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神朋克
繁体版

第八十五章 迎娶

    周近到宁府下了聘礼的第三天,宁府的嫁妆也同样风风光光的沿路送到了太平庄。

    媳妇未过门,嫁妆先到,也是中原婚嫁的规矩。

    但凡明媒正娶,男方下的都是聘礼。女方同意,就会把嫁妆先送过门,亲事就定下来了。女方若不同意,自然会把聘礼原封不动的送回来。

    因为三媒六聘,是娶的正妻。

    如果男方是纳妾,送的就是彩礼,女方可以不嫁,彩礼也不必退回去。毕竟没有女人甘愿当小老婆,男人拿不回彩礼也是咎由自取。

    眼见大婚的日子越来越近,周府上下也是越来越忙。就是前来帮忙捧场的同僚们,也难得忙里偷闲。

    砰砰!

    又是一个午后。

    练武场上,乔银正和卢源拳切磋技艺,二人的武功都是日益精进。

    乔银现在依仗幻灵佛珠,可以持续千余息的伪数佰手,能称得上半个武圣了。

    卢源同样不差。这位老资格宗师,已经开始领悟拳意之奥妙,骨髓震荡之精准,同样可以长久施展伪数佰手,与乔银打得不相上下。

    看着院中人影闪烁,气血翻腾的两道身影,李缘宏他们都是一脸崇敬。

    最后二人拳脚相撞,一下分开。

    卢源也流露出畅快的笑容:“乔姑娘的武道,越发精进了!卢某自叹弗如。”

    乔银也显得很开心:“卢员外也是个体面人嘛。”

    之后,他也没冷落了其他客人:“程老爷,你们怎么也想着来泯南逛逛?”

    程松铭笑道:“会试落榜,无颜见云渊父老。我和林兄想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泯南一科五进士,如何不该来瞻仰瞻仰?”

    “哈哈,您客气了!无论是习文还是修武,最重要的就是切磋交流。泯南能有如今这般气象,也是新政之后,诸多学子汇聚的成果。”

    乔银觉得很开心。

    泯南原本是天涯海角,如今却开始吸引人才,这正是新政推行的成效。

    李缘宏则是说道:“在下倒是真心实意,想向周兄讨教新政!与其当一名候补侍卫,混吃混喝,倒不如为国为民做点事情,不然考取功名何用?”

    乔银喜道:“我哥正要去瑚州为官,那里山穷水恶,他一介书生多有风险。如若李兄肯助一臂之力,当真是新政之福,也是我大肃之福。”

    李缘宏拱手笑道:“下官当得效劳!”

    那位林芝良也很坦率:“实不相瞒,我和程兄落榜,只怪自己学艺不精!卢员外乃是会试魁首,还救过程兄,我们特此想来讨教。”

    “唉?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卢源连忙摆了摆手。他当初帮助程松铭,完全是出于本意,没有半点拉人入伙的心思。因此如今他们诚心求教,卢源也不会藏私。

    “武道之分水岭,在于先天,先天之分水岭,在于灵肉合一!先天武师修炼脏腹,即为五脏六腹。脏是器,腹是官;脏要急,腹要缓。我们常说肝脏肾脏,没听说有肺脏胃脏。先天武师要踏入巅峰,就要分轻急缓,练武才能心到意到!身在动,心亦行,自然而然便能灵肉合一了。”

    说着,他开了一下乔银的“落星弓”,让浑身筋肉,骨髓,脏腑,直至骨髓,都有节奏的韵律起来。

    “所有练武的要义,其实都能在开弓中展现出来。圣人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论是习文还是修武,做官还是做民,都要守住这条中线;满弓的这道月面,即为修武之守意。你把我开弓的姿势记到念头里,每天修习参悟,最多一两年就能灵肉合一。”

    林芝良他们见了,都认真的欣赏着卢源的动作。就是乔银,也虚心听取他对武道的理解。

    不多时,卢源也松开弓弦,慢慢收力。

    乔银能感受到,他说的并非虚言。这个姿势是修炼八部神王经融合而成的开弓动作,只要参悟通透,别说成就先天巅峰,就是跨入宗师都有可能。

    “到底是科甲魁首!卢员外不光武功高强,就连儒家经义,都解读得这么漂亮。”

    这一回,程松铭他们几个是当真被折服了。

    卢源这个人,平时话不多。但只要谈拢了,他也能滔滔不绝聊出很多东西。

    “我并非儒家士大夫,只希望保留经典,改进不合时宜的糟粕!世界并非一成不变,几千年前的圣贤之言放至现在,不可能条条都致用。但过分信仰是迷信,一味的摈弃,何尝不也是一种迷信?所以对圣贤之语录,我们同样要守住这条中线;恪守教条不过是伪儒,懂得变通的,才算真正读懂了儒家。”

    说到这里,卢源又有些意兴索然,将“落星弓”还给了乔银。

    乔银忍不住说道:“卢员外,你真没想过再考个文进士吗?像我哥那样。”

    卢源笑了笑:“算了。我和周兄到底还是不一样,就算能谋其位,也难有精力谋其政了。”

    说着,他又朝天上指了指:“起风了?”

