青年而来,青年临危不乱,一一化解他们的招式。

    五人拳来脚往,一时间难分胜负,双方打了两百多回合,青年已经稳稳占据上风,而四人已经被青年不知道打了多少拳脚了。

    “够了,羽儿!”

    一直高高端坐在主位上看戏的张角这时终于发下话来,而青年一听也立马跳出战局。

    青年缓缓走到对张角面前单膝跪下,恭敬的说道:“项羽拜见岳父。”

    项羽?岳父?这是什么情况?

    众人都有些凌乱了。

    师尊可只有三个女儿,一个是亲生女儿张宁,另外两个,一个是义女东方胜,已经投靠刘御了,另一个只听说是智谋过人,却从来没人见过,这个青年自称是师尊的女婿,这么说...

    众人纷纷向张宁望去,可张宁却连忙冲众人摆摆手,示意并不是自己。

    众人见此也明了,那就是另一个了,原来打半天还真是自己人啊。

    “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乃是项雁先生的长孙,我张角未来的女婿,我义女虞婉白的未来的夫婿,项羽字子籍!”张角满意的看着项羽,一脸笑意的说道,显然对项羽这个女婿十分的满意。

    项燕这时站了起来,向众人拱手致歉道:“羽儿初生牛犊,刚才有什么失礼之处还请各位多多包涵!”

    这些年项燕对太平教所做的贡献,众人都看在眼里,虽然依然对项羽刚刚的狂妄之举有些不满,但项燕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恭喜师尊得此佳婿!”

    项燕见项羽呆呆的杵在那,立马给了项羽一个眼神,示意项羽向众人道个歉。

    项羽注意到爷爷的眼神后,极度不情愿的起身冲众人躬身的说道:“项羽首次出世,见在座居然有这么多高手,一时技痒,故此才出此下策,还请各位多多包涵。”

    “子籍贤弟以霸王之字为名(项籍字羽),又以霸王之名为字,本身更是有着霸王盖世之勇,简直就是霸王再世。依我看秦家重瞳子给项羽兄弟提鞋也不配,得项羽兄弟相助,真是天助我太平教啊!”黄巢笑着说道,刻意讨好之意,简直明显的不能再明显了。

    “哪里哪里,黄先生过奖了!”

    嘴上虽然说的谦虚,但项羽眼中的傲气却是毫不掩盖。黄巢见此不禁在心中苦笑,这人还真是狂到骨子里了呀。

    这时端坐在主位的张角,打断了众人之间寒暄,问道:“羽儿,你刚刚说不用提前举事时间,这又是为何?”

    “因为那封密信已经送不到洛阳了。”项羽淡笑着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咧嘴笑道:“因为那百名精骑,已经被我...杀光了!”

    百人斩,而且还是骑兵,居然真的有人做到了!这tm的比霸王还厉害,众渠帅纷纷在心里赞道。

    张角接过项羽手中密信,大笑着说道:“真乃天助我太平教啊,既然羽儿已夺回密信,那就没有必要提前了,只待时机一到,我太平教就敢为天下先,聚义旗,灭暴汉,还天下百姓一片青天!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在场所有人全都目光炙热的望着张角,一起呼喊起来那振奋人心的口号。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

    张角满意的看着众人点了点头,大手一挥后现场立马鸦雀无声。

    “三十六方渠帅何在?”

    “末将在!”

    “现在我命令三十六方渠帅速回各自辖区,三月一到,反暴汉,杀昏君,诛奸佞,灭妖邪!”

    “诺!反暴汉,杀昏君,诛奸佞,灭妖邪!”

    ……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三月。

    在这六十一度的甲子年,承平已久的大汉帝国迎来了一场“大地震”,道家第一大教太平教居然起兵造反了。

    三月一日,太平教百万教徒,在教主张角的带领下,头裹黄巾,称黄巾军,一路高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和“反暴汉,杀昏君,诛奸佞,灭妖邪!”的口号,公然举兵造反。

    张角举事后,天下哗然,各地豪杰也纷纷举兵响应。

    西凉韩遂伙同北宫伯玉挑拨羌人再次叛乱;

    渔阳张纯张举响应张角号召起兵反汉;

    吴郡严白虎直接领军冲击郡守府杀太守;

