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神朋克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六章 二下南洋

    盛夏之后,时节已到了下半年。有了资金周转,湖阳船场的各个场区开始投入扩建。

    传统的衙门官坊,赚了钱大多会存起来,买田置地。只有洋务船场在得到资金后,投入到了扩大再生产,跳出了买田置地的历史怪圈。

    有人盯着内陆,眼睛长在后面,有人望着海洋,眼睛长在前面。

    扩建就意味着要招募更多人工,首先就是搭建场房的建筑工,泥瓦工。

    等场房搭建好后,还需要更多的造船工匠,杂役。

    乡下失地进城的农民也能从勤杂做起,慢慢转业成为工匠,或者从事其他行业。

    如今船场也吸取了周近农庄的经验,培养了不少干部。因此船场的扩建并不仓促。随着大量流民从乡下涌进州府,新政的成效开始进一步显现出来。

    这自然让朝庭里的弹劾更多了。听说他中了几百万,我在家急得团团转。

    筹备的这段日子,乔银也没闲着。

    他一面和郎先生带着丘小珍等幕僚洗炼倭舰。另一方面,就是和祁云伟他们商议整改学堂,真正把学文习武的事情落实下来。

    对于兴办官学,洋务衙门是完全赞同,巡府衙门也表示鼎力支持。祁云伟也好,宁卫也罢,都是出身于社会底层的人,愿意促成官学的改制。

    不过官学如何改制,办成什么样,尚需要时间准备。尤其是翻译出来的忍者功法,需要进行大量归整,就像太子召集天下鸿儒编撰“庶民蒙学”那样。

    时间一天天过去,又是一丝凉风从北吹到了源州。

    俘获的东瀛战舰被乔银他们一艘艘洗炼完毕。受伤较轻的,也开始修复投入使用了。

    除银河号外,洋务衙门俘获的另外两艘二级舰中,一艘只是轻伤,一艘重伤。

    重伤的,就是一开始被铁甲弹炸成两截沉没的那艘。如今虽然打捞出来,但想重新利用就得从头测绘,修复龙骨开始,那少说要好几年。

    不过另外一艘轻伤的,只是损坏了桅杆和甲板,船舷,预计在出发前就能完成维护。衙门也给它命名为“伏波号”,暂由方皓负责带队。

    伏波号上配备了二百名水手,都是响应衙门征召,带上妻儿一同去开发外海的。所以船上还有他们的老婆孩子,总共有六七百人。

    瑚州号和银河号各配备水手二百五十名,另外每船又安排了一百户准备乔迁的百姓。这些百姓基本上也是两口子带一两个小孩,一船也有六七百人。

    大肃流民很多,听说能分地,倒是不愁招不到人。

    除了人,船上还尽可能的配置了一些牲口家禽。如牛马,猪羊,猫狗;还有刚孵出来的鸡鸭鹅,大概到了地方也就长大了,即节省了消耗,又能带去繁衍生息。

    按二级舰的配置,这样的人员应该很吃紧。不过淡水问题一解决,所有问题就都不成问题了。

    如此一忙就是一个多月。

    等乔银他们把所有好的,坏的战舰全部洗炼完毕,伏波号也终于维护完成。

    中秋过后,天气微微转凉;到了秋分,已经有了明显的北风。

    三艘大舰也再次乘风出航,载着满满的人员和物资驶出马尾湾,然后向着南大洋而去。

    ……

    这次出行,所有人的心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上回是对未来一无所知,很多人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出发的。但这一回有了明确目标,人员物资又充足,感觉和当初试航的状态差不多。

    舰队驶过瑚州海峡,便看到大小船只比以前更多。打跑了倭寇,又和东海诸国结成联盟,东海有了稳定的发展环境,来往于两岸也更加方便。

    如果说开发远洋岛屿还需要组织流民的话,那瑚州就根本不用官府动员。只要放开管制,每天都有大量流民想放设法的往岛上跑。

    人口就像季风,浓稠与稀薄会互相迁徙调配,这是自然规律,不可违背。

    路过瑚中县,这里比以前更热闹了几分:晚稻已经抽出了一片青绿,更远的地方还有大批的劳工在伐木垦荒。新政已然打下根基,开始健康发展了。

    送走瑚州岛后,乔银站在船头,瞭望远海,不由得心情舒畅。

    不过现在站在他身边的幕僚,不再是郎先生了,而是郎先生的弟子丘小珍。

    郎先生被祁云伟安排到了伏波号。不为别的,只是稍微管管方皓,别又闹出哗变。

    最稳的依然是瑚州号。宁远,卢源,胡三娘在一起,仍旧是这次远航的主舰。

    ……

    “小银,我好紧张!海外真的有岛吗?”

    和乔银在一起,丘小珍倒没那么扭捏了。毕竟是在一个宿舍住了三年的同窗,私下里很放松。

    “哈哈,你问了我好多遍了。”

    乔银笑嘻嘻的望了丘小珍一眼,“你要是再问下去,我都会怀疑自己当初是不是看错了。”

    丘小珍连忙说道:“不会的不会的,肯定有那个岛!不然蓝陀银木是从哪里来的呢?”