    乔银也抬起头,果然感到一阵微微的凉风:“真的,起风了!”

    程松铭他们自然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也附和道:“是啊,天凉好个秋……”

    中秋时节,秋风会渐渐转凉。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风向开始变了,从东南风慢慢变成西北风。

    卢源说道:“小乔,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从南安得来了可靠情报:蛮荒大陆南岸,的确有季节性风暴。”

    “真的?”

    乔银回过了头。

    见卢源肯定地说:“绝对是真的!南安舰队把当地称作风暴角,他们的国王觉得不吉利,还说要给改个名字……唉,你觉得应该叫什么好?”

    乔银想了想:“如果是我,就叫它好望角。”

    “还真是!”

    就在大家偷闲不多久,周府的管家来到了练武场:“诸位老爷,送亲的轿子下了牛轭湖码头,已经往太平庄来了!诸位老爷请一同去迎轿!”

    “哎,终于来了!”

    乔银马上做好准备,卢源他们这些来捧场的老爷们也都整理了一下仪容,批上红花,一同迎出府来。

    ……

    牛轭湖码头外,整整齐齐停着六艘大牙舰。每条船上都是喜绸飘扬,锣鼓震天。

    “新娘到!”

    随着司仪一声传唱,牙舰上纷纷冒出一枚枚炮管,突突突……喷出一道道烟花。

    乔银和众多迎亲的人候在岸上,忍不住笑道:“这排场,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打仗了。”

    程松铭则是摸着胡须笑道:“洞房如战场嘛,今天周兄可要好好表现了!”

    说得旁边不少人都笑了起来。

    周近更是笑得满面红光,披红挂彩的迎候在码头边。

    今天的他装束得格外抢眼,头戴乌金纱冠,佩有翎翅,身着蟒袍,披红绸大花。放在平时,这种吉服是绝对不允许穿戴的,但今天是个例外。

    天底下什么官最大?

    在大肃,新郎官最大。哪怕是平头百姓,大婚这天也能着锦披绸,游街夸官。

    闺女出阁,更能穿凤冠霞帔,坐八抬轿。这时候官府是不会干涉的,相反百姓添了人丁还算政绩。

    所以婚嫁,在大肃一直占有崇高的地位。这也是大肃人丁如此兴旺的原因之一。

    “新姑娘过门啰!”

    牙舰一靠岸,八名轿夫就稳稳的将大红轿子从船上扛到了岸边,之后一颠一颠的踏上了太平庄的这条黄土路。

    另外几艘牙舰上,也纷纷下来的一位位贵客。左边一艘上面是巡府和夫人,宁远这一家三口,这是娘家人来送闺女过门的人。

    右边一艘船,分别下来的是媒人祁云伟,江知府,丁知县。第三艘船上下来的便是省城中的大小士绅老爷,商贾大户,还有一些宗族长老。

    司仪上前,将轿子上系的红绸递给了周近。周近便将它披在肩上,司仪再次高唱:“起轿!”

    周近便喜吟吟的披着这道红绸,好像拉纤一样开始往前走。轿夫们也乐呵呵的高唱起来,抬起大轿跟着周近走向了周府,但才三步就退了两步。

    路边,前来贺喜的乡亲们也都朝着周近,还有后面的花轿扔出了一把把花瓣和彩纸,不少人更是开始起哄。

    “周大人,新娘子不愿意过来啊?”

    “您可悠着点儿,别把力气用光了!”

    周近更是笑得满脸灿烂,直说道:“诸位高邻放心,我周某人今天的力气使不完!”

    新郎一起抬轿子,也是泯南的风俗。

    如此折腾了好半天,周近终于将轿子拉到了府院大门之外。早就候在这里的家丁们随即点燃了鞭炮和烟火,噼哩啪啦的响声让喜庆又添了一层。

    “新娘于归了!”

    随着司仪的又一声传唱,随行的乐队也随之奏响,周府大门也终于打开。随之一同打开的,还有喜轿的轿帘,喜娘左右搀扶着新娘子从里面走了出来。

    亲娘盖着大红盖头,身上穿着朝服。出来之后,先跪在了周府门前的大红地毯之上。

    周府大门之内,摆着一张大案;案上摆放着五谷,正中间是一封明黄色的小册子,用香火供奉着。

    周近也上前一步,跪在了新娘身边。

    这个时候,所有的场面也都安静了下来。

    见司仪高唱道:“皇恩浩荡!新科进士,王府长史周近大婚,着册封正妻宁氏为三品诰命夫人,从此相敬如宾,以光圣朝之荣!上谕在此,望诏谢恩哪!”

    唱完之后,周围所有的官民百姓也都跪了下来,向着周府门口的香案上谕三呼万岁。

    “媒人献礼!”

    “媒人在!”

    宁府娘家的媒人,现任湖阳府的江知府上前,亲自为周府提了一幅对联:兄进士,姊进士,兄姊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俱夫人。

    横批:皇恩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