    还有巢湖贼郑宝、江夏贼陈应、东海贼,白波贼等等。整个大汉都陷入遍地烽火当中。

    一直沉浸在酒色中的汉帝刘宏,刚得知这次叛乱规模居然这么大时,整个人都吓呆了,而洛阳朝廷的一众官员都惊呆了。

    叛乱年年都有,但谁怎么也没想到这次竟然是太平教,而且来的这么突然,这么凶猛。

    张角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不可能丝毫不被察觉。

    其实早就有人看出来了,但奈何人微言轻,再加上十长侍之一的封谞被收买,在朝内替张角打掩护,所以这一类的声音根本就没人听。

    而且众所周知,儒道两家向来是大汉最为忠实的支持者,乃是大汉的两柄利剑,剿灭百家叛乱,维护地方安定,儒道两家是功不可没。

    太平教是道家第一大教,如果公然造反的话,那不是和整个道家对着干吗?

    这又置道家其他流派与何地?又让朝廷如何看待道家?而且你张角已年过半百的,不安享清福,却冒着诛灭九族的风险举兵造反,你到底图啥呀?是想当皇帝吗?

    对于张角造反的动机,忠于汉室的官员们想不明白,汉帝刘宏想不明白,曹操袁绍等未来的诸侯们不明白,就连秦昊也不太明白。

    不过明不明白已经不重要了,黄巾起义已经开始,大汉帝国已经岌岌可危了。

    叛军一开始打着传道的幌子进入各地,结果却突然举事,内外夹击之下,各地驻守官兵不敌,众多城池沦陷。

    叛军攻入城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仓放粮接济贫苦百姓,然后则是杀贪官诛豪强。

    广大贫民见到平时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的贪官污吏和地主豪强们纷纷陨命时,纷纷拍手叫好,高呼苍天有眼,很多人都因此加入黄巾军的行列,黄巾军的规模也如同滚雪球般迅速壮大。

    3月1日,太平教于八州之地,分三十六路起兵,当天立下28城。

    3月15日,豫州陈国全国沦陷,梁国半国沦陷。

    3月21日,兖州济阴郡全郡沦陷。

    3月29日,青州乐安郡全郡沦陷。

    ………………

    4月13日,冀州巨鹿郡全郡沦陷。

    4月19日,豫徐州东海下邳半郡沦陷。

    4月26日,扬州……

    5月3日,豫州除颍川郡外已全部沦陷。

    5月27日,南阳郡除治所宛城外,已全部沦陷。

    ……

    目前局势已不能用危急来形容了,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而反者,已达四五百万之众,可战之兵近百万。

    黄巾贼声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汉室稍有不慎可能真会有灭国之险。

    亡国灭种之际,汉室再也顾不得心疼钱粮了,大将军何进奏汉帝刘宏,请速降诏令各处加紧募兵,自行备御黄巾贼,又请允各地豪强招募义军讨贼立功。刘宏允奏后,又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各自引精兵、分三路讨黄巾贼。

    皇甫嵩领精兵八万奔赴河北,负责剿灭在冀州拥兵近四十万的张角三兄弟;

    卢植领精兵七万奔赴中原,负责剿灭兖州之地拥兵近三十万的黄巢;

    朱儁领精兵八万奔赴豫州,负责剿灭拥兵二十多万的项燕。

    二十五万大军尽数派出后,偌大的司隶之地几乎兵员已空,京师洛阳也只有三万守军,整个司州守军仅有5万,这对一国之都而言无疑相当危险。

    大将军何进建议立马募兵十万以保卫京师,可灵帝刘宏却认为十万大军还是不保险,于是大手一挥下令募兵二十万。

    洛阳短时间内再次云集了二十五万大军,不过战斗力就不知道了,反正他们的任务只是守卫京师洛阳的安定,可这时前方战场上却传来了战事不顺的消息。

    皇甫嵩不愧出自于将门世家,奔赴冀州后不久就在魏郡一带设伏,一战灭黄巾军15万,打赢了和黄巾军开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战绩虽然无比辉煌,但皇甫军也伤亡了近三万人马。

