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昭公主的文娱
繁体版

第47章 和谐相处

    这点必须跟前辈《女驸马》学习一番,孟丽君连中三元、后来官拜兵部尚书,总不能没人看上做媒吧?

    原著陈端生就没写完,他人续写的结尾虽然孟丽君和皇甫少华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却是三女共侍一夫的结局,落入了俗套,实在是令李照影不喜,且也不符合现代人审美,倒不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

    这一点,港版的《再生缘》就处理得很好,孟丽君的闺中密友被逼自尽后被相府救下,收作义女。

    之后阴差阳错嫁给女扮男装走上仕途的孟丽君,两人在洞房里相认,对方也一直为孟丽君打着掩护。

    这条线就很好,改改就能用。

    这样想来的话,舒唱演那个跟万倩假结婚的闺蜜就很不错。

    这当然不算在她合约里提到的那一部电视剧中,毕竟这个角色撑死了就是个女二号,拿来给她积攒人气还行,拿来充数说这也算大女主就太欺负人了些。

    李叔那边汇报了《再生缘》的剧本制作进度,目前已经完成三分之一了,再有一个月就能全部做完,之后再精修一遍,最终做成40分钟一集、总共30集的电视剧。

    当然,这样的剧情,扩展到四五十集其实都轻轻松松,但李照影并不喜欢注水,她还给了许多公司剧本库里的精品电视剧剧本给编剧团队进行参考。

    节奏就按照那些精品剧的来,剧情要精炼紧凑、引人入胜、值得观众反复观看重播揣摩,这样也有利于卖二轮、三轮、……、N轮。

    如今国家还没有一剧两星的规定(2015年才开始实施),到时候光是上星电视台就不知道能卖多少。

    与李叔那边沟通完毕后,李照影再次看向休息区那边,发现万倩、刘奕菲还有舒唱三人已经打成一片了。

    这三人……不,准确来说,是万倩跟刘奕菲,什么时候关系这么亲近了?

    之前刘奕菲跑去《重返20岁》剧组探班的时候,两人之间不是还生分得很吗?

    自己离开燕京、前往港岛的一个多月里发生了些什么?

    其实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万倩在结束《重返20岁》的拍摄之后,回校参加了期末考,之后就直接来了燕京影子影业这边。

    在片场跟归亚雷老师学习过的万倩深感自己演技还不够,于是就去蹭了刘奕菲的表演课。

    一来二去,想通了两人之间其实没什么竞争关系的万倩,就跟心思单纯的刘奕菲混熟了,成了朋友。

    总的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至少好过原主记忆之中,华逸如日中天那会儿,公司所谓的一姐之争——双雪与四旦之一的周讯,那也是打成了一片,就是打得那叫一个不可开交罢了。

    也就是后来范雪雪主动离开华逸,开了明星开个人工作室的先河,周讯也在合约到期后没再续约,方才消停了下来。

    好在这种情况在影子影业目前还没有起势的苗头,毕竟为了艺人错位竞争,李照影签约的演员戏路不算重叠,给三人的资源也都是彼此之间不能互相替换的,也就是所谓的量身打造。

    在这种情况下,你去争去抢也没什么用,抢到手了,发现与自己的形象、戏路压根不吻合,完全就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更何况,李照影也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她更多的是希望公司旗下艺人良性竞争,而不是转入“即便我演不了,也要将角色抢过来,防止你因此大爆”的恶性竞争之中。

    这样的恶性竞争其实更多是在流量经济时代,很多经纪公司会进行所谓的防爆操作。

    就是看市面上可能会出一部爆款,带火里面几个演员,于是就发动水军和自家的粉丝,深挖对家黑料。

    这个时候,对家有没有黑料都没关系,尬黑也得黑,然后对方反手打出一招黑红也是红。

    双方你来我往,犹如高手过招,好不热闹。

    只能说,未来互联网大环境在平台纵容的情况下,是越来越混沌了。

    想要在未来不被这样的时代浪潮所吞没,必须掌握属于自己的权威发声渠道。

    所以,不管是未来自己做平台也好、还是能够趁机入股,总之,李照影是提前将微博的域名给抢注了。

    新浪微博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他们在博客时代的积累,外加选对了策略、邀请了大量明星与社会名人入驻之外,与他们手里有微博这个域名也不无关系。

    有了域名之后,网友上网输入域名网址,第一个出现的就是新浪微博,而腾讯、搜狐等的微博平台,则是需要你加上前缀才会跳转到对应的产品。

    多了一个步骤,那当然是会相对应的减少产品成功的概率。

    不过,想来李照影还是不会独自去做这样一个平台的。

    首先,这与她本身不希望做纯互联网产品的战略不符。

    公司战略并非儿戏,这就是企业文化,是一家公司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多而杂的下场,看阿里这家企业就知道了。

    这家企业跟腾讯大多情况下只投资、收购,但不怎么喜欢直接管事不太一样。

    阿里每收购一个品类的公司,总是喜欢空降高管过去指手画脚、外行指导内行。

    结果就是,在国内流媒体大战,也就是视频网站大战之中,自家收购的优酷视频甚至都比不过背后站在比自己弱很多的百度的爱奇艺,仅比一个由亚文化起家的B站强。

    阿里文学更是远比不上腾讯从盛大手中接手的阅文集团。

    其次,便是微博那舆论战前前沿、意识形态战线前沿的特殊性,实在是让人有些望而生畏了。

    李照影参股进去没什么,主控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她肯定没法跟某些势力虚与委蛇,到时候没有持各种立场的人们的碰撞,平台很难壮大得起来。

    因为人家会去找另外一家愿意接纳他们的平台,开辟一个新的战场。

    而且,这样一个平台运营起来,肯定要分走她大部分的精力。

    说难听点,区区微博,真的没重要到需要她付出自己大部分精力去管理的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