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开局:苟在乱世随波逐流
繁体版

第20章 法会邂逅

    窗外繁星依然,月光下的少女,渐渐闭上双眼沉沉睡去。

    只是眉间那缕忧愁始终未散。

    天色微亮,拂晓鸡鸣。

    沈晓慧被急促拍门声惊醒。

    “姐,你起来了吗?今天朝天观有法会,带我去玩,好不好?”

    沈晓慧晃晃有些沉重的脑袋,起来用凉水拍拍额头脸颊,才稍感舒适。

    拍门声又起,只好先打开房门再梳妆。

    沈玉廷冲进来,鼻头不停抽动。

    “姐,你房里好香啊!奇怪,我房里怎么没有?”

    沈晓慧没好气的回道。

    “你个小屁孩,懂什么?这是姐的闺房,当然不同。

    “等你长大自然明白。这才什么时辰,不用睡觉吗?”

    沈玉廷神神秘秘的凑过去。

    “哇,姐的头发好香。”

    沈晓慧笑着轻捏胖乎乎的脸蛋。

    “小屁孩,你到底要干什么?直接说,不用阿谀奉承。”

    沈玉廷扭头摆脱捏脸的手。

    “姐,我想去法会玩。里面可热闹了,可母亲不允。你带我去好吗?”

    “这个不行,没有母亲的允许,不能随便带你出去。不过,可以试试帮你求个情。”

    沈玉廷闻言欣喜若狂,拉着沈晓慧就要往外跑。

    终因人小力微,只能乖乖等姐姐梳洗完毕,才出得房门。

    离阳城的朝天观,建成至今已有百余年,传闻甚是灵验。

    每逢初一,十五,香客云集求签卜卦,爻问运势姻缘,因此诞生了法会。

    道路两旁商贩汇聚,吃喝玩乐一应俱全。

    距大门不远处有个馄饨铺,两张小桌,略显拥挤。

    其中一张方桌坐着四人,宋林,李风和沈家姐弟。

    沈玉廷正对着碗虾米馄饨狂吃海喝,汁水四溅。

    沈晓慧拿着锦巾替他擦拭嘴角,不住嗔怪。

    “你慢点,没人跟你抢。不够可以再叫。”

    温馨一幕,落在隔壁桌的年轻公子眼中,很是感慨。

    姐弟情深,足见一般。不由对温柔姐姐多看一眼。

    孰料,这一眼便是百年沧桑。

    仿佛见到两人白头偕老的模样。

    沈晓慧心有所感,抬眼回望。

    一位年轻白衣公子,丰神如玉剑眉星目,正专注盯着自己。

    目光清澈,并不淫邪。

    于是微笑点头,继续帮沈玉廷擦拭嘴角。

    年轻公子还在入神,旁边随从提醒道。

    “公子,时辰不早,了尘道长还在等候。”

    公子恍然回神,磨蹭不肯离开,眼睛不自觉的瞥向旁边姐弟。

    沈玉廷正好吃完,高兴的打个饱嗝。

    抬头就看到对面有个男人,正在偷窥自己姐姐。

    当即小脸一虎,拍桌大喝。

    “你偷看我姐做甚?意欲何为?你个登徒子。”

    童声清脆,引得路人纷纷朝这边嘱目。

    宋林和李风立刻回头,审视的目光盯着旁桌之人打量。

    公子随从厉声喝道。

    “大胆,居然敢骂……”

    “住口。这位小兄弟,在下并非有意窥视。

    “只是令姐清新脱俗,令人忍不住心生向往。绝无恶意,绝无恶意。”

    沈晓慧“噗嗤”笑出声,觉得这人说话真酸,一股子书生气。

    但随从的喝斥,让她警觉。心知此人必是官宦子弟。

    不想因此招惹麻烦,拉着满脸愤怒的沈玉廷,往朝天观里走去。

    悠扬的钟磬道唱之声,让人安宁静心。

    沈晓慧虔诚请上三柱清香,敬于香炉之内。

    三缕青烟袅袅升起,带着虔诚心愿上达天听。

    脚步声响,大殿右侧年轻公子路过。

    看到月白倩影如玉侧颜,以及眉宇间那缕忧愁,心中又是萌动。

    但步履未停,擦肩而过朝后殿行去。

    沈玉廷冲着背影呸了一口。

    “登徒子。”

    沈晓慧孚尔,眼角余光一瞥,便收回目光。带着弟弟去往热闹处玩耍。

    后殿房间内,须发洁白面色红润的老道与年轻公子相对而坐,手抚长须笑问。

    “太子到此,所为何来?”

    太子刚端起茶杯,闻言再次放下。轻叹道。

    “国事稠溏若此,心中郁郁难安。

    “凯旋大军明日便至京师,国库却连犒赏之银都拿不出。

    ”官员贪墨成风吏治不正,天灾人祸民生艰难。我这个储君犹如热锅蚂蚁。

    “道长可否预知大离国运,还能承载到何时?”

    老道微微颔首,面露赞赏。

    “太子殿下有救世济民之心,实乃大离之幸。

    “昨日老道曾卜得一卦,国祚虽有危,却有异人相助,使得国运延绵。

    “可惜老道法力不足,无法卜得真身。只知此人已进入离阳城。

    “大离属火,异人属阴。阴阳相济,再生天地。她是个女子。”

    太子闻言欣喜莫名,躬身行礼致谢。

    老道急忙身形闪躲,避而不受。

    “使不得,太子将来必是一代明君,如此便是折煞老道。

    “我辈修道之人,知天命,济凡尘,是应有之义。”

    “多谢道长指点。本王感激不尽。就不打扰道长清修,告辞。”

    了尘含笑送别太子,忽觉心血来潮。

    盘坐蒲团掐指推算,却是纷乱迷雾无法窥探,只能轻叹闭目神游。

    太子出得大殿翘首四望,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常。

    可惜,那一抹白色倩影芳踪难觅。

    顿觉心中怅然若失,郁郁而归。

    当夜,离阳城外虎威大营。

    中军帐内,瑞王面目阴沉,质问沈明轩。

    “沈将军身边的小书办到底去了何处?本王求贤若渴诚心相邀。

    “他却无故突然失踪,大将军可否给本王一个解释?”

    沈明轩面对质问,极为不快。

    “王爷,他不在军籍名单之上。只是在我帐下临时停用。

    “他不告而别,我有什么办法?不过是个小书办,至于让王爷这么惦记吗?”

    瑞王面对沈明轩坚定的眼神,明白再问下去也不会有结果,只能越闹越僵。

    对方手握兵权,在朝中分量可比自己这个王爷还重。

    转念间,换上亲切笑脸。

    “沈大将军别误会,本王爱才心切,言语不妥之处,还请见谅。

    “可惜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将军明日还要进京接受封赏。本王就不打扰了。告辞。”

    瑞王转过身,脸色立刻阴沉。

    双目隐有怨恨闪烁不定,大步朝外走去。

    军帐中烛火通明,许久传出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