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王朝:弗格森制造
繁体版

第26章 “暴君”

    “弗格森一直都以粗暴的性格和火爆的脾气而闻名,他行事方式的粗鲁和言语的暴烈更是独树一帜。执教阿伯丁的成功,让弗格森‘暴君弗吉’的外号不胫而走。”

    ——题记

    弗格森的成功引发了媒体非同一般的关注。在东斯特林、在圣米伦、在阿伯丁,弗格森都在不断进步,他带领的球队更是不断地取得突破,令人无比震惊。

    弗格森具备非凡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还有不断革新的战术构想和建队策略。他从控制阿伯丁队的更衣室开始,让这支球队重新展现强大的战斗力,重新拥有夺冠雄心。

    当然,媒体们关注的还有一个点,那就是弗格森的臭脾气是如何成为执教成功的帮手,而不是拖后腿的因素的。

    1978年执教阿伯丁时,弗格森仅有4年执教经验,年龄也才36岁,年龄和资历方面都吃亏。如何管控更衣室?如何树立威信?

    弗格森的解决办法很简单。他本来就名声在外,不是一般的粗鲁脾气,非常粗暴的性格让他可以直接和球员们交流。他不断地激励队伍,给球队描绘美好蓝图,通俗一点来说就是“灌鸡汤”和“画大饼”。在直率的沟通之后,他弗格森真刀真枪抓球队纪律,抓日常训练,非常严格,毫不松懈。持续的高强度训练之后,弗格森给球队树立高标准。

    弗格森在阿伯丁队迅速拥有了球员们的认可,而当他第一次带队出征流浪者队时打平了对手。往年这几乎都算是一个很大的成功,但弗格森在更衣室如此说:“我对没有取胜很遗憾,我们本来可以大胜对手,可以打得对手毫无还手之力,但你们竟然为逼平对手而开香槟庆祝。这真的是垃圾心态,心甘情愿地当舔狗!”

    弗格森的助理教练阿尔奇-诺克斯回忆说:“弗格森告诉大家,所有人都在和你作对,场地,足球,对手,裁判,媒体,甚至你的支持者,你所感受到的压力,都在和你作对。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拿起武器去战斗,去击败他们。”

    弗格森性格直率,脾气粗暴,但这些并不是毫无来源。弗格森一直都认真学习乔克-斯坦的执教之道,也深受斯坦那种直率风格的影响。弗格森做不到像斯坦那样简单直接,批评别人不带脏话,但他和斯坦一样都是希望用直接的交流来达成一致。多年后弗格森回忆说:“我有幸跟着大师一起工作,有幸在他的身边学习。斯坦给了我关键的指引和正确的教育。我当时还是年轻教练,总是不断问这问那,而他非常有耐心。斯坦尽管对很多人都很直接粗暴,但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教我。”

    弗格森学到斯坦成功的关键,那就是对足球的献身精神。斯坦是个工作狂,全心全意投身于工作之中,经常废寝忘食地研究战术,研究球队的问题和对策,这深深地影响到了弗格森。

    弗格森说,“斯坦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工作,我们经常聊到半夜。有一次我因为第二天有比赛而必须稍稍早一点睡觉,但他还在继续工作,一直工作到半夜三点。”

    弗格森第一次对阿伯丁球员的演讲就是学习乔克-斯坦式的动员,这种激励是以前阿伯丁球员从未见过的,弗格森的话语使得他们自信起来,也让他们更加渴望奖杯。

    “旁人可能认为弗格森是疯子,但他真的让我坚信以做出非凡的事情。就像他自己完成了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任务一样。既然他能行,我们当然也能行!”当时阿伯丁队主力麦克利什回忆说。

    弗格森还善于处理反对者,哪怕对手是球队队长。当时他与更衣室领袖米勒的相处,就是一篇令人欣喜的故事。正是弗格森激发了米勒的追求,激发了队长的荣誉感,才让米勒在带领全队冲击各项冠军时无所畏惧,持之以恒。对于弗格森的执教和领导,米勒终身感激。

    弗格森强化了球队的自信,激发了他们的激情,用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训练来增加他们的战斗力。弗格森坚持进攻打法,强调整体攻防,强调快速转换节奏。他为球队制订了长期规划,建设了青训体系,通过培养本土球员来革新球队面貌。弗格森在阿伯丁队建立了精巧而且复杂的战术体系,球员们很早就接触到了这些,并且能够提出建议意见,集中进行讨论和研究,不断加深对战术打法的了解,在这个体系里不断成长。

    弗格森发掘和培养人才的能力是非凡的。阿伯丁队球员中斯特拉坎、麦克利什、布莱克、麦克吉和休伊特这些球星正是他亲自培养的,他们迅速成长,成为联赛的球星,国家队的核心。

    弗格森擅长挖掘普通人里的千里马。弗格森在加盟阿伯丁队之后,开始着手引入自己之前就认定是未来巨星的维尔。在5年前弗格森在圣米伦时就签下了这位的中场,当时维尔还在高尔夫球场当管理员。弗格森来到阿伯丁之后迅速挖来这个在圣米伦郁郁不得志的家伙,维尔后来在联赛和欧洲优胜者杯中都大放光芒,为阿伯丁队作出了极大贡献!