    一比五的战损比例,绝对的好消息,按理说应该庆祝一下,可关键是冀州黄巾军还有二十五万,而且又在从众之中招募青壮十万编入军队中,兵力已恢复到三十五万。

    黄巾军没有军饷,只要有粮草就可以作战,而且预备兵员也非常充足。朝廷军可是要发军饷的,真这么消耗下去的话,原本就不富裕的国库,可就真的要空了。

    最关键的是通过这一战汉室也知道了,黄巾军并不像自己想像的那么羸弱,他们的装备虽简陋,训练也不足,但抵抗意识却非常顽强,想要迅速剿灭黄巾军,几乎是不可能的。

    皇甫嵩手上只剩五万人马,虽个个精锐,但想凭此拿下三十五万悍不畏死的黄巾军,无疑是极其困难的。无奈之下,皇甫嵩被迫转入守势一边就地补充兵员,一边开始准备打防御反击战。

    至五月中旬时,双方交手不下数十次,互有胜负,战局也逐渐陷入僵持阶段,河北战局在皇甫嵩的努力之下,勉强维持在了一个不胜不败的局面。

    北方战局不顺,这不禁让朝廷忧心忡忡,不过中原和南方则更加危险。

    大儒出生的卢植碰到同样儒士出生的黄巢,双方之间的摩擦可谓是激烈无比,兖州东郡成了两人之间的主战场。

    论领兵能力,两人不分伯仲,交手十余次都互有死伤难分高下。

    黄巢虽智计百出,但奈何卢植老奸巨猾,总能识破黄巢的计策。

    无奈之下,黄巢只好亲领主力大军在东郡围死卢植,然后另派大将朱温领军十万前去继续攻略兖州其余州郡。

    卢植见此也是无可奈何,对付一个黄巢他都感觉心力憔悴,哪还有余力分兵救援,所以只好一边就地补充兵员,一边传令兖州各郡太守严防死守。

    河北和中原战场虽说是战局不利,但也勉强挡住了黄巾军的攻势,不过豫州的朱儁可没有那么好运了。

    朱儁本身也是一流统帅,但奈何他碰到的却是华夏史上最顶级的统帅,楚国军神项燕,而且兵员还处于劣势状态,自然就悲催了。第一战朱儁原本是想凭借兵精甲坚的优势,重演霸王破釜沉舟,正面突破项燕的战阵,收复豫州后再去剿灭扬州的洪秀全,哪知道却一头扎进项燕精心布下的的口袋阵。

    见朱儁上当后,项燕令次子项梁领全军精锐,正面强行挡下了汉军的冲击,于是朱儁悲催了。

    八万精锐差点就被项燕的二十万大军给包了饺子,要不是朱儁反应够快及时突围,结局肯定是全军覆没。不过就算成功突围而出,大军的伤亡也是极大的,突围后八万精锐已死伤过半,只剩三万人出头而且士气低落。

    朱儁只能且战且退,然后一边就地募兵节节抵挡,一边向朝廷求援,等待朝廷援军。

    不过有一点朱儁应该感到庆幸,那就是项羽请命前去攻打江东丹阳郡,所以不在项燕军中,如果项羽在的话,那等待朱儁的只有全军覆没,他绝对没有突围出来的可能。三路大军无一建树,南方的朱儁更是直接惨败,这让汉帝刘宏震怒的同时,更多的却是惶恐。

    大汉难道要亡在朕的手上吗?朕不信!刘宏的咆哮声响彻整个朝堂,但是也依然无法扭转颓势。

    皇甫嵩等三将虽并没能镇压黄巾,朱儁更是直接战败,但是刘宏却不得不用他们,因为此时朝中可战之将几乎已尽数派出,已无将可派了。

    而且就算临阵换将估计也不可能比三将做的更好了,所以只能给援助了,毕竟总不能看着他们战败吧?

    不过此时朝中除了五万老兵外,可就只剩下二十万没上过战场的新兵,不过汉室也顾不得这些了。

    洛阳新军虽没有上过战场,但也受过近两个月的训练,总比黄巾那些连训练都没有训练过的泥腿子要强些吧!

    于是洛阳刚集结的二十五万大军,转眼间就又送出去十五万,皇甫嵩得三万援军,卢植得五万,朱儁得七万。

    援军派出后司隶再次空虚后,于是刘宏下令再征兵十五万,不过新兵就算再多也依然难以剿灭黄巾,于是大将军何进献计调边军精锐前来镇压黄巾,反正也没有别的办法,灵帝也也只能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