    说着,她还往船尾上指了指。

    三艘大舰的尾帆上,都挂着一展聚风扇。在擒纵器的摆动下,扇子摇得十分均匀,所以现在北风尚未盛行,但大舰依然行驶得飞快。

    现在舰队的相对航速已经达到十四节,如果算上洋流的实际速度,恐怕接近二十节。

    如此强力而又稳定的风,哪怕航行一百天都未必能坚持半天,但现在却能全程享受这样的待遇。

    看到这展扇子,乔银也安下了心:“是啊,那座岛上可是长着蓝陀银木呢!……”

    “小银,祝你生日快乐。”

    这时,丘小珍从怀里掏出一枚精致的箭头,送给了乔银。

    乔银一时都没反应过来:“啊?我生日?”

    看着丘小珍笑吟吟的样子,他这才记了起来:“原来今天……是啊,好像是我的生日?”

    丘小珍笑道:“小银也是大姑娘了啊,打算什么时候找个婆家?”

    “那个……”

    在大肃,成年礼是男八女七。乔银已经十四岁,按道理来说他的确成年了。

    不过对于找婆家的事,乔银真不好回答。于是看了一下手中的这枝箭头,顺势岔开了话题。

    “真漂亮啊,这什么箭?”

    丘小珍的回答,却把他吓了一跳:“爆炎神符箭……”

    “……!……”

    看着乔银一脸无语的样子,丘小珍笑得更开心了:“孙师伯说,赤金这东西太精贵,如果用来打仗肯定耗不起。所以他从缴获来的战利品中,研制出了爆炎神符。”

    “了不起!”

    乔银仔细的欣赏着这枚箭头。

    它通体呈紫黑色,打造非常精致。上面还刻有弥漫着火药气味的符咒。

    打造箭身的材料,他不久前刚炼制过,正是磁铁。

    紫雷火药的威力他同样领教过,和赤金雷不相上下。在海上和东乡隆胜大战时,如果不是那枝爆炎神符箭,乔银没准就把这个大名拿下了。

    如果是那样,祁云伟恐怕要封候。

    两国交战,歼灭敌方过半军队,还斩杀主帅。这种功劳足够封候了,圣贤来了都拦不住。

    “可惜!就是这个东西,让洋务衙门没能一步登天啊!不过算了,来日方长。”

    乔银说着,遁出神魂祭炼了一下这枚箭头。

    这种爆炎神符,成本未必比赤金便宜,甚至更贵。但赤金毕竟是货币,没它用着划算。

    于是乔银问道:“对了,以后铁甲弹里就放这个充当药金吗?”

    丘小珍点头道:“是的,当然不能做爆炎神符这么大!你看……”

    说着,她又掏出一个小布口袋。打开后,在手上倒出来了几枚指甲盖大小的箭头。

    这些小小的箭头,都牢牢的吸附在一起,很明显能看出来是磁铁打造的了。

    “嗯,不错!”

    乔银捏起了一枚,在手指间转了转,觉得比赤金做的金币倒要漂亮很多。

    丘小珍说道:“但孙师伯说,现在能完成封印的只有小银你了。别的道术高手就算做成封印,爆炸时也会波及自身的神魂。”

    乔银笑道:“这个没问题。我们衙门向来分工合作,各尽其力,这些事情就交给我了!”

    最后,他差点把最重要的事忘了:“谢谢你,小珍姐姐!”

    丘小珍也微微一笑:“不客气呢。”

    乔银和丘小珍是第一次同船,不过相处也非常融洽。他们船上的水手和百姓也还不错。

    而对面的伏波号上,郎先生的脸色就有些郁闷了。

    方皓对他当真是客客气气,甚至可以说是低眉顺眼。但只要瞅着机会,就会找地位低的人交流。

    “你,没事不要到处走动!”

    “把甲板上扫一下,别懒得没事做!”

    “动作快点儿,别像个老娘们儿!……”

    “哟,郎先生?有什么吩咐您这是?”

    “额……就是视察一下舰上的情况。”

    “您请,您请!……”

    郎先生倒是想说几句,但方皓一看见他就点头哈腰。有道是巴掌难打笑脸人,郎先生拿他也没撤。

    所以他干脆走到了甲板边上,无比羡慕的望着银河号这边,简直郁闷到了极点。

    乔银他们自然也看见了郎先生,边朝他挥手,边忍不住直笑:“瞧他那样儿?……”

    如此过了一天,晚上各舰之上开始生火造饭。丘小珍也开始履行幕僚的职责,炼化净水。

    不过她要凝聚出金蟾法相,还是得借助赤金豆。爆炎神符没有这种功能。

    哗……哗……哗……

    另外两艘大舰之上,郎先生和胡三娘也在炼化着净水。一尊尊小巧的金蟾散开,灌满了一个又一个空桶。

    各房的大厨和杂役,也从满载的粮舱中拿出食材,给海员和百姓们做着饭。

    最重要的淡水问题解决了。乔银曾不止一次想象过这次出海的情景,如今终于成为了现实。

    这让他无比舒心,神魂念头也是一阵阵舒畅。