    弗格森在青训方面极为重视,加强对社区年轻球员的支持,打破两大豪门的垄断。尼尔-辛普森当年才16岁就被弗格森挖掘,让他出战联赛杯比赛;尼尔-库珀首秀时也只有16岁,约翰-休伊特和埃里克-布莱克则是17岁。尼尔-辛普森说:“这可不是偶然,这是他身为主帅的特质。他想要确保年轻人有通畅的晋升通道,而且年年如此。”

    到了1980年,当弗格森率领阿伯丁夺得队史第二个联赛冠军时,21岁的亚历克斯-麦克利什是他们的防线核心,23岁的戈登-斯特拉坎和斯蒂夫-阿奇博尔德则是进攻端大腿。三年后阿伯丁在决赛中击败皇马夺得优胜者杯冠军时,阿伯丁首发阵容的平均年龄仅有24.9岁,门前站着24岁的吉姆-莱顿,防线上有24岁的麦克利什,中场有21岁的辛普森和19岁的库珀,锋线上有19岁的布莱克,而板凳席上20岁的休伊特替补登场攻入制胜球。

    弗格森对俱乐部的管理非常严格,有错必罚,一点不讲情面。严格管理一开始曾令球员苦不堪言,引发很大的抵触。但弗格森勇于坚持,即使把一些大牌球员扔进预备队也不搞特殊。随着严格管理的坚持执行,弗格森让球队成绩不断提高,球队风气也就日趋好转。

    在严厉管理的背后,弗格森对球员的关爱也及时在线。弗格森一直以来就希望将球队打造成为一个大家庭。他非常关心球员家庭,主动为球员谋取利益,提供方便。弗格森经常邀请球员一家来观看比赛,赛后一起用餐。弗格森总是会给卓越的球员额外发放奖品,有时候会给他们的妻子、父母专门致电表扬。遇到球员或者他们的家人前来求助,弗格森总是主动解囊,积极为球员解决困难。

    “球队是个大家庭,如果你表现失常,导致球队失败,你就是让家庭失望,让父母失望,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糟糕的了。”麦克吉回忆说,“弗格森这一点做得特别好,这是地道的北部城市工人家庭道德观,我们都信奉这样的原则。”

    弗格森赢得了球员们家人的支持,这是一种超越职业的认同,也是一种难得的配合。

    当然,更衣室里也有风暴。对于一些特殊状况,弗格森肯定会变得疯狂,他本来就是脾气暴躁的家伙,变成一个“暴君”并不奇怪。在执教阿伯丁之初,弗格森对球队的要求就无比严苛,他的鲜明特点就是“远超对手的地狱式训练”、“毫无人性的长时间重复训练”。在当时这也的确令人惊悚。

    弗格森如此解释:“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这是足球的潮流,然而有些原则,从我1974年作为一名32岁的新手教练时就开始认识和坚持。这些永远不会过时,永远都会有效果。我们需要远大目标,球员需要刻苦训练,球队需要严明的纪律......这些原则我认为非常重要。我会在训练中贯彻这些要求。球员抱怨,畏惧,抵触,但我总是坚持必须达到标准,哪怕让球员哭爹喊娘。”

    弗格森说:“我很早就认识到,所有成功的俱乐部都必须要坚持这个原则。”

    弗格森训练要求对很多阿伯丁球员来说就是恶梦。“即使是在正常的、规定的训练时间里,弗格森也有办法让你后悔从娘胎里生出来——他的训练科目繁多、强度极高、要求严苛、并且不厌其烦地重复、重复、重复……最后的目标就是让你几乎可以下意识就作出正确的动作。”多年后阿伯丁队的名宿米勒说起时仍然不寒而栗,他实在是记忆深刻。

    除了训练要求严格,弗格森的脾气暴躁还体现在发狂骂人,特别是在比赛输球或者球员忤逆他之时。阿伯丁队球员给他起了一个“暴君弗吉(FuriousFergie)”的绰号,这很快就成为了报纸的头条。

    弗格森的严格会让球员终生难以忘记。阿伯丁队曾经有个球员迟到,这个倒霉蛋当即被弗格森赶出合练,必须自己加练更多的项目;弗格森让犯错球员罚跑5公里匀速跑然后2公里加速跑是常事;弗格森曾经因某位球员在公路上飙车而暴怒,他认为那个可怜鬼“危险驾驶”,下次的训练课之前必须自我检讨......

    弗格森最令人恐惧的,无疑面对面大声斥骂球员。斯特拉坎是阿伯丁队的进攻核心,是弗格森执教时期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但即使如此他也吃足苦头。斯特拉坎在弗格森之前加盟,后来被弗格森培养成为了右路攻击手,赢得了诸多荣誉,但他不断进步的这个过程是无比艰苦的。他不仅经常被处罚,经常被斥骂,甚至有时候被弗格森直接怼到脸上,或者直接被弗格森拿起更衣室里的东西直接砸过来。

    弗格森后来令人心胆俱裂的吹风机,实际上在阿伯丁就已经开始。阿伯丁球员就没少享受过弗格森这个待遇,最夸张的一次是球员在上半场十几分钟就被换下,然后在比赛结束后被弗格森喷了整整半天的口水。

    即使如此,阿伯丁的球员们还是非常服膺弗格森。他们非常团结,执行战术命令非常严谨到位,对弗格森的要求也总是想尽办法完成,总是希望能够为主帅作战。

    阿伯丁的蜕变就这样产生,就在弗格森粗野的管理之下。球员们个个精神奕奕,信心满满,就像是一只只好斗的小公鸡一样。他们在球场上冲劲十足,每时每刻都保持着充沛的体力,跑动积极默契,保持着紧密的团队,攻守转换迅速,战术纪律严谨。他们就像一股从北部吹来的强劲清风,带给联赛不一样的冲击。

    弗格森凶名远播,但无论阿伯丁、圣米伦队还是东斯特林队,球员们都非常尊重他,也十分愿意为他效力。记者们采访了很多弗格森麾下的球员,他们无一例外都表示会为“暴君”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